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陳虎文明經象
長風入長松,習習發青響。
云石盤根柯,日月任來往。
羨此禿頂翁,意氣何蕭爽。
綺皓伊何人,悠然動長想。
長風入長松,習習發青響。
云石盤根柯,日月任來往。
羨此禿頂翁,意氣何蕭爽。
綺皓伊何人,悠然動長想。
長風刮進高大的松樹,颯颯地發出清脆聲響。云朵和石頭環繞著樹根,日月自在地來來往往。羨慕這位禿頂的老翁,神情是多么瀟灑爽朗。綺里季等隱士是什么樣的人啊,不禁悠然引發我長久的遐想。
習習:形容風聲。
根柯:樹木的根與枝。
禿頂翁:指畫中的陳虎文。
綺皓:即“商山四皓”中的綺里季,這里代指隱士。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是詩人看到陳虎文的畫像后有感而發。當時社會可能存在一定的世俗紛擾,詩人借此詩表達對超脫世俗生活的向往。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畫中人物氣質的贊賞和對隱士生活的向往。其特點是借景抒情,意境清幽。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體現了詩人的情感追求。
一徑荒蕪負幾秋,異鄉書劍尚淹留。陶潛解印投閒去,阮籍耽杯盡醉休。歲月東來空冉冉,江山北望自悠悠。短歌無那相思處,滿目風塵倦倚樓。
合崖何嵌崆,湫水何浺瀜。渟污暨積潦,滯泥不朝宗。有時見鬼怪,無人薦王公。止可飲麋鹿,未嘗產蛟龍。山氓自神之,祠祀眾口同。今春商于旱,太守職憂農。先請境內山,熊耳有如聾。乃迎是湫水,盈乎素缶中。州民與郡吏,覡女雜巫童。朝祈又夕禱,拜起虔且恭。馨爐復奠爵,牲幣潔而豐。適與天雨會,三日勢濛濛。致謝送水歸,盡禮有始終。水旱蓋定數,災祥與政通。傅巖道喪久,咄爾貪天功。
偌大江山,問畢竟、誰為主是。因甚事、任他翻盡,許多陳腐。季雅買鄰錢不惜,女媧煉天石能補。只吳剛、斫桂總安居,清虛府。行旆緩,臨津浦。征帆急,遲淞滬。奈者般熟識,竟無無睹。車轍難教南北合,關河有礙東西阻。似公孫、渾脫太離奇,低昂數。
舟行困局促,登高肆舒敞。極目縱遐觀,騁心獲幽賞。峨峨金仙容,屹立高千丈。?岏自天成,靈光騰漭瀁。晨鐘發幽籟,毛骨生蕭爽。黃花送晚芳,翠竹侵寒幌。坐探西來意,勞我重俯仰。
秋水秋空一樣明,柳陰不系小舟輕。玉堂金馬非吾夢,月色蘆花同醉醒。
消暑桐陰宜野服,倚云山腳洗清泉。一雙白鶴可為驥,直借上天還下天。
廖氏居七閩,土俗變齊魯。子孫仁且壽,每繼先父祖。作堂名世綵,此意天所予。近者得矜式,遠者快先睹。今公懷直道,邪正有區處。還家上此堂,父祖當笑許。小人慕清風,想像濯煩暑。孰知少年場,有此毛發古。何時望世綵,得聽公笑語。老松臥歲寒,亦以蔽風雨。人或不予知,亦莫予敢侮。
炎德由來應火離,即看珠樹一雙棲。葳蕤翠葆裁金剪,峭茜丹涂間碧泥。咸陽公主蕭史曲,廬江小婦仲卿妻。十里徘徊君一顧,應傳樂府有新題。
鋤菜忘金志亦雄,眼高四海卻如空。當時不識公孫度,必托中山大耳公。
輕舟溯淮流,千里不見山。披衣起清曉,忽睹青孱顏。始覺客愁散,頓忘行路艱。安得策飛筇,一造幽人關。翻思在山日,千巖厭登攀。物少乃足貴,不在美惡間。役夫告我言,此下棲神奸。噓氣成江河,須臾駕岡巒。僧伽大威力,困彼一鞠慳。石巖下無底,系以千連環。至今風濤夕,猶聞響珊珊。茫?;淬袅?,禹功不可刊。傳奇乃善誑,此語當重刪。作詩紀巖石,庶以開愚頑。
一夜梨花吹盡雪,夢中從此無春。漫天風雨送黃昏。忍教新淚眼,重濕舊啼痕。寶篆難銷長日恨,小屏誰與溫存?暫憑詞賦守心魂。微生如可戀,辛苦為思君。
早識人生也有涯,由來趣尚與時乖。但期窮巷飯茶給,不羨公門尺寸階。弄石栽花排寂寞,縱吟搜韻寄形骸。春宵又約拈平仄,坐對湖山句自佳。
小亭獨坐思依依,十里煙波冷釣磯。鷗鳥不知塵夢遠,驚回猶自背人飛。
東閣觀梅去,清尊怨未開。徘徊天際暮,獨與老僧來。
云掩前星位,人心去就間。惟公上封事,深斥柄臣奸。灞上空留說,梁王竟出關。大功安社稷,瞻望孰能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