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洲晚眺
中流浮古剎,縹緲隔塵寰。
四野煙霞合,千峰紫翠環。
亭標玄圃勝,僧伴白云閒。
堪笑青山外,飛帆日往還。
中流浮古剎,縹緲隔塵寰。
四野煙霞合,千峰紫翠環。
亭標玄圃勝,僧伴白云閒。
堪笑青山外,飛帆日往還。
江中心漂浮著古老的寺廟,若隱若現仿佛隔絕了塵世。四周煙霞匯聚,千萬座山峰被紫翠色環繞。亭臺標記著如玄圃般的勝景,僧人伴著白云顯得悠閑。可嘆在青山之外,船只每日來來往往。
中流:江中心。
縹緲:隱隱約約,若有若無的樣子。
塵寰:塵世,人間。
玄圃: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地方,這里借指靈洲的美景。
堪笑:可嘆,此處含淡然之意。
往還:往返,來來往往。
靈洲為古代文人游覽勝地(今廣東靈洲山一帶)。詩人于傍晚登臨靈洲,遠眺江景,見古剎、煙霞、群峰等壯麗景色,觸景生情,遂作此詩以記其所見所感。
此詩以“晚眺”為線索,由近及遠描繪靈洲暮色,既展現自然之美,又暗含超脫之意。語言簡練,意象鮮明,是一首典型的山水寫景佳作。
吾嘗思豐樂,魂夢不在身。三年永陽謫,幽谷最來頻。
谷口兩三家,山泉為四鄰。但聞山泉聲,豈識山意春。
春至換群物,花開思故人。故人今何在,憔悴潁之濱。
人去山自綠,春歸花更新。空令谷中叟,笑我種花勤。
生梯楊柳繞堤新,
誰料迎春即送春。
顛倒鬼神疑弄我,
斡旋造化竟無人。
六年遽了三生夢,
萬悔難追一霎辰。
如此來由如此去,
待從泉下問緣因。
夜靜銀河冷,
天高玉露清。
雙星緣底事,
千古若為情。
華月窗間過,
涼風扇底生。
撫時追往事,
幽恨不分明。
濃云忽雨散秋聲
屋壁斜捎溝澮盈
一陣西南風截斷
月華且讓夕陽明
湖上扁舟今又歸,湖南生事日且微。白蘋盈把客攜酒,青薜滿山吾制衣。烽燧秋高淮海路,兵戈天急射陽圍。滄江何限垂綸者,搖落西風舊釣磯。
短笛長簫何處船,草堂只在大湖邊。蒹葭十里吹晴雪,蘆荻千村生紫煙。世路關心群盜在,茂陵多病一尊前。子云自有長楊賦,肯向青山獨草玄。
十載揚州更蔣州,
依然春色在江樓。
新詩并與花俱到,
可是來從白鷺洲。
處士何人為作牙,
盡攜猿鶴到京華。
故山巖壑應惆悵,
六六峰前只一家。
百劫馀生聚一村,枯燈搖曳照愁魂。
座中客半無家在,亂里身看有淚存。
安得臥龍扶社稷,不教胡馬入中原。
書生枉抱平戎策,夢倚長戈望國門。
蟲。
露冷階前泣曉風。
凄凄語,
商略過殘冬。
華棟一何麗,移下小壺天。幾多曲房新戶,縹緲似當年。曾是使君風度,元有胸中丘壑,六月竹風寒。一洗箏笛耳,歌舞粲筵間。
坐中客,醒復醉,聽無眠。已回歸夢,猶復裊裊記清圓。尚想飲中仙子,來處馀香飄坐,勝韻此雙全。為寄月華語,難與并嬋娟。
玉立仙才鄭子真,
王園曾與逐車塵。
懸弧尚記同庚子,
解劍恒思訂甲寅。
競病每聯茅店雨,
尖叉時煮甕頭春。
西風昨夜敲檐馬,
坐對黃花似故人。
何人鑿破云煙壑,
百丈云煙生節角。
解衣盤礴坐山風,
一片松花半空落。
田田無數。自第三橋畔,遙接洲渚。榆莢同圓,柳線難穿,翻解買將春去。折來未是佳人鏡,全不礙、游魚躍處。愛乘涼、幾點蜻蜓,立向中心擎住。
那似鬧紅時候,采香人未到,若個延佇。點點青青,散漫澄波,已覺清芬徐度。碧筒待到飛觴日,又一葉、一花相嫵。記西風、撩亂池塘,剪燭夜深聽雨。
秋聲過處夜沈沈
恍聽歐陽嘆惜音
豈有不平爭欲語
荒寒無賴起酸吟
慶文章太守,燕寢凝香,誕彌佳節。庾嶺歸來,又經年梅發。棋酒心情,笙歌滋味,便合朝天闕。玉作山前,冰為水際,幾多風月。
綠鬢朱顏,浩然相對,自是中原,舊家人物。鹓鷺班回,尚記陪清切。好把胸蟠萬卷,談笑了、濟時勛業。錦幄初溫,寶杯深勸,舞回香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