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大司馬扈駕至淮安便道過江訪余石淙精舍感
停云回首意如何,楊子江頭一棹過。 老去多情憐水石,閑來開眼看風波。 門墻舊侶雕應盡,燈火通宵話轉多。 更約扁舟和月宿,荻花深處聽漁歌。
停云回首意如何,楊子江頭一棹過。 老去多情憐水石,閑來開眼看風波。 門墻舊侶雕應盡,燈火通宵話轉多。 更約扁舟和月宿,荻花深處聽漁歌。
身在大梁塵土中,心思隱靜云山里。忽聞乘柸江上歸,月下碧雞啼不已。
覆雨翻云百態新,任人愚我我愚人。吾生此節朝朝過,修到無聞不惑身。
何須慧劍斷恩愛,兒女癡情等三昧。何須大藥回死生,期頤殤夭皆芻靈。君不見隱泉馬臥仙,達天知命無拘牽。一朝孝女委幻泡,悲吟抆淚中拳拳。問君孝女得聞否,細說聰明不去口。生來三歲識之無,率性因心成孝友。移鞋扇枕奉晨昏,色笑承歡非暫偶。四歲受姆訓,五歲習女紅。六歲七歲知大義,德言工貌咸貫通。年甫八歲齒加長,置身直與姬姜兩。蓬萊仙籍早知名,合浦明珠先去掌。病中訣別語喃喃,寬譬爺娘免悲愴。明知壽夭天有權,生順死安歸自然。蜉蝣豈慕冥靈老,蕣華不羨赤松年。嗚呼,丈夫有女賢如此,莫怪癡情聊復爾。痛哭天低白日昏,猿鶴聞聲皆隕涕。無由招得女英魂,萬古湘江同逝水。為君寫作述哀詞,留與人閒作青史。
垂柳陰陰水拍堤。欲窮遠目望還迷。平蕪盡處莫天低。萬里中原猶北顧,十年長路卻西歸。倚樓懷抱有誰知。
看竹不問主,聽松還對僧。山中春欲暮,此興復誰曾。
一篆煙消系臂香,閑看書冊就牙床。鶯聲冉冉來深院,柳色陰陰暗畫墻。眼底落紅千萬點,臉邊新淚兩三行。梨花細雨黃昏后,不是愁人也斷腸。
十道觀風使,三朝屬老成。埋輪豺虎避,檄水鱷魚驚。內閣徵書入,連城負弩迎。哀吟追往事,空復故人情。絳雪飛丹鼎,蒼云覆茗杯。聊從五禽戲,空使萬牛回。拄笏看山坐,乘桴跨海來。仙游知有在,名字記丹臺。五紀周旋地,欣同七十稀。長庚陪月曉,孤鶩伴霞飛。忽作三休去,真成一夢非。不知華表上,白鶴幾時歸。
之子復何事,涇陽方灌園。三峰開瓠口,二水出寒門。薇蕨先公節,桑麻鄭子村。相過秋色好,清絕似仙源。
燕巢空后誰相伴,鴛被縫來不忍薰。薄命敢辭長滴淚,倡家未必肯留君。
三尺枯桐掛此樓,樓中人似晉風流。酒杯春到休教歇,書冊年來盡要收。柳色半邊溪水上,鶯聲一片晚風頭。滿懷清思無消處,月過樓西坐未休。
瀟湘秋色兩三枝,寫向華堂照壽卮。卻羨主人才半百,雄名何必減車騎。
棫樸云何不作人,常從妙處運天斤。年來袖卻朝元手,滿院奇花色色真。
最憶東家《水調》聲,花前檀板雜流鶯。此時我醉君猶醒,舞到梧桐白露生。
菊晚不害好,固宜登我堂。書生自頭白,奚用泣馨香。
一杯節酒莫留殘,坐看新年上鬢端。只恐梅花明日老,夜瓶相對不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