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仙 廣州舟中作
嶺表尋春春景異,木棉處處開花。櫓聲人語共咿呀。蠻神依檉栝,水市足蠔蝦。
一曲招郎才調好,閑聽蜑女琵琶。剪風絲雨送歸鴉。近來性情別,不吊素馨斜。
嶺表尋春春景異,木棉處處開花。櫓聲人語共咿呀。蠻神依檉栝,水市足蠔蝦。
一曲招郎才調好,閑聽蜑女琵琶。剪風絲雨送歸鴉。近來性情別,不吊素馨斜。
在嶺南尋春,這里的春景與別處不同,木棉樹處處綻放著花朵。船櫓聲與人語聲交織成一片咿呀。南方的神靈依附在檉柳與檜樹上,水上集市里滿是肥美的生蠔和鮮蝦。一首《招郎》曲剛調好音,閑坐聽著蜑家女子彈奏琵琶。微風細雨中送走歸巢的烏鴉。近來性情變得不同以往,不再去素馨斜憑吊。
嶺表:五嶺以南,指嶺南地區。
木棉:落葉大喬木,花紅色,又稱攀枝花,嶺南常見。
蠻神:古代對南方少數民族所奉神靈的稱呼。
檉栝(chēng guā):檉柳(紅柳)和檜樹(圓柏)。
水市:水上集市,嶺南水鄉特色。
蜑女:蜑(dàn)家女子,以船為家的水上居民。
素馨斜:廣州地名,相傳為南漢時宮女葬花處,素馨花為嶺南名花,此處代指舊地或往事。
此詞當為作者舟行廣州時所作。嶺南氣候溫暖,春季木棉早綻、水市活躍、蜑民聚居等特色與中原迥異,作者通過觀察這些獨特風物,結合個人近期心境變化(“性情別”),寫下此篇以記游抒懷。
全詞聚焦廣州舟中所見,以細膩筆觸描繪嶺南春景的地域特色(木棉、水市、蜑女),融自然與人文于一體,結尾“性情別”一轉,由景入情,含蓄表達內心微妙變化,是一首兼具畫面感與情感深度的嶺南紀游詞。
平湖雨過白鷗飛,有客扁舟薄暮歸。明月漸圓居士法,天花猶著比丘衣。湘累夢寐通瑤圃,梅福封章隔紫微。去國離家予亦久,相逢蕭寺淚同揮。
鼠目何曾只寸光,今番竟比做貓強。生身小盜緣天命,未得如人居廟堂。
蟠根仙李萬葉敷,遺芳豈直黃冠徒。吐氣硉矹古丈夫,味道之腴貌何癯。誰令畏壘俎豆予,龍吟虎嘯人爭趨。故棲猿鶴情未疏,翻然脫屣吾歸歟。舍者爭席不關渠,向來形諜誠區區。領袖名山,龍吟虎嘯。忽辭屨于戶外,信光矣而不耀。是將沖而用之,深入乎眾妙之門。吾不知其人,曰伯陽之孫。
汝家在市門,我家在南郭。汝家饒賓侶,我家多鳥雀。
八百僧同了性緣,誰知行者得心傳。當時若解真空幻,碓下應須出圣賢。
陳生蕭條有遠托,翩翩自是雞群鶴。引將滄海洗心魂,眉宇嘗浮秋水綠。好從幽谷采芳蘭,少在人間多在山。我昨傳書托飛鳥,詩筒曾帶白云還。去年送我粵江側,解衣為我壯行色。酒酣彈劍發悲歌,長風怒號江水立。只今年才二十馀,豐骨滿面多虬須。見人退遜噤不語,誰知袖有驪龍珠。客途落落寡所遇,一片肝腸無處吐。相思目斷西江云,歸夢夜迷南浦路。江頭楊柳黃金枝,又向天涯綰別離。故園春色還何似,折得梅花持贈誰。
四郡翱翔鬢未侵,鴛湖忽見一星沈。簿書未是文翁志,譽毀難移子產心。鶴夢已隨秋氣化,月華空照夜堂深。吞聲我有衷情淚,不為兒孫少橐金。
風度吾前輩,冰清汝外家。虎頭癡更絕,龍爪勁誰加。一代珠雙襺,千秋劍并華。椒漿欲有酹,異世起長嗟。
炎官驅我入山椒,日日松聲似海潮。四月黃梅無不雨,卻來三伏洗炎歊。
瓊壓為漿作卮,使君真是吏民師。碧桃仙酎飲鄉期。五馬旌□浮喜色,南溪風月要新詩。緩趨□□及瑤池。
美哉水洋洋兮,中有潛龍變無方兮。餌欲蔽靈黯行藏兮,黽蟻伏窺胡弗祥兮。盍歸乎來惠吾黨兮,息魄虞淵眾趨冥兮,加我數年紹馀光兮。
蒼松偃蓋覆吾廬,俯視澄潭可數魚。風到乍回流去葉,螢飛時照讀殘書。西山拄笏氣應爽,北海開尊坐未虛。游屐轉從云畔入,朱門寂寞近何如。
至人來有會,吾道本無家。閱世魚行水,遺書鳥印沙。齋盂香佛飯,法席雨天花。時有清談勝,還同嘆永嘉。
始夏積雨霽,浩浩滄江平。故人念久別,又復憐遠行。慰我金洲館,送我玉峽驛。繆綢解晤言,繾綣重離析。我出四十年,暫歸席未暖。何如君子懷,坦蕩恣蕭散。遠絕廛市聒,嘯詠山水清。庭無干瀆人,坐有吾伊聲。贈子以瑤華,愛子心相類。何日遂投簪,歸來同晏歲。
春芳時暮,景和氣融。輕飆散靄,薄霞被峰。臨川嘆逝,出谷吟風。高揖巢許,遠慕喬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