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行
旅食唯草草,此生誰我同。
故園魂夢外,長路別離中。
人事萍隨水,年光鳥過空。
欲吟先落淚,多是怨途窮。
旅食唯草草,此生誰我同。
故園魂夢外,長路別離中。
人事萍隨水,年光鳥過空。
欲吟先落淚,多是怨途窮。
旅途飲食只能馬虎應付,這一生有誰能與我志同道合?故鄉遠在魂牽夢繞之外,我正處于漫長旅途的離別之中。人事如浮萍隨水漂流,時光像鳥兒飛過天空。想要吟詩卻先落下淚來,大多是怨恨自己仕途不順。
旅食:旅途之中的飲食。草草:草率、馬虎。
誰我同:即“誰與我同”,有誰和我一樣。
故園:故鄉。
萍隨水:浮萍隨水漂流,比喻人事變化無常。
年光:時光。
途窮:指仕途不順,無路可走。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定,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處于旅途之中,仕途不順。當時社會可能競爭激烈,文人求仕艱難,詩人在漂泊途中感慨人生,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詩人旅途的孤獨、思鄉之情和仕途不順的怨憤。其特點是情感真摯,借景抒情與直抒胸臆結合。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古代文人在困境中的情感和思考。
弓刀陌上,凈蠻煙瘴雨,朔云邊雪。幕府橫驅三萬里,一把平安遙接。方丈三韓,西山八詔,慕義羞椎結。梯航入貢,路經頭痛身熱。今代文武通人,青霄不上,卻把南州節。虜馬秋肥雕力健,應看名王宵獵。壯士長歌,故人一笑,趁得梅花月。王春奏計,便須平步清切。
孔子語聞道,乃曰夕死可。聞道知幾人,死者蓋已夥。讀之每失笑,求道計殊左。道自有生死,安之實在我。畏死而樂生,死遂為子禍。吾今伏孔子,敢死氣磊砢。彼云魂有靈,亦未脫韁鎖。
暫領幽棲樂,都忘作宦時。迂疏故人念,蹤跡野鷗知。引月牽吟幔,留云護藥籬。平生但隨運,何地不相宜。
百琲明珠照畫樓,閨中林下并難儔。新詞盡壓周公瑾,絕唱先傳宋子侯。落月素琴千里夢,西風團扇十年愁。亦知王母遙相憶,肯放雙成到白頭。
不聽陳軫信張儀,六里商于果見欺。既舍黔中西換得,又令生去益堪悲。
十二峰頭月欲低,空聆灘上子規啼。孤舟一夜東歸客,泣向東風憶建溪。
我識天根子,于今二十年。吹簫來翠嶺,鼓枻入丹淵。日出扶桑底,云生建木巔。人間方夜半,海上得春先。老我江湖迥,微官歲月遷。荒泉流竹里,冷雨浸芝田。發短何為者,君歸重惘然。飛霞浮夕景,定在石林邊。
海山雨過月明時,自是南州一段奇。塵土只今無著處,可憐誰與更題詩。
輕陰催暝,悵滿天清露,故人臨別。明月照人如有恨,況近中秋時節。幾度徘徊,幾番延佇,忽忽參辰沒。朋游星散,文園詩酒消歇。回念郁郁勞生,客中強半,銷盡輪蹄鐵。又覓狗屠燕市去,苦戀關山風雪。遼海波寒,塞塵春暖,應念歸鞍發。倘逢相問,道儂依舊猶活。
猗歟賢后,德本性成。承天致順,溯日為明。作配儷極,王化以行。萬有千歲,奉祀宗祊。
小檻徘徊日自斜,只愁春盡委泥沙。丹青欲寫傾城色,世上今無楊子華。
繡衣使者,度郢中絕唱,陽春白雪。人物應須天上去,一日君恩三接。粉省香濃,宮床錦重,更把絲絇結。臣心如水,不教炙手成熱。還記嶺海相從,長松千丈,映我秋竿節。忍凍推敲清興滿,風里烏巾獵獵。只要東歸,歸心入夢,夢泛寒江月。不因莼鲙。白頭親望真切。
守國知以兵,何如守以民。無民孰與國?恃官終難存。吾民弱至此,久散不能群。救亡事雖急,翻欲治本原。揚湯以止沸,豈如去其薪。滿蒙茍相合,不下千萬人。部落得漸強,地利誰能分?交通實上策,速決胡逡巡?錫公持此謀,程公為我言。我許為一行,暫為諸侯賓。悲歌極慷慨,老去彌苦辛。
紀錄紛紛已失真,語言輕重在詞臣。若將字字論心術,恐有無邊受屈人。
養拙諳生理,端居感世情。易從今日學,丹憶幾時成。淺薄慚明主,聲名藉友生。幽齋誰是伴,風月送雙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