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平江
橋外客舟連夜發,
飽吹十幅風蒲滑。
天明無處覓高城,
但見吳江波浪闊。
橋外客舟連夜發,
飽吹十幅風蒲滑。
天明無處覓高城,
但見吳江波浪闊。
橋外的客船連夜出發,船帆飽鼓著風,像蒲草般順滑地前行。天亮后已找不到平江那高高的城墻,只看見吳江江面波浪浩渺寬闊。
平江:今江蘇蘇州。
風蒲滑:形容船帆飽鼓著風,像蒲草一樣順滑地行駛。
高城:指平江城。
吳江:指吳淞江,流經蘇州等地。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詩人可能因事離開平江,在乘船連夜出發途中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或許社會相對安定,但個人的離別總是帶著一絲愁緒。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離別之情。其特點是借景抒情,以行程中的景色變化來體現情感。在文學史上雖不屬經典大作,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表達和對旅途的獨特感悟。
得爾還家信,風霜知飽經。長途憐老馬,歸夢憶原鸰。客里囊先盡,愁邊酒易酲。傷心池畔草,不似往年青。
厭亂托逃暑,適可聊自娛。況有素心人,同就湖上廬。今夜天氣佳,雨收片云無。相攜泛明鏡,艇子輕于鳧。滿載萬斛涼,沖煙出菰蒲。亂星倒山影,浸入碧玉壺。三潭風露香,縹渺化人居。佛燈隱荷蓋,橋語驚行魚。奇石鬼皴面,高柳螢懸珠。翼翼三角亭,一瞑收全湖。山行多歧路,愛此波平鋪。窅然入深黑,遺世真吾徒。
農事初興未苦忙,且支漏屋補頹墻。山歌高下皆成調,野水縱橫自入塘。水長人家浸稻秧,蠶生女手摘桑黃。差科未起身無事,鄰曲相過日正長。采桑蠶婦念蠶饑,陌上匆匆負籠歸。卻羨鄰家下湖早,畫船青傘去如飛。蠶如黑蟻稻青針,夫婦耕桑各苦心。但得老親供養足,不羞布袂與蒿簪。
列子御風風御列,莊周為蝶蝶為周。丹青未識荒唐論,貌作憑虛汗漫游。
澄渟開一鑒,樹色隱秋光。暑氣晨迎滌,柔飔晚送涼。扁舟蕩蘭槳,淼淼蒹葭蒼。美人渾在望,疑隔水中央。
暫出邊關道,親交念別群。新蕪炎雨長,遠樹夕陽分。路險平連塞,屯閒亂點云。無眠山館夜,惆悵正思君。
龍護深潭草木昏,斷碑元祐典刑存。蜀仙已去吳僧少,嶺上松篁亦斷魂。
江極目兮沙路平,驢卓耳兮風蹄輕。彼何人兮為此行,我欲從之到蓬瀛。
剪彩才完綠尚柔,一絲絲解系龍舟。歸帆百幅銷金暗,殿腳三千翠黛羞。領袖煙花迷大業,喚回歌吹入揚州。而今寂寞寒鴉色,不到吹綿已自愁。
道泰時清才子貴,家肥國富小兒嬌。不因紫陌花開早,爭見黃鶯下柳條。
爰造異論,肝膽楚越。惟同大觀,萬涂一轍。死生既齊,榮辱奚別。處其玄根,廓焉靡結。
云臺觀下樹離離,一枕清眠夢覺時。卻笑世間疲臥客,勞昏常自比希夷。
今夕復何夕,千門候月明。浮云生漢苑,積雪霽秦京。漏下車塵暗,宮中火樹晴。美人一水隔,佇望淚盈盈。
靈鷲下層霄,翼覆東西峰。仙山此堂奧,鎮以飛閣雄。我來喪亂馀,三年一孤筇。松柏見威儀,雙澗回天風。森然千佛場,馳道青濛濛。高蟬無停響,靜壑窺玲瓏。諸天在咫尺,喧寂皆靈蹤。冷泉出亭根,照我再來容。汲深性不滅,清極圣可逢。生平尤悔心,不為寺樓鐘。一鳥馱禪去,下方云正封。
風塵澒洞,向誰何、乞個文章利市。驀見紫微新雪霽,吹送下黃麻紙。鵠立千官,鸞趨三殿,知是天顏喜。恩波分及,網羅多少寒士。南望甌越家山,亭依戲采,春滿珊瑚蕊。莫道埋頭人未遇,可廢三冬書史。寶劍磨光,弦琴學譜,何處無知己。吾猶拙宦,老親須鬢蒼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