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雜詩 其一六二
振綺堂中萬軸書,
乾嘉九野有誰如?
季方玉粹元方死,
握手城東問蠹魚。
振綺堂中萬軸書,
乾嘉九野有誰如?
季方玉粹元方死,
握手城東問蠹魚。
振綺堂中藏有萬卷書籍,乾隆嘉慶年間天下有誰能相比?季方品德如美玉般純粹而元方已離世,在城東握手相問那些藏書的情況。
振綺堂:清代杭州藏書家汪憲(1721-1771)的藏書樓,以收藏精善著稱。
萬軸:萬冊書籍,軸為古代書卷的桿,代指書籍。
乾嘉:乾隆、嘉慶年號,此處指清中期學術文化興盛時期。
九野:九州,代指全國。
季方、元方:東漢陳寔之子陳諶(季方)、陳紀(元方),此處借指汪氏家族兄弟;玉粹:形容品德如玉石般純粹。
蠹魚:蛀食書籍的昆蟲,此處代指書籍或藏書保存狀況。
此詩作于1839年(己亥年)龔自珍辭官南歸途中。振綺堂為清代著名藏書樓,汪氏家族以藏書、學術著稱。龔自珍與江浙文人交往密切,詩中或因與汪氏后人相交,感于其家族藏書之盛與人物變遷而作。
全詩以振綺堂藏書為核心,借東漢兄弟典故,既贊汪氏藏書之盛冠絕乾嘉,又嘆元方早逝、藏書現狀,體現詩人對文化傳承的關注,語言簡練而意蘊深遠。
傾心知向日,布葉解承陰。空側黃金盞,誰人與對斟。
老看身世等浮漚,還與乾坤造化游。海岱白云聊自晚,魯山明月為誰秋。百年先友空碑記,一代高人只土丘。索莫新莊何限恨,開門紅葉滿書樓。
幾點秋毛染鬢斑,深衣長褐古銅镮。榻邊石骨抽枯筍,盆里松根露淺山。霜月灑來如白酒,菊花老去變紅顏。雞聲未動聽宮板,已在車塵馬足間。
人材互消長,世事一棋枰。繼往憂思切,開來愿望宏。交聯三友樂,觴儗百壺傾。佇盼足音至,南薰滿院清。
高吟大笑意猖狂,潘閬騎驢出故鄉。驚起暮天沙上雁,海門斜去兩三行。古人道,不看經,不念佛,看經念佛是何物。自從識得轉經人,龍藏圣賢都一拂。
乍捲疏簾覺曉涼,扶筇緩步小銀塘。池波滟滟容新雨,花木欣欣戀早陽。茶鼎沸,藥爐香,誰知過卻好時光。近來一病一回老,身似秋林不耐霜。
頑石何緣會作牛,昔人何以此名郵。牛原非石勞難任,石縱為牛苦未休。問喘倘逢頭亦點,憑呼不轉欲何求。誰人術解如羊叱,也為蒼生佐一籌。
碧梧轉影,正露冷天高,涼生襟袖。此夕清輝,誰信道、夜色居然如晝。玉斧重修,寶奩初啟,萬里寒光透。將軍高會,翠鬟爭勸尊酒。遙想地近仙丘,碧山高處,引手攀星斗。醉囑姮娥,惟但愿、月與佳人長久。羅覆銀鞍,雨拋金甲,贏得詩千首。掀髯一笑,此懷人解知否。
是亦刬,非亦刬。令下無私,棒頭有眼。
塵世都交等大儺,微名應未怨蹉跎。燈花夜色尋常動,榆莢春光積漸多。霜里烏啼天已白,眼前民瘼鬒先皤。丁寧莫作羅浮夢,慚愧山中看奕柯。
報越心何壯,貪齊計已輕。忠言殊不聽,何用筑斯城。
柳色攀尤好,此心無歇時。山隨征馬去,風逐錦帆披。鼓角天衢闊,星霜地軸移。閒時銜杯酒,寄我慰相思。
瓦斯爆炸又魂驚,曾此安全樹典型。“批示”千回成底用?無煤不染血花腥。
孔鐸經百年,誣世有楊墨。天生子輿氏,邪說一以息。紫陽曾未遠,人復詆無極。先生嚴衛道,功比異端辟。使從武夷來,惠我墨長咫。黝然禹玄圭,上有久軒字。他珍不余畀,遺此良有以。天未喪斯文,誓將立人紀。孔學授顏曾,有孫復能傳。道脈萃一家,壽此嘻其天。西山宗紫陽,妙會眾理全。先生嗣派嫡,再演中庸篇。軒冕儻來物,豈足羈圣賢。素王萬世功,杏壇誨三千。平世膺戎狄,事功止當年。六經發蒙蔀,今古日在天。巍巍無極翁,昌代正學祖。生從道州地,如孔出姬魯。西山道州派,上接濂溪武。天意豈偶然,真傳紹先古。科目動榮想,葩華競浮文。既獲釣名位,鄙夫豈知君。愚生不此志,愿策克復勛。蕞軀夕可死,但欲朝有聞。寥寥六經馀,天下無文章。揚韓特近似,班馬熏何香。道至文亦精,萬世朱紫陽。愿言楫洋海,安敢航絕潢。世路既如此,皇皇欲何之。閉門事古學,妙處倘可窺。欣然或會心,俯仰得自怡。先生惠終教,勿作門墻麾。摳衣憶初時,謹獨拜明訓。冥途方擿埴,夷軌忽發軔。始知顏四勿,于此道有進。敢云圣賢遠,二字古心印。
劍佩昆吾靖朔邊,镮生明月匣生蓮。斑痕任積邊庭血,一擊精靈耀紫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