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宿巖
舊傳三宿虞丞相,健筆巖端紀歲華。
落日大江屯虎豹,清風峭壁動龍蛇。
獨留遺像圍赪玉,無復題名罩碧紗。
客到欲為桑下戀,一聲林磬又棲鴉。
舊傳三宿虞丞相,健筆巖端紀歲華。
落日大江屯虎豹,清風峭壁動龍蛇。
獨留遺像圍赪玉,無復題名罩碧紗。
客到欲為桑下戀,一聲林磬又棲鴉。
從前傳說虞丞相曾在此留宿三晚,他用剛勁的筆觸在巖端記錄歲月。夕陽下大江邊好似屯聚著虎豹,清風吹過峭壁仿佛龍蛇舞動。只留下虞丞相的遺像被紅色石頭環繞,再也沒有題名被碧紗罩著。游客到此想如在桑下般留戀,一聲林里的磬響又伴著歸巢的烏鴉。
三宿:在此留宿三晚。虞丞相:指虞允文,南宋名相。
健筆:剛勁的筆觸。紀歲華:記錄歲月。
屯虎豹:形容大江在落日下的雄渾氣勢,如虎豹屯聚。
動龍蛇:形容峭壁在清風中仿佛有龍蛇舞動,也指虞允文的書法筆勢。
赪玉:紅色的石頭。
碧紗:古代用碧紗罩住名人題字以防損壞。
桑下戀:《淮南子》記載,墨子出行,在桑樹下休息,離開時回頭看了一眼,后人用“桑下戀”表示留戀。
林磬:山林中寺廟的磬聲。
虞允文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名相,曾有在此留宿的傳說。詩人來到三宿巖,看到與虞允文相關的遺跡,有感于歷史的變遷和人物的興衰,從而創作此詩。具體創作時間和詩人心境可能與當時游覽時的所見所感以及對歷史的思考有關。
這首詩以虞丞相的傳說為切入點,描繪了三宿巖的壯麗景色,通過對歷史遺跡的描寫,抒發了對歷史變遷的感慨。詩中雄渾的景象與滄桑的情感相融合,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展現了詩人對歷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罥日晴絲織曲塵。醺醺如醉絳都春。狗屠燕市今難遇,卻喚流鶯作酒人。
頭上云忙雨欲來,箬篷還轉碧蘆隈。中流數點沾衣濕,便放西山夕照開。
村居為愛溪山盡,臥枕殘書聞杜鵑。絕學未隨明社屋,不辭選懦事丹鉛。
萬柳堂空致自佳。從教移植滿天街。野云風概遺山曲,撩我尋春感舊懷。
草生荒徑沒靴深,寂寂危亭蘚暈侵。翠輦不來知幾夏,野禽啼暝古松林。
哀樂漸平詩興減,西來病骨日支離。小詩聊寫詩中意,垂老文章氣益卑。
百囀宮鶯別上林。舊塵新夢兩沉沉。誰將苑轉楊花曲,吹落繁枝減路陰。
淡日輕陰曬麥天,水邊閒喚木蘭船。不游東港西陂熟,爭得人知是散仙。
論詩氣韻推天寶,無那心情屬晚唐。百藝窮通偕事變,非因才力薄蘇黃。
粘天踒地太纖柔。不待臨風始欲愁。阿亸聲中橫笛怨,舞低斜月水明樓。
兩岸人家水映門,誰知城里有深村。照畦罌粟紅燈密,繞舍戎葵紫纈繁。
羅襪玉階前,東風楊柳煙。攜鋤何所事,雙燕語便便。
天上星辰金玉棋,輸贏何日是分時。多應卻笑張居士,綺語妄言無了期。
幾拋愁眼斗長顰。漫綰纖絲強贈人。飛過宮墻隨苑水,不嫌呼作兩家春。
春申浦上離歌急,揚子江頭春色長。此去憑君珍重看,海中又見幾株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