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雜詩 其二十
消息閑憑曲藝看,
考工文字太叢殘。
五都黍尺無人校,
搶攘廛間一飽難。
消息閑憑曲藝看,
考工文字太叢殘。
五都黍尺無人校,
搶攘廛間一飽難。
平時的消息只能從技藝相關的記載中了解,《考工記》這類工藝文獻已零散殘缺。五大都市的標準量尺無人校驗,紛亂的市集里連吃飽都難以實現。
曲藝:指技藝、方術等具體技能的記載。
考工文字:指《考工記》,《周禮》中的篇章,記載古代工藝技術。
叢殘:零散殘缺。
五都:漢代指洛陽、邯鄲等五大都市,此處泛指繁華都市。
黍尺:古代以黍粒排列確定的標準量尺,為長度基準。
校(jiào):核對、校驗。
搶攘:紛亂、動蕩。
廛(chán)間:市集、商鋪聚集處。
此詩為龔自珍1839年(己亥年)辭官南歸途中所作《己亥雜詩》之一。時處晚清,國勢衰微,傳統工藝文化因戰亂、忽視而散失,底層百姓更因社會動蕩難以維生,詩人借此詩反映文化與民生雙重困境。
詩中通過工藝文獻殘缺、標準量尺失校、市井求飽艱難等細節,揭示晚清文化衰落與民生疾苦,體現龔自珍對社會現實的敏銳觀察與深切關懷,是其“經世致用”思想的文學體現。
四十年前玄武湖,櫻花如海似東都。何人為語汪精衛,此是中華舊版圖。
秋雨連綿失所天,又聞鹿豕占馀田。可憐生計歸黃葉,無奈飄零不值錢。
三月春風開牡丹,道人徒說看花還。世間不是趙昌手,縱有丹青畫亦難。
折花枝。恨花枝。準擬花開人共卮。開時人去時。怕相思。已相思。輪到相思沒處辭。眉間露一絲。
我本東西南北人,窮途不復淚沾巾。亦知車馬有行色,為見長沮與問津。
重來舊地繞階行,盟諾何曾遜尾生。一枕幽思徒有夢,十年深愛已無情。迷離莫辨風回影,沉寂難聽雨滴聲。誰釀臨邛壚上酒,今宵猶未解余酲。
楓林昨夜感秋迢,落葉參差白板橋。舞影遠隨斜日盡,辭根飛逐北風驕。似僧解脫禪心寂,此樹婆娑生意消。收拾枯黃深竹里,烹茶調取惠泉澆。
一掬甘泉煮白沙,群峰秀整似排衙。無錢買帖臨求米,背俗論交類喪家。續遣新吟欺白雪,又如活火剪黃芽。海商不惜兼金價,傳向雞林國里誇。
百六古今有,兩宮開辟無。興師誠刷恥,奮袂競捐軀。必挾三靈助,能令萬國孚。九宮驅六甲,何患五單于。
素舸濤江來,白馬崤關去。荻岸屢沿洄,蕪皋幾容與。寒日照行觴,朔吹飄離緒。超遠望平原,悁脰空延佇。
朝市山林本異途,公今歸去更來無。即看愛日情何限,莫厭春風酒滿壺。天際德星光百里,誰家鳴鳳有雙雛。故園松竹應相待,霜葉清清節概孤。
旅途忘節序,龍鼓一驚心。競渡三湘俗,炎蒸五月深。未能休轍跡,復爾度高岑。倦鳥知何托,惟思返故林。
宇宙空垂諸葛名,不留謝傅為蒼生。義公已殉平陵曲,姬發難尋牧野盟。南國豈應銷霸業,中原從此壞長城。魂歸近接黃花冢,鐵馬金戈夜夜聲。
漸老疏塵事,心清身亦安。借來云半榻,睡起日三竿。松火爐頭煖,風波屋外寒。行藏皆夢里,何必問邯鄲。
術業推游刃,功名苦溯洄。著鞭孤壯志,籌算老奇才。星省龐眉去,云山袖手來。知公了時命,何必誄馀哀。自古歸來引,于今遂隱篇。棋燈熒夜觀,歌板聒春船。陳跡空華似,佳城露草邊。寂寥雞黍約,望眼一潸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