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香客
滿路敲金插綵旗,
此時心事即良知。
回頭肯向慈庭用,
念念吾親定不欺。
滿路敲金插綵旗,
此時心事即良知。
回頭肯向慈庭用,
念念吾親定不欺。
一路上敲著鑼鼓,插著彩旗去燒香,此時心中的想法就是良知。若能回頭把這份心思用在對父母的孝順上,每一個念頭都想著自己的雙親,定然不會有欺瞞。
敲金:指敲鑼打鼓等熱鬧的聲響。
慈庭:指父母居住的地方,代指父母。
念念:每一個念頭。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當時社會可能存在一些人熱衷于宗教祭祀等外在形式,卻忽略了身邊應盡的孝道。詩人看到這種現象,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明確,批判了人們重外在祭祀、輕內在孝道的行為,強調孝順父母的重要性。語言簡單卻發人深省,在倡導傳統美德方面有積極意義。
周易著通變,老氏慎明愚。大哉文武道,張弛在我弧。山川有崩決,寒暑有愆踰。物變極繁蕪,造化難為樞。任覺伊何人,終始煩馳驅。早取新法新,晚同迂叟迂。毀既有不辭,譽亦有不虞。九原如可作,精爽徒悲吁。
旋撲珠簾過粉墻,輕于柳絮重于霜。已隨江令誇瓊樹,又入盧家妒玉堂。侵夜可能爭桂魄,忍寒應欲試梅妝。關河凍合東西路,腸斷斑騅送陸郎。
夢里瞢騰說夢華。鶯鶯燕燕已天涯。蕉中覆處應無鹿,漢上從來不見花。今古事,古今嗟。西湖流水響琵琶。銅駝煙雨棲芳草,休向江南問故家。
沉沉一綠罨窗紗,落角銀河影半斜。夜起慣看四更月,老來偏愛九秋花。清涼況味人誰覺,收斂心情晚未差。堪嘆觸蠻同一盡,殘螀霸穴尚爭嘩。
萬里風霜空綠樹,百年興廢又青城。
夢想無緣到帝京,藥爐茶灶對來清。病馀久謝文章債,老去難忘兒女情。北澗支筇看逝水,東郊把盞聽流鶯。云山泉壑非無興,其奈時艱畏出城。
山如巫峽煙云好,路似嘉祥水木清。大抵游人總應愛,就中難說是詩情。
孤燈耿長夜,暗雨流庭柯。蟲鳴復唧唧,四壁驚秋多。開卷若相慰,往往言同科。但惜我生晚,不得同山阿。古人日以遠,羲馭忽蹉跎。雞蠅了無辨,問夜當如何。
公孫年少尚輕肥,回首誰知世事非。萬里荒煙迷故道,半江斜日照漁磯。帆開雨后南風正,家指天邊北斗歸。我亦乘桴浮海去,沙頭白鳥故飛飛。
當暑苦炎暍,日數秋風生。窮憂在衣褐,霜露亦可驚。徘徊念年少,歲月去已輕。歲月可奈何,學道恐無成。
雍雍肅肅,建我采旄。舞以玉戚,不吳不敖。其將其肆,脾臄嘉肴。何以侑樂,鐘鼓管簫。
燕薊馀民宜自省,百年陷虜直愁人。勿怨肩輿事洪靖。
欲出遨游散郁伊,卻愁惘惘與誰期。老來世宙異年少,夢里天親多醒時。下噀寡歡連夕飲,西郊遣興愿春遲。古人雖說窮愁極,落寞猶殊此日悲。
白帝城邊春草生,黃牛峽里水波清。追思昭烈千年事,長使英雄氣不平。
宦達愁聞說上京,茅齋贏得夢魂清。山人習靜教調氣,衲子談空苦廢情。狂死劉伶常荷鍤,閑來戴老去聽鶯。兼旬陰雨無聊甚,莫怪經春不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