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龍王廟憶永聞上人
緇衣曾染墨痕香,茗碗爐煙繞石床。
自昔談元聆象教,于今問法向龍王。
曇花黯淡飄蘭若,薝卜參差護影堂。
坐對僧雛思老衲,愴然霜鬢獨回翔。
緇衣曾染墨痕香,茗碗爐煙繞石床。
自昔談元聆象教,于今問法向龍王。
曇花黯淡飄蘭若,薝卜參差護影堂。
坐對僧雛思老衲,愴然霜鬢獨回翔。
僧人曾身著染有墨香的黑衣,品茗焚香的氣息繞著石床。往昔聆聽上人談玄講佛,如今到龍王廟來問法。曇花黯淡地飄落在佛寺,薝卜花參差不齊地守護著影堂。坐著面對小僧想起老和尚,我霜染雙鬢獨自悲傷徘徊。
緇衣:僧人所穿的黑色衣服。
茗碗爐煙:喝茶時的茶碗和焚香的煙霧。
談元:談論玄理,這里指談論佛法。象教:佛教的別稱。
曇花:佛教傳說中曇花一現比喻事物短暫。蘭若:寺廟。
薝卜:一種花,常與佛教相關。影堂:寺廟中供奉祖師影像的地方。
僧雛:小和尚。老衲:老僧。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詩人到龍王廟,觸景生情,回憶起曾經與永聞上人的過往,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可能社會較為安定,佛教文化有一定影響,詩人在寺廟的環境中引發對故人的思念。
這首詩主旨是懷念永聞上人,其特點是營造出濃厚的佛教氛圍和滄桑之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對友情和佛法感悟的表達。
香山有個話頭,彌滿四大神州。若以佛法批判,還如認馬作牛。
冰綃凝粉,曉煙織霧,池塘繞遍清香。嬌倚瑤臺月,凌波影,羅袖水佩風裳。絲絲五彩同心結,愿身化、葉底鴛鴦。漫贏得、湖光十里,夢回妃子瀟湘。記曾畫堂相映,恁金煇紫綬,玉瑩霞觴。經雨人扶醉,零珠淚、生怕錯媚斜陽。碧紗籠護知何處,總休負、錦繡心腸。溯一片、紅情綠意,露華并蒂青房。
重到名都又一年,華燈近月月嬋娟,迢迢好夢未能圓。設想荷衣招舊識,更憐桃葉譜新篇,幾回消得勝神仙。
妙體堂堂觸處彰,快須回首便承當。今朝對眾全分付,莫道儂家有覆藏。
度滄桑劫后,有誰可,慰余生。況斗草工夫,分茶才調,倒印風情。分明。舊塵似夢,便拚愁、茁愛誓心盟。一笑瓊樓倚月,相將花院吹笙。幾番商略雨中聲。畸路忍重經。看紫燕巢忙,紅蓮池暖,綠水橋平。盈盈。木蘭棹處,展風流文采饜傾城。莫道溫臺玉鏡,何如仙侶云英。
韶秀南朝一座山,臨流梳洗任人看,天心措置自清閑。塔影簪花鮮設色,苔痕點翠薄生寒。小舟行過鳥關關。
小園春事果如何,分數梅花最占多。貪看滿梢初的皪,病妨連日繞婆娑。鳩聲喚雨風還至,鶴骨棲愁夢獨過。艷陣香天翻霽色,明早?取醉顏酡。
眉月迎秋,乘風晚馳車褰箔。便休把、殷勤嫩約,等閒辜卻。冰酥沁甜入骨,恰心涼意熱忺同勺。忘情里,杯傾七寶,葡萄差落。濕露相扶下,任蘚滑路回擔閣。更悵恨。雪泥鴻跡,繭絲參縛。今宵可憐夢短,負人間、一刻千金樂。情傾蓋,鴛鴦尚許,交頸眠著。
山僧有三印,更無增減剩。覿面便相呈,能轉凡成圣。一印印空,日月星辰列下風。一印印泥,頭頭物物顯真機。一印印水,捩轉魚龍頭作尾。三印分明體一同,看來非赤亦非紅。互換高低如不薦,青山依舊白云中。
吳王春殿舞嬌娃,裙茜越溪紗。燒殘銀燭,池臺乍廢,歸去無家。千年故址重尋問,老樹競生花。春風如水,宮云如夢,噪起神鴉。
瀟瀟暮雨暗長空。涼意繞心中。可是秋宵美景,無端清夢斜風。英姿佳麗,偏生慧業,莫道情鐘。只恨相逢太晚,吳霜點鬢成翁。
茫茫盡是覓佛漢,舉世難尋閑道人。棒喝交馳成藥忌,了亡藥忌未天真。
杭州好,秀水復靈山。水泛荷花周十里,山飄桂子罨千巖。立馬望江南。
春困無眠消永夜。枉值千金價。新夢攪厭厭,爐燼香飄,不把重簾下。宮紗燭焰懸紅灺。映醉顏如畫。斜倚鳳屏前,荑指輕掄,細數酬詩債。
心境本一如,美惡緣妄生。惟今尋常日,強以重九名。入秋雨澤慳,連朝更晴明。木葉未苦凋,禽鳥皆春聲。寓形天宇內,自顧非壯齡。年年登高時,無菊酒漫傾。何如茲歲好,金英照軒榮。遠懷柴桑翁,合處無疑情。不飲還醺然,妙寄由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