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任遵圣之官富順二首 其一
千丈蒼松出故林,喬枝成就古根深。
棟梁須負平生用,霜雪難移此日心。
月白曾經丹鳳宿,風悲定有老龍吟。
重巖復澗何緣幸,一旦家家得茂陰。
千丈蒼松出故林,喬枝成就古根深。
棟梁須負平生用,霜雪難移此日心。
月白曾經丹鳳宿,風悲定有老龍吟。
重巖復澗何緣幸,一旦家家得茂陰。
千丈高的蒼松從舊林生長而出,高大的枝椏是因為古老的根系深厚。作為棟梁應當承擔平生的用途,霜雪難以改變此時的堅定心志。月白風清時曾有丹鳳棲息,風聲凄厲處定有老龍長吟。富順的重山溪澗何其有幸,從此家家都能得到這蒼松的濃蔭庇護。
喬枝:高大的樹枝。
棟梁:比喻能擔當國家重任的人。
丹鳳:傳說中的神鳥,象征祥瑞、高潔。
老龍:此處或喻指有德行、有才能的隱者。
重巖復澗:形容富順地區山巒重疊、溪澗交錯的地形。
茂陰:濃密的樹蔭,喻指任遵圣為官后惠及百姓的庇護。
此詩為送別友人任遵圣赴任富順而作。時值任遵圣即將前往富順任職,詩人以蒼松為喻,既贊其才德根基深厚,又勉其如棟梁般擔當重任、惠及百姓,反映了宋代士大夫間以詩相勉、重視官德的交游傳統。
全詩以蒼松為核心意象,通過“出故林”“負平生”“經霜雪”等描寫,層層遞進地刻畫友人堅韌的品格與濟世的抱負,尾句“家家得茂陰”點明主旨,是一首融贊賞、勉勵與期望于一體的典型送別詩。
正舟回野渡,雁起長汀,葭掩荒灘。淡日穿迷霧,對枯荷亂荻,淚雨潺潺。棹歌斷續天外,風緊笛聲寒。悵翠閣煙籠,紅蕉夢杳,影事闌珊。盤桓,舊時路,任曠古幽云,都聚眉山。佇倚修篁底,倩何人扶醉,來認仙鬟?素馨未肯輕贈,揮手白鷗旋。望隱約遙峰,詞魂宕逸青黛間。
暑氣蒸人病未蘇,時吹涼雨滿庭除。秋來不待梧桐報,妝點前山景色疏。
殘月滿山阿,長松弄清影。幽禽啼數聲,吟窗人睡醒。
深宮無處不開花,玉燭調陽運帝車。不是人間春易老,風光長只在天家。
去年清問下青云,曾把文章付與君。眼見皇恩絆漁隱,江湖煩報白鷗群。
海南漲霧暖紅樓。彩燈稠。素馨幽。綺席鮭珍,狂擲錦纏頭。吐艷斑枝高十丈,攜俊侶,少年游。天涯誰復見溫柔。憶風流。不能休。雨打綠篷,消受煙波秋。贈我鮫綃都是淚,裁不得,剪還愁。
明月清風入素秋,搖搖官舫溯溪流。時違未要彈馮鋏,興淺還思上庾樓。匹馬東來成底事,孤云西望不勝愁。沙鷗不解人間事,飛去飛來百自由。
簟如秋水憩回廊,素月分輝百倍涼。山木交加無意緒,故教疏影到人床。
禮殿輝煌照寢園,隆師一代仰宸尊。再從海岳開形勝,誰向圖書識道原。文獻不須徵杞宋,規摹從此陋金元。提刑石介人爭羨,獨著賢勞滿圣門。
二水澄潭浸碧虛,錦屏倒影壓芙蕖。峭巖一竅開混沌,石破天驚草昧初。
汝兄新賦未堪難,岳色撩人試自看。但使登高須授簡,主恩新拜大夫官。
雪后朝金闕,寒輝達曙光。鬢霜驚老至,步緩覺途長。修竹葉零亂,古松根崛強。君王鮮游幸,安用賦長楊。
云歸長宿北山頭,誤逐東風過小樓。帶得舊時蕉葉雨,數聲敲碎客中愁。飛飛燕子楚天涯,華屋春秾不似家。遙想日長吟思苦,獨看紅杏落殘花。
皓雪曉山寒,棱棱趙氏子。抱琴入長安,一鼓清塵耳。馮門稱高足,擬暢六經旨。剛腸有父風,萎薾不啻恥。以是范厥躬,刑室亦以是。忽忽去修文,何媛繼而死。覓死再且三,竟死芳逾芷。死此百年身,不死者萬祀。我讀烈婦傳,涕淚不能止。世態頹波流,賴茲為柱砥。
海眼千年閉,空潭漲綠萍。安禪肅群慮,豈畏毒龍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