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雜詩 其一
明月東西十度圓,
苶如流水到門前。
青山黃土人多少,
鐙火笙歌似去年。
明月東西十度圓,
苶如流水到門前。
青山黃土人多少,
鐙火笙歌似去年。
明月圓缺已經十次,時光如流水般來到門前。青山依舊,黃土未改,人換了多少,燈火與笙歌卻還似去年一樣熱鬧。
十度圓:指月亮圓了十次,即過了十個月。
苶(nié)如:疲憊、衰弱的樣子,這里形容時光流逝。
鐙:同“燈”。
王士禎在游覽秦淮河時所作。秦淮河是南京繁華之地,歷史上見證了無數興衰。詩人多次游覽,此次面對依舊熱鬧的景象,感慨時光與人事變化,遂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感慨時光與人事,以秦淮河的熱鬧依舊反襯出歲月流逝、人事無常。它體現了王士禎詩歌含蓄蘊藉的特點,在文學史上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細致的觀察與深刻感悟。
問水尋源更在山,洞中疑有月光閒。山僧不管多情事,懶覓啼猿看玉環。
寒云沈屯白日埋,河漢蕩坼天如篩。衡門兼旬限泥潦,臥聽窾木鳴相挨。蕭辰忽掃纖翳盡,北嶺初出青嵬嵬。微之新詩動我目,爛若火齊金盤堆。想攜諸彥眺平野,高論歷詆秦以來。觥船淋浪始快意,忽憶歸云胡為哉。念君少壯輟游衍,發揮春秋名玉杯。書成不得斷國論,但此空語傳八垓。登臨興罷因感觸,更欲遠引追宗雷。君知富貴亦何有,諂譽未足償譏排。風豪雨橫費調燮,坐使發背為黃臺。留賓往往夜參半,雖有樽俎無由開。江南佳麗非一日,況乃故園名池臺。能招過客飲文字,山水又足供歡咍。剩留官屋貯酒母,取醉不竭當如淮。
秣陵一聚復江都,話雨吟風酒一壺。豈料亂離廿年別,白頭相見在西湖。
百年老樹倚柴門,樵徑蒼蒼野色新。醉向溪頭臥明月,葉聲風細夜還聞。
上方鐘鼓晝依稀,出定諸僧綰法衣。迎客猶能下殿走,訪人更有待尋歸。禿鹙近水行仍啄,危燕當梁乳更飛。自古旅懷煩慰藉,并游萬事莫相違。
暖翠空濛故國山,夢中慈母美連環。文明門外春才好,百尺吳船漾綠灣。樂圣銜杯李適之,十年春夢疾如飛。蒼頭零落郎君小,祖帳無知上客歸。曾侍先皇法從臣,故教給札紀華勛。名山久已藏名姓,莫作區區世上文。去年清問下青云,曾把文章付與君。眼見皇恩絆漁隱,江湖煩報白鷗群。
我聞黃初平,牧石驚其兄。至今山中石,尚作羝羊形。又聞蘇子卿,風雪牧北庭。辛勤十九年,猶持漢家旌。未聞牧云誰氏子,牧云自號逃其名。云中所牧竟何物,以云為牧何所憑。比之牧石仙,猶乃繫塵纓。意為牧云人,足不到邊城。但見長裾曳侯第,傍人指是侯門英。靜中默與元氣會,雄談四座風雷驚。端倪變化竟莫測,顯晦孰可知其情。得非當年豢龍氏,馴致神物驅幽靈。豐隆施鞭掣明電,天吳出浪翻滄溟。厥術乃至是,厥德良可稱。吾將薦之達,天府游帝廷。好施霖雨蘇蒼生嗚呼,好施霖雨蘇蒼生。
溽暑不可處,清風時滿樓。如何傳別教,衲被坐蒙頭。
孝宗以來多大雅,布衣往往稱作者。謝家玉樹操郢音,其音彌高和彌寡。寓梁曾曳王門裾,游燕欲薦中涓馬。豈無冠蓋映當時,滿眼悠悠世上兒。文章千載一知己,交結何須鐘子期。此物有神兼有分,富貴浮云不與之。盧楠坐銜越石恩,醉后感激肝膽言。蒼鷹睚眥鸚鵡賦,身掛羅網何由翻。殷憂楚奏秦庭哭,遂雪黎陽國士冤。歸去東將釣滄海,安能貧賤常丘樊。早借江鴻報消息,或臥春云且故園。
年來多病轉思山,終日呻吟簿籍間。叔夜養生休著論,陶潛難死只因閑。又移郡印三年調,未報君恩兩鬢斑。安得便歸田里去,松篁泉石掩柴關。四十為郎非不偶,況曾提筆直瀛洲。明時遇主誰甘退,白發侵人自合休。夢得蹉跎因出郡,薛能詩什恥監州。春來病起思歸甚,未敢飛章達冕旒。
口角哦詩細有聲,不妨半醉不妨行。青燈一點才如黍,解作書窗徹夜明。
不眠孤燭在,風雨送凄涼。病骨秋加瘦,羈愁夜并長。自應強飲食,誰復問衣裳。蟋蟀如相念,時來啼近床。
東南富佳郡,此地復名城。拜策奉溫詔,謁帝辭明庭。悠悠出金闕,旆旆搖熊旌。蘭風藹微和,玉露湑以零。征鼙肅郊壘,嘯詠閑齋鈴。微生等薜蘿,托根符馀榮。誤遭一笑盼,永懷千古情。千古不足多,喜遇罕所并。白璧勿漫予,按劍徒取憎。
南邑如斗事如毛,況有連歲兵旅勞。溫侯胸有文武韜,撫民練兵無繹騷。三年去思民愿借,共分得請薇垣下。政綱綜治無紊煩,民瘼補苴罔漏罅。棠梨滿路花重開,喜見竹馬兒童來。三尺神光射星斗,一扇仁風清瘴霾。驥足豈能淹百里,暫布陽春到桑梓。明當五邑蘇巔崖,恩波浩蕩雙溪水。
戀闕思家兩系情,君王恩重屢留行。欲知去國遲遲意,三日秪趨一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