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讀幾案間雜書得六言二十首 其二
盤龍恨庾長史,
太宰哀李崖州。
達人能和大怨,
壯士不報細讎。
盤龍恨庾長史,
太宰哀李崖州。
達人能和大怨,
壯士不報細讎。
庾長史因盤龍之事心懷怨恨,太宰為李崖州的遭遇哀傷。豁達的人能化解大的仇怨,壯士不會計較微小的仇恨。
盤龍:這里可能指具體的人物或事件,但具體所指需結合更詳細的背景資料。庾長史:庾姓的長史,長史是古代官職。太宰:古代官職名。李崖州:姓李的被貶到崖州的官員。讎:同“仇”。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可能是詩人在冬夜閱讀雜書時,從書中的歷史故事引發感悟而創作。當時社會或許存在著各種矛盾和紛爭,詩人借此表達自己的處世觀點。
這首詩主旨是倡導豁達的處世態度,突出特點是用歷史典故說明道理。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體現了詩人的思想和文學素養。
未從燕市賦招魂,東海虛明孝婦冤。爾道行春三輔遍,蕭條秋色老中原。
駑馬自慚非世顧,誤蒙一載兩綸新。典章亦是清華署,樽俎寧容放逐臣。已信皇恩頻浩蕩,寧知臣念益逡巡。三朝豢養猶難報,自許涓埃答圣人。
銀鱗靡靡天光晚,畫出梁王江上苑。脩眉凝睇秋波長,薄袖分香春麝煖。氤氳寶鼎騰水沉,寂歷宮門閉金鍵。三十六竽吹紫云,露冷高臺雙鳳遠。
移將北斗向南辰,穿過黃庭入紫庭。攢簇一年真造化,太陽正照月三更。
一張雙翼上青天,肯信千秋蜀道難。寄語浣花溪畔客,此時足下是終南。
吳苑鶯花滿舊墟,先生翻笑出無車。一官休去還憂國,十口饑來只賣書。短屐香生莎徑煖,疏欄云傍草堂虛。匆匆登拜慚予晚,更報詩筒候起居。
春申憶,生小住龍華。流水桃花村上醉,夕陽古塔雨中斜。短笛逗吳娃。
轟雷欲破山,急雨撼坤軸。母兮抱兒歸,掩耳趨茅屋。畫師巧為此,村景了在目。一時似可驚,四郊想沾足。明朝雨霽還復來,平疇卻看秧針綠。
南浦親知別五年,作書無暇托君傳。五杯酒量渾如舊,八斗詩才不及前。曉日叨陪楓陛仗,春風最憶竹溪船。二三襟佩從游者,肯向云衢著祖鞭。
物華盡入錦囊收,留與江山做話頭。桃葉數聲風力晚,蘆花萬頃月波秋。非尋鶴相當年畫,誰記坡仙舊日游。回首興亡多少事,漁舟獨不掛閑愁。
膏露奚為降,傳聞不偶然。兩晨呈瑞處,萬葉繞爐前。嘗審如飴味,誰操動物權。天權非遠近,不可向人宣。
嘆寒儒,謾讀書,讀書須索題橋柱。題柱雖乘駟馬車,乘車誰買長門賦。且看了長安回去。
午暑不可耐,那能須夕涼。空思片雨集,怕見雙星翔。觴罷日將閣,客歸河未梁。問何慵乞巧,兒女笑牽裳。
萬里乘槎羨董生,手持龍節氣崢嶸。遠憑主上班恩到,坐使陪臣謝禮成。番貿不收沙上市,粵船長下水邊城。知君可副中朝望,一寸心隨漢月明。
浮云終日作輕陰,寺下龍潭百丈深。古刻尚存邢女記,好詩今與謝公吟。風行淀水搖深碧,雨過松花落細金。怕見南湖春草色,每來高閣倦登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