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布衣一襲贈仆婦李氏
縷縷絲牽別緒真,
布衣一襲贈離人。
前途冷暖原難料,
借得斯名要謹身。
縷縷絲牽別緒真,
布衣一襲贈離人。
前途冷暖原難料,
借得斯名要謹身。
那絲線一縷縷牽扯著真切的離別愁緒,我把一襲布衣送給即將離別的人。未來的日子是好是壞本來就難以預料,希望你憑借我的贈衣之名要謹慎做人。
縷縷絲牽:絲線一縷縷,寓意著復雜的情感如絲線般纏繞。
別緒:離別時的愁緒。
離人:即將離別的人,這里指仆婦李氏。
斯名:指這一襲布衣所代表的情誼和關聯。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明確,但從詩題可知,是詩人在仆婦李氏離開時所作。可能當時社會處于較為平常的環境,詩人因與李氏有一定相處情誼,在其離別之際,有感而發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送別之情和對離人的勸誡。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以樸素的語言傳遞深厚情誼。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展現了日常交往中的情感表達。
達磨祖師在腳底,踏不著兮提不起。子細當頭放下看,病在當時誰手里。張公會看脈,李公會使藥。兩個競頭醫,一時用不著。藥不相投,錯錯,吃茶去。
自非易寒暑,未始解衣襟。不謂母疾久,三年惟一心。
妝成梅萼,頌過椒花,盡有閒心性。春風曉鏡。雙蟬鬢、宜貼銀幡華勝。金刀手冷。怪幾日、峭寒猶凝。飐晴霞、活色生香,乍看來不定?;☉粲痛跋嘤?。愛晨光微逗,分外幽靚。蔥纖巧逞。新裁剪、多恐蝶魂催醒。明姿端正。便香國、司花也稱。傍妝臺、小立盈盈,散滿身紅影。
秋樹泠泠白,添衣也覺寒。如何今夜月,不共昔人看??吐凤L停閣,民居水破殘。那堪更值此,衰草漫流灘。萬水千山路,羈魂來不來。雙簽題姓字,兩處送錢財。風葉牽鉤幔,寒花背鏡臺。思量具杯酒,有口向誰開。亦欲消孤悶,其如不去心。稚兒神慘淡,病客語呻吟。野戌風傳柝,空艚火隔林。更憐明月里,尚有獨飛禽。道侶前寬解,君深天竺書。我心自檢點,試比毗邪廬。法喜妻辭世,散花天異居。任他金粟老,亦有淚漣如。
入手新書共賞奇,飛騰光怪氣淋漓。乾坤可納形諸掌,福命難言相在皮。牛鬼有靈紛變態,馬銜無用肖兒嬉。不知野史亭何處,載記他年絕可疑。
木末闌干渺未平,泊舟石徑得深行。舟行不見江流闊,一上憑高覺快生。
昔在建城市,鹽酒晝夜喧。夏潦恐天漏,冬雷知地偏。妻孥日告我,胡不反故山。一來朝廷上,七年不知還。有寓均建城,且志昔日言。
翠蓋擎珠露正圓,六郎不語凈娟娟。無端棹破鴛鴦夢,藕斷絲牽唱采蓮。
竹也多年管風月,鳳兮幾夜宿云煙。林間有客吹簫去,竹化成龍鳳入天。
分閫向南州,王程不可留。九邊名已著,三楚戰應休。蓬斷狼山野,煙昏蜃海樓。平生許國志,把酒看吳鉤。推轂權方重,隴西名素高。樽前歌杕杜,海上望旌旄。未戰謀先定,臨時氣自豪。威聲已飛去,白日靜波濤。
獨撫危弦花下吟。羽移宮盡變,不關心。等閑笙磬是同音?;o語,重惜好光陰。密誓久情深。須知春有腳,去難尋。趁春來去且登臨。流云遠,冉冉日西沉。
置驛邀賓促,鳴珂出省遲。人推山吏部,吾愛鄭當時。濁酒多留醉,清詩更解頤。江東容易別,敢負竹林期。
弱質深閨十六年。嬌羞未敢出堂前。眉顰遠道悲新柳,袖捲輕塵擁翠鬟。腸欲斷,意懸懸。舉頭何處是鄉關。臨妝莫遣紅顏照,收拾菱花把劍彈。
雨絲風片作春寒,寂寞深閨自掩關。瘦盡梨花飛盡絮,從卿商略莫憑闌。
五紀朝廷士,巋然鶴發疏。望尊周太保,職重漢尚書。捧日心常在,包荒量有馀。門墻儀范遠,空自望懸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