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三絕句
客散平山堂上后,孰如子駿在揚州。解傳鮑照舊辭賦,輸盡蕪城千古愁。
風常歡喜月常愁,愁有盈虧喜自由。客到揚州已迷路,不須特地上迷樓。
便風五兩更悠悠,回望鄉閭煙霧浮。若問無情唯潁水,不來隨我到揚州。
客散平山堂上后,孰如子駿在揚州。解傳鮑照舊辭賦,輸盡蕪城千古愁。
風常歡喜月常愁,愁有盈虧喜自由。客到揚州已迷路,不須特地上迷樓。
便風五兩更悠悠,回望鄉閭煙霧浮。若問無情唯潁水,不來隨我到揚州。
宴客散去后獨留平山堂上,誰能像子駿這般長駐揚州?他能傳承鮑照的辭賦遺風,終讓蕪城的千古愁緒消散。風總是歡喜,月常帶愁容,愁緒有盈缺而歡喜自在無拘。客人到揚州已辨不清方向,不必再特意去登那迷樓。順風輕揚船行更顯悠然,回望故鄉只見煙霧朦朧。若說無情之物唯有潁水,它始終不肯隨我來到揚州。
平山堂:北宋歐陽修任揚州太守時修建的名勝,位于蜀岡中峰,因“遠山來與此堂平”得名。
子駿:指林希(字子駿),北宋官員、文學家,曾知揚州。
鮑照:南朝宋文學家,其《蕪城賦》借廣陵(揚州)興衰抒發歷史感慨,“蕪城”遂成揚州代稱。
迷樓:隋煬帝在揚州所建奢華宮室,后喻指令人沉迷之地。
五兩:古代測風工具,用雞毛五兩系于高竿,觀測風向。
潁水:淮河支流,流經今河南、安徽,王安石晚年退居江寧(南京),或借潁水喻故鄉風物。
此組詩約作于宋神宗元豐年間(1078-1085),王安石罷相退居江寧后。時揚州仍為江淮重鎮,卻不復盛唐繁華。詩人重游揚州,觸景生情,借三絕句融合歷史記憶與個人行旅感受,抒發對世事變遷與人生漂泊的復雜心緒。
《揚州三絕句》以小見大,通過平山堂宴散、客行迷路、歸望鄉閭等片段,串聯起揚州的歷史厚重(鮑照賦)、現實風貌(迷樓)與詩人的個體體驗(鄉愁),是王安石晚年“半山體”詩風的典型之作——清淡而意遠,簡古而情真。
云在山,月在水,合和二物誰遣使。
云收但有千巑岏,月落惟余一清泚。
向來為同復為異,欲說誰鉗三尺喙。
與君臨流共一笑,影墮澄泓實相似。
故應拄杖偶然來,那得泉中覓居士。
人間八月秋更老,桂樹無風波不滓。
碧筩為樽酌清醥,瓊瑤嗽腸雪冰齒。
江妃為予舞凌波,老鶴不眠亦孤唳。
酒醒忽憶三峰游,目光已在鯨魚背。
畏日全無客到門,一溪閑與白鷗分。
遶樓山色時時見,抱葉蟬聲處處聞。
戰罷碁枰無宿恨,夢回茗椀有殊勛。
力田尚可持門戶,我欲歸耕谷口云。
雙轂行天不停轡,世間那得西流水。
麻姑昨夜呼我飲,笑說海塵飛幾幾。
百年半見韶華濃,不妨老子頰仍紅。
人生萬事有起伏,緩聽高歌酌春醁。
舊聞修覺寺,葦岸卻維舟。
句法雄千古,山形盡數州。
野寬仍據會,江合卻分流。
畏暑猶如此,吾方事遠游。
雨猛幾終夕,風狂遂徹朝。
眼緣春色醉,魂為客愁消。
澤國空留滯,山房恐寂寥。
平蕪煙一望,鄉夢太迢遙。
讀書必知書,枯枿不足斧。只詞詣微隠,連軸皆剩語。
枚生老賓客,筆力散雹雨。吳梁兩驕王,橫甚鬫哮虎。
編須笑直前,調度豈兒女。刈蕭培芳蓀,遠鄭進韶舞。
斯文豈徒然,丹石起病窳。操瑟走齊門,托身恐非所。
老濞竟斧砧,埋骨無塊土。梁亦殞牛禍,廟社幾奪主。
至今存遺編,快讀氣屢鼓。長卿素佞人,清芬愧蘭杜。
長門賦淫僻,主心侈莫御。百年校賢鄙,何啻跖與禹。
黃郎眼如月,妙義窺肺腑。拈出標雅箴,霏屑紛落鋸。
枚生其伯仲,犬子但牧圉。
溪媼雙魚入手中,鬐鬛不搖猶眼紅。
咫尺波濤即胡越,不忍觳??人心同。
小舟自放清江側,為龍何以報我德。
只須旱歲活焦枯,不用明珠光的皪。
高棟浮空插萬甍,來游誰是魯諸生。
規模要識鳴弦意,土苴猶消擊柱爭。
馴垅雉驕佳氣象,集林鸮惡好音聲。
白頭老令能知此,莞爾相撩意未平。
陌上橫流浸作泥,行人步穩方一移。
春云將雨遶山去,社燕營巢貼地飛。
憩仆且須投古寺,閑懷猶喜論禪機。
中宵瞥起胡床念,回首家山幾日歸。
懷抱向誰盡,窮交苦不多。
相期慰岑寂,未厭數經過。
濁酒隨斟酌,新詩聽講磨。
吾今已三十,不擬問如何。
塵埃一出竟何為,白竹依然晝掩扉。
只應為客重為客,便欲得歸寧得歸。
獨鶴靜臨寒沼立,游蜂閑趁落花飛。
東君老大人消瘦,憑仗清樽一解圍。
官安胥飲貴仍驕,父子同誅韙孝昭。
博陸時方專國柄,濟陰早已被弓弨。
老妻安得謀靈嫗,劣女剛將冠內貂。
白去副封奇禍作,后車傾覆更蕭條。
乾坤大逆旅,日月兩行客。
江頭垂楊樹,折盡供馬策。
學舍如冰壑,遠與簿書隔。
天風吹我去,自哂殊役役。
英英君子僚,妙響協竽瑟。
詩來促還期,珠琲瑩巾帙。
久枵渴嘉饌,積陰跂白日。
談為無底囊,剪燭期竟夕。
但恐又西東,搥車嘆寂寂。
盍不歌歸來,已痼煙霞疾。
野人游徧天臺寺,究竟招提此最奇。
十里遠排清蔭入,五峰如按畫圖窺。
隋初便有高僧傳,火后都亡過客詩。
重到定知非遠約,岸巾高處立多時。
春日兮繁鮮,車闐闐兮句曲天。
緪瑟兮拊鼓,滿芳菲兮瓊筵。
朝霞為羞兮沆瀣為醴,瑤華玉饌兮錯雜而陳前。
靈之來兮赤城空,駕白鶴兮御清風。
群仙從兮哆哆,云晻曖兮車隆隆。
靈之去兮返太清,騎日月兮朝紫皇。
下視九州兮塵泱茫,五岳俎豆兮四溟杯觴。
制瓊琚兮余衣,集芳蓀兮余裳。
荷佩兮離離,蘭旌兮揚揚。
欲往從兮未得,望夫君兮彷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