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陵道士茶歌
乳竇濺濺通石脈,綠塵愁草春江色。
澗花入井水味香,疏香皓齒有余味,更覺鶴心通杳冥。
乳竇濺濺通石脈,綠塵愁草春江色。
澗花入井水味香,疏香皓齒有余味,更覺鶴心通杳冥。
石縫中乳泉濺濺流淌,與石脈相通,茶葉如綠塵愁草,帶著春江的色澤。山澗的花落入井中,讓井水也有了香氣,喝了這茶,口齒留香,更覺得心境如仙鶴般與高遠的境界相通。
乳竇:石上的泉眼,其狀如乳,水流濺濺。
綠塵:指茶葉。
鶴心:比喻超凡脫俗的心境。
杳冥:指高遠、幽深的境界。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當時社會可能流行飲茶之風,詩人在西陵遇到道士,品嘗道士所泡之茶后有感而發創作此詩,體現出其在品茶時追求精神超脫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茶的美妙和品茶帶來的超凡感受。其突出特點是將自然景色與品茶體驗相結合。在文學史上雖不算著名,但體現了當時文人對茶的喜愛和精神追求。
殘燈無焰夢回時,五夜蟲聲莫助悲。尚有盈腔真感慨,未應海角便顛迷。
饒他韻格總天真,隨喜隨嗔另有神。遮莫紫釵窮霍玉,都緣紅粉誤東鄰。夢回短帕新題燕,袖籠馀香本姓荀。為怕洛陽人看殺,一枝聊復濕風塵。
尋常玉署盡委蛇,何況金陵事更稀。閒逐春風看舞鶴,不須曉漏著朝衣。翠微亭上題詩去,玄武湖頭放棹歸。最喜家山回首近,頻緘音信問庭幃。
山色聚空青,風煙翻以出。邈絕驚鵲飛,野徑欲漫失。欹石數黑寒,凄深或其質。值此立虛空,竦然化清謐。復與茅茨生,聊聊兩相匹。睹物易常心,合者天地一。
撥置文書小據鞍,舉頭歷歷見青山。老農指點黃云好,為駐雙鳧一解顏。
涼風發秋夕,落木振疏陰。相思在咫尺,兩契同一心。徽弦不下指,寧我有遺音。梧桐生下澤,幾時成鳳林。蹀躞雙遠游,獨繞庭中樹。與世欲并臧,行行迷所遇。有客吹洞簫,如泣亦如訴。花月滿良宵,如何此虛度。
昔年曾賞沁園春,今日重來跡已陳。水外無心修竹古,雪中含恨瘦梅新。垣頹月榭經兵火,草沒詩碑覆劫塵。羞對覃懷昔時月,多情依舊照行人。
荒山十室九無人,行道三年兩調兵。聞得老貪今授首,老夫買犢要春耕。書生久嘆三綱絕,天道那無一發存。東海不須更憂旱,邇來一婦已無冤。道傍竹馬綵旌旗,頌德歌辭紀政碑。使者郊原問民瘼,也應采到老夫詩。
捷書猶濕謗書隨,太息斯人得禍奇。文舉舊曾稱一鶚,退之亦自喜孤羆。彼讒罔極身羅織,吾意憐才力發絲。老去眼中神駿少,諸君莫怪道林師。往昔曼卿曾奪敕,后來同甫竟成名。草茅匹士謀身拙,槐棘諸公議法平。囚服若為探禹穴,明時定不血秦坑。何當拜舞雞竿了,沽酒刲羊與壓驚。
十八學士誰比方?爭如瑚璉登明堂。立本丹青褚亮贊,至今遺事猶焜煌。有隋之季天壤坼,英雄草昧皆侯王。真人揮霍靜區宇,遂偃干戈興文章。天策弘開盛儒雅,群髦會萃皆才良。丈夫逢時能自見,智謀藝術皆雄長。惜哉嘉猷亦未遠,風流猶自沿齊、梁。吾讀成周《卷阿》詩,吉士藹藹如鳳皇。能以六典致太平,遠追二帝軼夏、商。唐初得士宜比跡,胡為致治非成、康?中間豈無河、汾徒,晻遏師門竟不揚。吁嗟房、杜已如此,何恨薛生先蚤亡!
一枝寫出玉容嬌,桃李漫山恨未消。惆悵東闌明月夜,半酣西子貌難描。
槐葉陰陰楊柳垂,高齋獨坐日斜時。地經積雨多秋竹,鳥惜殘花戀故枝。臥病山城非中酒,舊游洛社總能詩。相從每過揚雄宅,一曲陽春慰所思。
半畝桑麻繞舍青,雨馀晴翠入閒庭。春來多少生生意,分付林扉晝莫扃。
斷霞橫蒼山,淡煙迷遠樹。草傍幽泉生,冰凝如玉箸。
接攬江西轡,同懷振鐸年。匡廬并突兀,鄱水日悠然。子進薇花省,子歸蓮葉船。梁園邂逅地,把酒對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