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其二 鵬飛集作
鎖棘方當拔士,揮毫正好摛文。
詞源三峽筆千軍。盡出平生素蘊。
天府佇登名姓,夜窗不負辛勤。
直須平步上青云。始信文章有準。
鎖棘方當拔士,揮毫正好摛文。
詞源三峽筆千軍。盡出平生素蘊。
天府佇登名姓,夜窗不負辛勤。
直須平步上青云。始信文章有準。
科舉考試時正是選拔人才之際,考生們揮筆自如,盡情書寫文章。他們的文思如三峽之水般洶涌,筆下有千軍之力,這都是平日里積累的才學。考生們有望在朝廷考場上榜上有名,多年寒窗苦讀沒有白費。只需順利踏上仕途,就能相信文章是有價值和標準的。
鎖棘:指科舉考試,為防止舞弊,考場有鎖門、設置荊棘等措施。
拔士:選拔人才。
摛文:鋪陳文采,指寫文章。
詞源三峽:形容文思如三峽水流般洶涌。
素蘊:平素的積蓄,指平日的才學積累。
天府:指朝廷。
佇:久立等待,引申為期待。
平步上青云:比喻輕易地登上很高的官位。
此詞創作于科舉考試時期,當時科舉是文人進入仕途的重要途徑,全社會重視科舉。作者看到考生們為科舉努力,有感而發創作此詞,鼓勵考生發揮才能,考取功名。
這首詞主旨是鼓勵考生在科舉中展現才華、獲取功名。其特點是語言直白、情感積極。在文學史上雖無突出地位,但反映了當時科舉文化和人們對科舉的重視。
郎自襄陽人,慣飲襄陽酒。未醉向郎言,郎醒應回首。
千年蹇澀幻靈身,一坼天罾墮俗塵。主婢雙姝皆國色,忠心略向小青勻。
星辰天北戶,漢沔國西門。
對時思故國,客里厭南音。同谷凄涼惡,三閭感慨心。賜衣聊杜句,要艾孰騷吟。莫說成都景,岷峨秋滿襟。
精木何曾費曝蒸,詩翁仙骨自冰清。風流自覺閑身樂,老大休嫌白發生。天宇望高云物盡,漁歌聲近海潮平。秋光滿眼堪乘興,并入翁家念九英。
世外相知已十年,于今見面兩無緣。峰回岳勢潮歸海,水滿盤中月在天。
君不見長松山中有真隱,霞結幽棲云徑暝。我欲尋之不可見,丹青忽得仙人影。紫髯玄眉鬢綠毛,顏如丹渥骨格高。神姿自與俗人異,青蘭佩照芙蓉袍。牙簽玉軸付兒孫,丹訣青囊理懷抱。興來孤往仍獨還,布襪青鞋遍酉夘。間采蓬萊芝,更拾瑤池草。石床明月夢羲皇,笑指塵區容易老。我亦住白云,托身武夷島。偶來塵市傷枯槁,愿與仙人探鴻寶。仙人在何處,胡麻酒熟春風醉。感像發長歌,我向山中去。
山下數聲犬吠,村中幾處人歸。短笛醉橫牛背,斜陽正對柴扉。
山僧惟一食,獨上危峰行。蕭蕭林木秋,眾禽多悲鳴。我亦有脂血,慰汝饑渴情。但恐溪谷晦,失此衣珠明。徘徊竟無語,落日寒云平。
宦情蕭索與誰論,直道斯民喜尚存。豈有循良堪作傳,謾勞蒼赤苦攀轅。暗投已分無完璧,廣照何由到覆盆。底事慇勤酬別緒,愿祈豐歲惠元元。
石首局,北墉墐。新堞嚴,東壘峻。共表里,遙相鎮。矢未飛,鼓方振。競銜璧,并輿櫬。酒池擾,象廊震。同伐謀,兼善陳。辟應和,掃煨燼。剪庶惡,靡馀胤。
邦計傷虛耗,邊民苦亂離。諸公事緘默,三學論安危。災異天垂戒,脩為國可醫。傳聞上元夜,絕似太平時。
城頭山色翠玲瓏,尚憶清狂四飲翁。鐵馬冰車斷遺響,桃花石室自春風。平生詩價千鈞重,身后仙游一夢空。想見蓬萊水清淺,芙容城闕五云中。
王者原無外,殘黎莫隱憂。已聞兵馬詔,相繼下深秋。
兩年再踏鉛山路,今日初嘗石井泉。碧玉巖邊瀹湯餅,全勝五鼎擊肥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