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二十二首 其二十二
若欲正提綱,
直教大地荒。
擬來沖雪刃,
不免露鋒铓。
若欲正提綱,
直教大地荒。
擬來沖雪刃,
不免露鋒铓。
如果想要真正地確立準則,直接會讓整個大地變得荒蕪。要是打算去迎著雪刃沖擊,就免不了會露出鋒芒。
正提綱:這里指確立準則、把握要領。
大地荒:形容一種極端的、荒蕪的狀態,可能象征著打破常規后舊有秩序的崩塌。
擬:打算、想要。
雪刃:鋒利的刀刃,這里象征著艱難、危險或挑戰。
鋒铓:即鋒芒,指顯露出來的銳氣和才華等。
偈語通常是禪宗僧人用來表達禪理的語句。此偈可能創作于禪宗修行的場景中,當時的禪宗強調打破常規思維,追求對佛法的直接體悟。作者或許是為了教導弟子要有堅定的信念和勇氣去突破傳統的束縛,在修行中勇往直前。
這首偈語主旨在于強調打破常規、勇于挑戰的精神。其突出特點是語言簡潔卻蘊含深刻哲理。在禪宗文學中,這類偈語以其獨特的表達方式,對后世禪宗思想的傳播和發展有一定影響。
度德宜滕長,論交墮魯臯。 凄涼當歲晚,瀟灑見時髦。 常恐詩無證,空知調欲高。 扶疏才社櫟,變化豈胥濤。 闊略三冬學,增多一字褒。 大篇參往籙,異事詫吾曹。 昔嗜梁臺選,仍耽郢士騷。 長歌落澗谷,中夜駭猿猱。 攻苦鵜濡翼,求朋鹿食蒿。 家無彥弘在,鄉失呂溫豪。 擊拊當誰聽,荒蕪尚自薅。 英英善和柳,皎皎義熙陶。 步驟才難至,圖回首屢搔。 較深搜石髓,血汗中取溪毛。 推激吾非黨,譏訶物得逃。 辭連盤谷稼,想到武陵桃。 朝逮虞淵暗,宵幾鹖旦嗷。 含愁全庾賦,寓樂間莊濠。 不謂塵明鏡,何殊贈佩刀。 音書無雁往,時序迫蟬號。 稽向諸人遠,周雷再世遭。 未應求善賈,孰不飲醇醪。 并席葭依玉,清言輠炙膏。 斯期方緬邈,北望寸心勞。
閑中好,盡日松為侶。此趣人不知,輕風度僧語。 ——鄭符 閑中好,塵務不縈心。坐對當窗木,看移三面陰。 ——段成式 閑中好,幽磬度聲遲。卷上論題肇,畫中僧姓支。 ——張希復
慘澹十堵內,吳生縱狂跡。風云將逼人,神鬼如脫壁。 ——段成式 其中龍最怪,張甲方汗栗。黑云夜窸窣,焉知不霹靂。 ——張希復 此際忽仙子,獵獵衣舄奕。妙瞬乍疑生,參差奪人魄。 ——鄭符 往往乘猛虎,沖梁聳奇石。蒼峭束高泉,角膝驚欹側。 ——段成式 冥獄不可視,毛戴腋流液。茍能水成河,剎那沈火宅。 ——升上人
鷺浴魚跳在鏡屏,搖青浮碧太鮮明。 墻東種得陰成幄,隔葉看來卻有情。
舞衣歌扇久寂寞,白雪時時夢里聽。 可憐春色別人去,能得花前幾醉醒。
好風輕雨趁輕雷,一洗山川罨畫開。 誰道衡門無過客,春深還有燕飛來。
寶幡彩勝堆金縷,雙燕釵頭舞。人間要識春來處。天際雁,江邊樹。故國鶯花又誰主。念憔悴,幾年羈旅。把酒祝東風,吹取人歸去。
十丈豐碑勢倚空,風云猶憶下遼東。 百年功業秦皇帝,一代文章太史公。 石斷云鱗秋雨后,苔封鰲背夕陽中。 行人立馬空惆悵,禾黍離離滿故宮。
麥疇連草色,蔬逕帶蕪痕。 布過叫殘雨,杏花開半村。 吾生老農圃,世事付兒孫。 但遇芳菲景,高歌酒滿尊。
宇宙迂疏一布衣,謀身畢竟是邪非。 能知道義丘山重,定看榮華草芥微。 世事悠悠蝴蝶夢,人情擾擾桔槔機。 英雄不是違流俗,白雪陽春和自稀。
遙望白云出海灣,變成萬狀須臾間。忽散鳥飛趁不及,唯只清風隨往還。
生復滅兮滅復生,將欲凝兮旋已征;因悟悠悠寄寰宇,何須擾擾徇功名。
滅復生兮生復滅,左之盈兮右之缺;從來舉事皆爾為,何不含情自怡悅。
殊方節物異長安,盛夏云光也自寒。遠戍只將煙正起,橫峰更似雪猶殘。
白云片片映青山,白云不盡青山盡。展轉霏微度碧空,碧空不見浮云近。
漸覺云低駐馬看,聯綿縹渺拂征鞍。一不一兮幾紛紛,散不散兮何漫漫。
東西南北□□馳,上下高低恣所宜。影碧池冰螢□底,光浮綠樹霰凝枝。
欲謂白云必從龍,飛來飛去龍不見;欲謂白云不從龍,乍輕乍重誰能變。
一重未過一重摧,一畔縈巖一畔開。欒巴噀酒應隨去,子晉吹笙定伴來。
披襟引袖遽迎風,欲□吹云置袖中;云飛入袖將為滿,袖卷看云依舊空。
雷殷殷兮雨曚曚,成陰澗下云之功。倏然云晴銷四極,所潤寧知白云力。
大賢濟世徒自勞,一朝運否誰相憶。不知白云何所以,年年歲歲從山起;
云收未必歸石中,石暗翻埋在云里。世人遷變比白云,白云無心但氛氳。
白云生滅比世人,世人有心多苦辛。旋生旋滅何窮已,有心無心只如此。
當須體道有貞素,不用浮榮說非是。望白云,白云遼亂滿空山,高低賦象非情欲,余遂感之心自閑。
望白云,白云天外何悠揚,既悲出塞復入塞,應亦有時還帝鄉。
支公張掖去何如,異俗多嫌不寄書。數人四海皆兄弟,為報殷勤好在無。
累累丹桂子,秋落古禪關。 乍到圓蟾窟,潛依靈鷲山。 始知塵外有,會向月中攀。 千載孤峰上,清陰與客閒。
孤峰聳高桂,千載同一日。 秋氣正飛霜,天風落丹實。 紛紛寶砌傍,顆顆露珠密。 始自月中來,又從驪頷出。 香浮古佛剎,光照高僧室。 吳越饒珍異,金玉非儔匹。 嘗詠賢人詩,未載史臣筆。 至矣天竺山,山靈誕奇物。
暮春元巳,春服初裁。童冠八九,于洛之隈。 河堤草變,鞏樹花開。逸人談發,仙御舟來。 間關黃鳥,瀺灂丹腮。樂飲命席,優哉悠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