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一百二十三首 其九十一
天寒人寒,五蘊山頭仔細看。
風動幡動,明眼人前休說夢。
天寒人寒,五蘊山頭仔細看。
風動幡動,明眼人前休說夢。
天氣寒冷,人也感到寒冷,在五蘊的山頭要仔細觀照。風動幡動的爭論,在明眼人面前就不要再說這些虛妄的話了。
五蘊:佛教術語,指色、受、想、行、識五種構成眾生身心的要素,是一切痛苦的根源。
風動幡動:源自《六祖壇經》,記載惠能在法性寺見二僧爭論風動還是幡動,惠能指出‘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強調心的主導作用。
明眼人:禪宗用語,指具有般若智慧、洞見實相的修行者。
偈頌是佛教徒闡述佛理的韻文,《偈頌一百二十三首》可能為宋代禪僧所作。此偈針對修行者易執(zhí)著外境或言語的現象,通過日常情境點化,引導學人反觀自心,與禪宗‘即事而真’‘當下即是’的修行理念相關。
通過‘天寒人寒’‘風動幡動’等日常場景,結合佛教術語和禪宗公案,破除對外部現象的執(zhí)著,提示向內觀照心性本質。語言簡潔機鋒,體現禪宗‘直指人心’特色,是禪宗語錄體文學的典型之作。
希夷心地本無塵,聊借寰區(qū)寄此身。大藥何須金鼎鍊,閒情惟與白云親。庭前花影空啼鳥,樹杪茶煙不見人。我亦平生耽靜趣,卜鄰安得共棲真。
分明天啟元年字,細注程家大約藏。曾歷三朝留宇宙,飽經萬劫閱滄桑。文章繡虎翻新樣,風雨茅龍發(fā)古香。瑣尾流離同厄遇,相逢從此共含光。
耕者戮力地,龍虎曾角逐。火德道將亨,夜逢蛇母哭。昔日望夷宮,是處尋桑谷。漢祖竟為龍,趙高徒指鹿。當時行路人,已合傷心目。漢祚又千年,秦原草還綠。
武安王生謝公侶,逢人每道四溟子。經笥曾攜隆慮山,褐衣傲睨長安市。同時淮上有吳生,苕霅為丞色不喜。王生作簿向稷山,大笑各行其志耳。稷山遠在汾河西,太岳中條與絳齊。保障繭絲堪一試,鳳鸞枳棘且安棲。王生祿米薄升斗,醉后謝公詩滿口。車行上黨近青天,先訪謝公一攜手。何門今曳鄒陽裾,當壚豈賣臨邛酒。高歌但擁如花人,刀環(huán)昨寄漳南否。歐生海上欲歸時,停云為道最相思。絳帖紫參難遠致,秋鴻須寄謝公詩。
吾性頗樂飲,深識醉中境。況居蕭散地,宜醉不宜醒。詩成無與和,意適還自領。醉后饒篇章,聊以托毛穎。我觀先哲文,丹青垂煥炳。
滌地愁霏欲變魚,毗耶問疾有文殊。擬將十萬回天去,且罄丹衷伏地輸。忽聽風聲傳畫角,徐看日影上流蘇。曲窮不用號眢井,呫囁瘦詞笑小儒。
安使君,來自蓬萊東,手持絳節(jié)凌天風。水晶宮中好山色,七十二弁青芙蓉。樹陰暫繫青驄馬,行部咨詢到山野。傾筐紫蕨小兒拳,出網白魚鮮可鲊。浮玉山前一葉舟,黃帽隔溪歌棹謳。天上神仙思下土,行當獻納鳳池頭。
皂蓋銅章久污人,青鞋布襪亦生塵。今朝獨向秋云里,幻出林泉自在身。濺濺小水碧逶迤,叢菊寒深蔓翠垂。采得菖蒲未歸去,滿身煙雨立多時。秋云作伴更誰俱,頗慣登山不用扶。笑怪河陽種花手,杖藜破雨覓菖蒲。碧澗潺潺佩玦鏘,錦苔織翠護昌陽。玉真新洗羅裙帶,流出仙云水亦香。小雨蒙茸濕槿花,臥云雞犬是誰家。老人為指青崖路,童子能尋碧玉芽。
煙云千里。一抹西山翠。碧瓦紅樓山對起。樓下飛花流水。錦堂風月依然。后池蓮葉田田。縹緲貫珠歌里,從容倒玉尊前。
倒載輕駢駕,徒行謝眾扶。無錢欺老杜,失策問長須。山雨?醾病,林風枳殼疏。待君君不至,春盡又何如。
寂寞東皋業(yè)。又花發(fā)山城,春寒水國。冒雨沖煙出。看望里青蕪,剪齊一律。窗南硯北。盡佳句、歸來新得。祗愁聞暗樹,深篁蜀鳥,聲聲啼血。鬢色。絲絲催換,老我何辭,碎塵蹤跡。故園燈火,惆悵昔年今夕。甚長安舊夢,鬼神莫問,宣室?guī)自跋G覘t衡宇,料量燒田時節(jié)。未遂匡時業(yè)。記驛路兵戈,同時去國。扣柴扉不出。倏亂后光陰,五更新律。清尊迤北。祗上座、白頭贏得。漫頻勞祝噎,年年海宇,方新戰(zhàn)血。樹色。梵王宮殿,攬揆筵開,侵尋往跡。如來獻壽,爭羨花開前夕。便十年一瞬,風流消歇。無復簪裾照席。恨英雄易老,幾人終秉旄節(jié)。
心知歸計是,猿鶴亦欣然。松頂留殘雪,檐牙起暮煙。解琴彈膝上,把酒話燈前。洗凈塵埃面,看山且勿眠。
別日苦多會日少,平生知己最傷神。王郎玉樹東風外,只對梅花思若人。
驕盤帷幄揮朱者,認去曾多案下徒。教育資金挪復減,人民事業(yè)本耶馀?更無薪到三年債,但有樓升百貨櫥。覓古何如檢時報,篇篇寫滿重師儒。
建牙新睹靖巖疆,坐引雕戈控白狼。旅戍十年班定遠,風流千古杜當陽。骍弓曉落燕支月,鐵騎寒飛木葉霜。南扈不驚秋氣矯,夜嫻鐃吹過金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