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草渡 松陵舟中送別
吳江碧,吳山青。蘭風起,滿洞庭。驪歌愁絕不堪聽。從茲去,郎乘馬,妾揚舲。
還則愿。塵吹轉。轍跡隨郎近遠。懷明月,指雙星。相向冥。郎抱影。妾倚形。
吳江碧,吳山青。蘭風起,滿洞庭。驪歌愁絕不堪聽。從茲去,郎乘馬,妾揚舲。
還則愿。塵吹轉。轍跡隨郎近遠。懷明月,指雙星。相向冥。郎抱影。妾倚形。
吳江碧波蕩漾,吳山青蔥翠綠。和暖的春風吹起,彌漫了整個太湖。惜別的歌聲讓人哀愁到極點,實在不忍聽聞。從現在起,情郎騎馬離去,我乘船遠行。心中還存有期望,希望塵土隨著情郎的馬轉動,車轍痕跡能跟著情郎時遠時近。我懷揣著明月般的心意,指著天上的雙星。我們遙遙相對,一片迷茫。情郎抱著孤單的影子,我獨倚著自己的身形。
松陵:今江蘇吳江。
蘭風:和暖的春風。
洞庭:這里指太湖。
驪歌:告別的歌。
揚舲:駕船。
冥:迷茫。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內容可知是在松陵舟中送別場景下創作。當時可能處于古代男女分別的常見情境,女子懷著不舍之情,在江南水鄉的環境中送別情郎。
這首詞主旨是表達女子送別情郎的哀愁與眷戀。其特點是借景抒情,意境凄清,語言優美。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展現了古代女子細膩的情感世界。
曾侍驪山清道塵,六師講武小平津。
云髦大纛星辰動,天策中權虎豹陳。
一自羽書飛紫塞,長教鉦鼓恨黃巾。
孤臣流涕青門外,徒使田橫客笑人。
風月寬閑地,溪山隱遁身。云邊安井臼,竹里過比鄰。洗朮分巖瀑,烹芝束澗薪。柴門敲不應,疑是避秦人。
種藥為生業,彈琴悅性靈。中宵煮白石,平旦誦黃庭。茶熟眠初起,兒扶酒半醒。意行無定處,猿鳥共忘形。
長生固非道,得道自長生。書不傳關尹,言誰契廣成。羅浮觀日出,句曲聽松聲。聞說長安好,何妨醉太平。
陶葛金丹訣,千年秘不傳。人皆肖天地,世豈乏神仙。擾擾生趨死,悠悠食復眠。微言誰復領,浩嘆撫遺編。
清絕更誰如,松風小閣虛。氎巾參幾杖,鶴毳落琴書。新鑿淘丹井,常攜斸藥鋤。身閑隨處樂,何況是吾廬。
馬蹄明代寺,遺址話當年。
古剎分南北,沙門辨漢番。
蓮臺生妙諦,粥缽衍真傳。
白塔層凌漢,紅崖半插天。
煙塵迷野舍,香火結林禪。
柳密鶯流轉,松高鹿傍眠。
泥金熔象法,石碧掛龍泉。
絕頂登臨望,云山曲曲攀。
前明遺舊寺,石印馬蹄堅。
古洞盤旋鑿,奇崖磊落懸。
飛沙迷曲徑,滴水覓神泉。
塔險連云漢,峰危接雨煙。
番林千百樹,佛界卅三天。
姊妹名山在,袈裟妙道傳。
門深無俗客,禪靜不知年。
清代崇有禮,猶留胖栗緣。
名山稱地鎮,千仞上凌霄。
云開金闕迥,霧起石梁遙。
翠微橫鳥路,珠澗入星橋。
風急青溪晚,霞散赤城朝。
寓目幽棲地,駕言追綺季。
避世桃源士,忘情漆園吏。
抽簪傲九辟,脫屣輕千駟。
沈冥負俗心,蕭灑凌云意。
蒼蒼聳極天,伏眺盡山川。
疊峰如積浪,分崖若斷煙。
淺深聞度雨,輕重聽飛泉。
采藥逢三島,尋真值九仙。
藏書凡幾代,看博已經年。
逝將追羽客,千載一來旋。
漢水東流無盡期,
峴山春雨細如絲。
古人碑在今人口,
還似當年墮淚時。
塞上區區罄拙勤,
回頭芳歲已三旬。
何須更殢中山酒,
日日憂邊似醉人。
曾見老人潭上坐
忽然不見石泓深
至今月白風清夜
潭底時聞似笛吟
日暮北風狂捲沙
乾坤落落泛吾槎
猶馀習氣傾湖海
未覺頭顱逼歲華
腸到九回空自斷
肱雖三折不須嗟
一簞粗糲終朝飽
剩有青門百畝瓜
草振蝶雙飛,
蝶下草交動。
無情如有情,
形勢偶相閧。
貌與心不親,
情好久焉用。
悠悠笑相逢,
栩栩莊叟夢。
天末望歸云,
遲徊憩檐宇。
楊葉自多風,
愁來更秋雨。
白云照水蓮房空,
女郎自惜秋顏紅。
研花新染指甲媚,
待訴可憐誰與同。
視之其夷,聽之曰希。
真聲真色,何是何非。
春山潤而云起,秋水澄而月歸。
見聞斷痕而外分變化,功勛轉處而內盡玄微。
藥莒藤筇雜貝編,藏名已分石泉邊。
蓬蒿有徑緣誰掃,風月無人只自專。
花外昨朝青鳥信,竹間何日紫騮鞭。
疏狂解似饒清興,翻笑山陰雪夜船。
白水溢方塘,淼淼素波揚。
疊浪輕鳧影,連漪寫雁行。
長堤柳色翠,夾岸荇花黃。
觀魚自有樂,何必在濠梁。
皇帝將改元,制書詔所司。方春重民事,王政務急施。
水旱兼資賊,人氣誠傷悲。萬方惟正供,悉索亦已疲。
新餉五百萬,剜肉療饑羸。國計在本根,毛附先存皮。
民困必失所,拯溺焉能遲?丞相下郡國,一切蠲除之。
先是加賦意,豈不哀窮黎?水衡算金錢,橋陵方告期。
滇閩各用兵,軍行糧輒隨。朝廷尚恭儉,大事須藉資。
痌瘝上帝心,四海寧盡知。況復州邑吏,鞭撻到孑遺。
御史□大夫,陛下真圣慈。元元樂寬大,生息理可為。
民貧不獨富,斯義古所持。流離與死亡,號呼欲向誰。
固知非得已,久大難權宜。我皇本堯舜,天聽頃刻移。
諫行膏澤下,千載明良時。煌煌社稷寄,輔導良不虧。
君仁則臣直,拜手陳古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