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一百二十三首 其九十七
薰風自南來,殿閣生微涼。
諸佛出身處,切忌錯商量。
薰風自南來,殿閣生微涼。
諸佛出身處,切忌錯商量。
和暖的南風輕輕吹來,殿堂樓閣間泛起微微涼意。這正是諸佛本源所在之處,千萬不要錯誤地揣度商量。
薰風:和暖的風,多指初夏的南風。
諸佛出身處:佛教術語,指諸佛的本源、根本境地。
錯商量:錯誤的揣度、思量,禪宗常用語,指用分別心去理解佛法。
此偈頌為禪宗法語,可能創作于宋代禪院講法場景。禪宗僧人常以日常景象為喻,引導弟子脫離文字知見,直悟佛性本源,此詩即通過夏日南風的自然現象,開示佛法根本不可錯解的要義。
全詩以夏日南風入景,由自然清涼過渡到禪理開示,強調諸佛本源不可用凡夫分別心揣度,語言簡練而禪意深厚,體現了禪宗'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的傳法特色。
我懷元祐初,圭璋滿清班。維時南隆老,奉使獨未還。迂叟向我言,青齊歲方艱。斯人乃德星,遣出虛危間。召用既晚矣,天命良復慳。一朝失老驥,寂寞空帝閑。至今清夜夢,枕衾有馀潸。喜聞二三子,結發師閔、顏。高論逼河漢,清詩鳴佩環。遙知三日雪,積玉埋崧山。誰念此幽桂,坐蒙榛與菅。故人在潁尾,投詩清泠灣。
平生有志慕前修,嘆息因循漸白頭。端向歲寒看松柏,始知凡木不禁秋。
千古朱家俠,芳聲異代留。蒸梨知孝行,瀹茗見清修。烏鳥心長切,羔羊愿未酬。君看彤史筆,卓犖下螭頭。
江岸薔薇也自紅,可憐夜雨落花叢。不如燕子知人意,個個飛來近短篷。
高林褰翠氣,虛谷散虹光。道士多騎虎,仙人自牧羊。澗泉通地遠,山嶺際天長。戴子文為記,流傳示不忘。
頻年飽食大官羊,珍品黃封取次嘗。覆育恩同天地廣,銘心刻骨誓難忘。
歌謠數百種,子夜最可憐??犊虑逡?,明轉出天然。
解頤鼎鼎得匡來,凈洗詩脾萬古埃。何以報君青玉案,誰其醑我紫霞杯。此生只可誇耕墅,小藁曾經到講臺。富貴自嫌吟骨瘦,底須雌甲問河魁。
日日苦思春,春來何處。積雪層冰正無路。春風吹面,萬里故人相遇。隔年離別恨,從頭訴。鬢發清霜,形容枯樹。漸覺人生不如故。唯春最好,底用一年一度。有心當不放,春歸去。
江南地暖,數枝先得嶺頭春。分付似、剪玉裁冰。素質偏憐勻澹,羞殺壽陽人。算多情留意,偏在東君。暗香旋生。對澹月與黃昏。寂寞誰家院宇,斜掩重門。墻頭半開,卻望雕鞍無故人。斷腸處、容易飄零。
恥字在人為甚大,根心羞惡不容無。所存所失分岐路,為蹠為堯遂兩途。
離離遠樹接山低,白水田頭杜宇啼。昨夜前村新雨過,桔槔閒在石橋西。
試問生何事,清詩七百馀。父兄無舊產,妻子有遺書。散誕謀生懶,高情與世疏。蒼天高莫問,長短竟何如。
不多花卉春長在,粗有田園歲自豐。為問靈龜千歲訣,此中風味許誰同。
湘管才停畫黛螺。云藍還倩彩鸞搓。瓊枝同染粉多羅。紙閣春魂香入夢,梅窗琴趣夜如何。風流應勝趙鷗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