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惠庵十景詩為鄧元宇將軍賦 其三 云屏擁翠
山擁云屏似九疑,
行人下馬問洪祠。
鷓鴣聲里瓊臺暮,
黯淡千秋兩地思。
山擁云屏似九疑,
行人下馬問洪祠。
鷓鴣聲里瓊臺暮,
黯淡千秋兩地思。
山巒簇擁著如屏風般的云霧,好似九疑山的模樣,行人下馬詢問那古老的洪祠。在鷓鴣的鳴叫聲中,瓊臺已到傍晚時分,千秋以來,兩地的情思都顯得黯淡憂傷。
云屏:像屏風一樣的云。
九疑:即九嶷山,在湖南寧遠縣南,相傳是舜的葬地。
洪祠:古老的祠廟。
瓊臺:美好的樓臺。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是作者在游歷過程中,看到眼前如詩如畫的景色,聯想到九疑山的傳說等歷史故事,結合自身的情感經歷創作而成。當時或許社會相對穩定,作者有閑情游歷并賦詩。
這首詩以景入情,通過描繪云屏擁翠的景色,引發對歷史和情思的感慨。詩中景色描寫生動,情感表達含蓄,在藝術上有一定特色,展現了作者的文學功底。
斛律光敕勒詠,劉越石扶風歌。曲高從來和寡,妙處正不在多。
舊篁鞭雨筍才生,疏柳戰風梢欲鳴。僮懶翻憐雷鼠跡,歸村聊得煮魚羹。當階海鶴馴呼食,近郭山禽狎打更。野屋探泉殊不遠,支持紅葉辦茶鐺。
真渾天機自幾分,中興公已是元勛。子瞻談笑皆成句,老杜憂虞亦在君。巾幗每遺非辱我,病羸真本不能軍。可容百尺竿頭路,二雅周南更許聞。
潮上水清渾。棹影輕于水底云。去意徘徊無奈淚,衣巾。猶有當時粉黛痕。海近古城昏。暮角寒沙雁隊分。今夜相思應看月,無人。露冷依前獨掩門。
風雨凄凄戰客衣,長淮東去雁南飛。碧山學士老復老,芳草王孫歸不歸。尊酒細論悲昨夢,囊書空負笑前非。木奴千輩侯千戶,早晚應須賦式微。京江語別十三春,宇宙茫茫幾戰塵。客路秋風欺白發,陰房夜雨濕青燐。杖藜嘆世悲誰子,懸印朝天少故人。回首鹿門思舊隱,荒墳宿草更沾巾。
旅泊因成汗漫游,淮南芳草遍汀洲。窮途不向青山泣,竄跡言尋白社投。一棹木蘭江似帶,半瓢竹葉月如鉤。卜居未得從詹尹,避世真堪遇許由。
大龍景物最幽妍,澗水山花照眼鮮。堅固法身何必問,風光長在劫壺先。
有酒君且醉,醉來語話長。天性此時見,離情各自傷。螢微飛易遠,霜薄氣難當。不是無期別,山云信渺茫。
冰炭俱可懷,孰云熱與寒。何如結發友,不得攜手歡。晨登嚴霜野,送子天一端。祗承簡書命,俯仰豸角冠。上陟白云嶠,下冥玄壑湍。離群自有托,歷險得所安。當念反窮巷,登朝成慨嘆。
野寺逢僧問遠征,彤幨搖動若為情。蓼花秋老君何去,鳳鳥時來道可行。南郡圖書當吏最,西山琴鶴況官清。還知入郭遲遲思,惟愛寒蟬近晚聲。
河橋又到分襟處。離情不釋渾如霧。加賀隔關山。未云行路難。渡頭斜月揭。茅店雞聲咽。待得寄書還。櫻花滿石川。
洛浦綢繆深誓后。莫待飄綿,惆悵生重牖。脈脈芳心如中酒。碧波縹緲方招手。落日深閨涼乍透。便染仙衣,懶與人爭秀。長使鵝黃憐白首。惜春情緒終依舊。待到酴醾開謝后。睍睆黃鶯,勸客頻窺牖。帳飲危亭傾別酒。攀條莫負纖纖手。林掛斜暉紅已透。玉勒珠鞭,駐處花秾秀。似此流光堪回首。東風和夢心仍舊。宛轉游絲牽別后。莫誤韋郎,相見期朱牖。說是傷春兼病酒。和煙約絮同拈手。如海殘春寒早透。滿徑飛花,擲向鈿車秀。苦為相思縈馬首。惱人天氣昏如舊。短夢初回新睡后。浥露輕盈,幾縷翻風牖。有意低垂還拂酒。掏花偏是柔荑手。海燕窺簾飛未透。過眼行云,隱約回峰秀。和盡瑤章知幾首。地遙人遠空思舊。
白雪調高難屬和,為尋佳句夜眠遲。寒燈漸覺床頭暗,新月驚看屋角移。十索枯腸笑余窘,三更冷語解人頤。皤然老叟勤宵課,渾似韶年伏案時。
新雨洗花塵,撲撲小庭香濕。早是垂楊煙老,漸嫩黃成碧。晚簾都卷看青山,山外更山色。一色梨花新月,伴夜窗吹笛。
節外生枝,劣中取勝。輟己為人,無乃太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