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雜詩 其八十六
鬼燈對對散秋螢,
落魄參軍淚眼熒。
何不專城花縣去?
春眠寒食未曾醒。
鬼燈對對散秋螢,
落魄參軍淚眼熒。
何不專城花縣去?
春眠寒食未曾醒。
鬼火如對對秋螢般在秋夜中散開,潦倒失意的參軍眼中淚光閃爍。為何不前往繁花似錦的地方去做一縣之長呢?在寒食節里如春蠶眠繭般沉醉不醒。
鬼燈:磷火,俗稱鬼火。
落魄參軍:指仕途不順、潦倒失意的官員。
專城:指做州牧或太守等地方長官。
花縣:晉潘岳為河陽令,滿縣栽花,后因以“花縣”為縣治的美稱。
寒食:寒食節,在清明前一二日,舊俗這天禁火,吃冷食。
《己亥雜詩》作于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這一年龔自珍辭官南歸。當時社會政治腐敗,官場黑暗,許多有才華的人得不到重用。此詩可能是詩人看到某位落魄官員的境遇后有感而發。
這首詩主旨在于同情仕途不順者,以簡潔的語言描繪出落魄者的凄涼處境。其突出特點是情景交融,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龔自珍的《己亥雜詩》具有重要地位,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貌和知識分子的思想情感。
千載經綸一禿翁,王公誰不仰高風。緣何坐所添丁慘,不住山中住洛中。
額間拂殺御袍黃,衣上偷將月姊香。待倩春風作媒卻,西湖嫁與水仙王。
海南有海無天空,海天一色蒼茫中。終古洪濤簸壤陸,一舸來試誰為雄。桄榔葉老猶蒼蒼,黎母所化裔何煌。沉香換食俗已古,忽見新風動南疆。我如散木癭滿身,子態竟作翻鵬云。萬里一身豈不遠,男兒簀席非長城。半年歸見詫風骨,二目光澤卓爾立;把手相笑吾猶疑,拽臂來飲意尚昔。老闆青衫霜入眉,老潘氣慨能山移。酒闌罵座舉座樂,有人如狗在墻欹。歸來小燈青對壁,清話不知天欲白。嗟我塵羈食所縈,夜闌去踏月下跡。
片帆呼渡西山曲,匆匆載將春去。路人蒼寒,浪翻紅暖,一枕欹眠煙雨。酒朋詩侶。盡醉舞狂歌,氣吞吳楚。一樣風流,依然猶是晉風度。人生如此奇遇。問老天何意,五星來聚。句落瑤毫,香霏寶唾,驚倒世間兒女。渭川云樹。悵后夜相思,月明何處。怕有新詩,雁來頻寄與。
薄海驚濤播戰塵,并時洗刷待何人。只今岳岳朱樓宴,盡是堂堂赤縣身。他日乾坤系諸子,古來勛伐出天民。戎貪胡詐終歸敗,此事關頭要細論。
春風反道日鳴騶,坐有書聲自滿樓。凍雪生寒光照幾,晴暉迎爽影侵眸。一杯會合方開歲,十里暌違已隔秋。與客醉歸還喚渡,不妨驚起水中鷗。
巖壑盤旋萬仞馀,金樓玉戶并仙居。不教俗士回塵駕,祇借高人著道書。
客來不問梅,但問軒中人。爾面冷如鐵,爾心獨陽春。冰霜太古操,水月平生真。亦在塵世間,不染世間塵。
春光微潤鏡月輝。長街燈影透簾幃。夜車三兩聲息微。風不止,鳥倦飛。君將安適我安歸?
身先諸老斡樞機,再見王門闔左扉。但恨東歸相值晚,豈知臨別更心違。幾年相約在林丘,眼見京江更阻游。遺我珠璣何以報,恨無瑤玉與公舟。藏春花木望中迷,水復山長道阻躋。怊悵老年塵世累,無因重到武陵溪。
人愛此君節,我愛此君心。仿佛湘江上,天寒龍夜吟。
別離無不可,于爾更何心。既悔身前幻,翻勞世外尋。風泠花蝶舞,月皎峭猿吟。積想衡陽遠,銜哀夢澤深。香隨脈望影,光返燭龍陰。莫為玄成業,情癡自古今。
月借金波染素身,天風吹度大瀛濱。羽衣對酒蹁躚處,綺閣梯空浩蕩春。有客乘云去千載,滿汀芳草長重茵。城頭日暖收旗鼓,擬傍闌干暢望頻。
昔有東門吳,子死無憂情。又有卜子夏,哭子乃喪明。古人失子同切已,哭與無憂不相比。千載斯文較是非,東門知命卜昧理。君家翩翩好鳳毛,一朝徑赴瓊樓招。雙親哭子兄哭弟,滿堂淚雨長悲號。人生百年如夢覺,此身朝夕亦難料。三槐五桂終塵灰,子女存亡何足道。君方與國為棟梁,莫因無益空毀傷。且與故人同一醉,明遣玄夫問蒼蒼。
帝城南下望江城,此去鄉關半月程。同向春風折楊柳,一般離別兩般情。二月不歸三月歸,已將行篋捲征衣。殷勤未報家園樹,緩緩開花緩緩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