辛酉春感
上都水草郁青青,雪漠春回萬騎停。
漢德未丁陽九數,天階長護紫微星。
韓公輸貢丹心在,杜老看花涕淚零。
應識木蘭家法美,朵顏今日是藩屏。
上都水草郁青青,雪漠春回萬騎停。
漢德未丁陽九數,天階長護紫微星。
韓公輸貢丹心在,杜老看花涕淚零。
應識木蘭家法美,朵顏今日是藩屏。
京城周邊水草郁郁蔥蔥,春回大地,雪原上眾多兵馬停歇。漢朝國運還未到厄運之時,朝廷長久護佑著帝王。像韓愈一樣的人輸誠納貢,忠誠之心仍在,杜甫看花卻涕淚滿襟。應該知曉木蘭家族的優良傳統,如今朵顏部是國家的屏障。
上都:京城。
郁青青:形容水草茂盛的樣子。
雪漠:被雪覆蓋的荒原。
漢德:借指國家的氣運。
丁:遭逢。
陽九數:指厄運、災難。
天階:朝廷。
紫微星:象征帝王。
韓公:指韓愈,這里借指忠誠的大臣。
杜老:指杜甫,杜甫有《春望》等感時傷懷之作。
木蘭:花木蘭,代表忠勇愛國的形象。
朵顏:明代的一個部落。
“辛酉”可能是一個具體的年份,此詩創作或許與當時的政治局勢有關。可能當時國家面臨一定的內憂外患,詩人看到朝廷周邊的景象,聯想到國家命運、忠臣義士以及邊疆形勢等,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詩人對國家命運的思考和關注。其突出特點是借古喻今,通過引用歷史人物和典故來表達復雜情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力有限,但反映了當時文人對國家事務的關心。
悠悠長安道,車騎紛如云。父老泣相謂,童稚聲欲吞。借問道傍士,述答甚慇勤。三秦失慈母,黔首懷使君。餞送順心意,昊天安肯聞。徘徊玩此語,感嘅異前云。不睹澤門誦,焉契章甫文。
皎皎東林月,初看法鏡升。殿沉中夜磬,松隱上方燈。興劇催銀斝,詩成轉玉繩。地非廬霍勝,天許著名僧。
輕飔變新燠,疏云釀微晴。幸接芳時燕,歡承嘉會情。筵花始開杏,谷鳥未聞鶯。不盡杯中意,更復駐前楹。
小園清潤稍堪觀,翠有庭筠馥有蘭。未放薔花金作蕾,已開梨蕊雪為團。鳥欣有托扶疏樹,客喜來憑詰曲闌。深院日長須細履,也勝愁坐兩眉攢。
霄漢冥冥見羽毛,秋飆涼月送詩豪。長安回首渺何許,一任云臺萬丈高。
錦籜飄零粉節深,萬竿如束翠沉沉。子猷歿后知音少,忍剪凌云一寸心。
柳門京國道,驅馬及春陽。野火燒枯草,東風動綠芒。北行連許、鄧,南去極衡湘。楚境橫天下,懷王信弱王。
飄零何足怪,喪亂故應宜。炙手寧為盛,張羅未必衰。篇章懷杜牧,游說鄙袁絲。鐘鼎山林事,胸中自有期。
有孤竹君,音節拂云,謚曰洞簫。縱柳郎填就,周郎顧罷,欠伊品藻,律也難調。慚愧何郎。嗚嗚裊裊,翻入腭唇齒舌喉。誰知道,是郭郎親授,共貫同條。后來一輩枵枵。甚聲響都如鸚鵡嬌。嘆秦青已往,嘉榮何在,念奴骨朽,李八魂消。試向尊前,聽君一曲。前輩風流未覺凋。馮郎老,但點頭咽唾,拼解金貂。
導雙斿五馬出郊坰,春意盎然生。恰江城入畫,野含宿潤,鳥弄新晴。豆甲麥苗如繡,貼地綠云平。向著春來處,款款盈盈。人語中含樂歲,剛黃衣祭蠟,白社吹豳。盼東皇弭節,元氣鬯句萌。屢豐年、和甘并迓,待杏花、紅雨濕芳塍。重來約,彩旗影里,閑課春耕。
圣恩宣賜揮炎扇,貢篚初從蜀國來。忽引清風生玉殿,還擎寶月下瑤臺。
林下翩翩雁影斜,滿川紅葉映人家。巖頭孤寺見橫閣,有客獨來登暮霞。
滿徑蒼苔過客稀,疏鐘才動暝煙飛。輕敲竹院殘僧返,亂落松花一鶴歸。夜靜石燈分佛火,春寒山罽借禪衣。上方萬籟聞俱寂,但有經聲出翠微。
見山渾不厭居山,就樹誅茅縛半間。對竹忽驚禪影瘦,倚松殊覺老心閒。束腰懶用三條篾,扣己誰參一字關。幸有埋塵磚子在,待磨成鏡照空顏。
有鳥五色彣,棲桐食竹實。徐動合禮儀,和鳴中音律。昨來何以至,為吾暫時出。儻聞弦歌聲,作舞欣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