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暑索居案頭惟亭林南雷兩家詩時復展玩各題一章
桑海多傳變徵音,鉅篇誰解讀亭林。依然清廟明堂體,未肯亡明一寸心。
忠孝艱屯萃一身,梨洲世不數詩人。刊余華藻無寧拙,掬盡衷腸只是真。
桑海多傳變徵音,鉅篇誰解讀亭林。依然清廟明堂體,未肯亡明一寸心。
忠孝艱屯萃一身,梨洲世不數詩人。刊余華藻無寧拙,掬盡衷腸只是真。
改朝換代之際流傳著許多哀傷的曲調,誰能讀懂顧炎武那宏大的詩篇呢。他的詩作依舊有著莊重典雅的風格,始終懷著對明朝的忠誠之心。黃宗羲一生忠孝卻歷經艱難,世人不把他算作詩人。他刪去華麗辭藻寧可顯得笨拙,掏盡衷腸只追求一個‘真’字。
桑海:指朝代更替,出自《神仙傳·麻姑》‘已見東海三為桑田’。變徵音:古時音樂七音之一,聲調悲涼。鉅篇:宏大的詩篇。清廟明堂體:指莊重典雅的文體風格。艱屯:艱難困苦。梨洲:黃宗羲號梨洲。華藻:華麗的辭藻。
此詩創作于朝代更迭之后,當時社會動蕩,文人對前朝有著復雜的情感。詩人閱讀顧炎武和黃宗羲的詩作,有感于他們在改朝換代之際堅守氣節、表達對明朝忠誠的精神,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顧炎武和黃宗羲在改朝換代時的忠貞氣節和文學成就。其特點是情感真摯,評價客觀。在文學史上體現了當時文人對前朝的懷念和對有氣節文人的推崇。
南枝才放一枝新,有客檐前笑幾巡。為語園丁休浪折,年來不寄隴頭人。
落日依依下石頭,亂云東望是蘇州。人間何似歸心切,獨有春江不斷流。
日誦千言七歲兒,方員動靜早能知。還家更讀韓公序,器業他年必大奇。
天上瓊樓十二闌,莫將容易比人間。風生漢帝延涼殿,日落吳王銷夏灣。羽磬遙浮瀛海至,鳳笙輕度緱云間。南威在御西施醉,先卷珠簾待月還。
鸞皇止阿閣,鰋鯉出清川。夫子袞衣日,而多白屋賢。從容命詞賦,顧盻生云煙。未忍羅浮去,徘徊玉麈前。
池塘去后春,一夕生綠草。無由夢阿連,詩句何能好。
白云亭上白云秋,桂棹蘭槳記昔游。往事已隨流水去,青山空對夕陽愁。興亡翻手成舒卷,今古無心自去留。獨倚西風一惆悵,數聲柔櫓下汀洲。
琢句不成添鬢絲,且支筇杖看云移。槐花落盡全林綠,光景渾如初夏時。
沂澤老人如嬰兒,自誇兩腳能奔馳。縱橫八極興不淺,恃有手上珊瑚枝。珊瑚海底高八尺,玉潤珠圓自雕飾。赤蛇飛出水晶宮,化作文虬生兩翼。感激良工用意深,許身竊比雙南金。一朝神物歸掌握,撐天拄地橫古今。拄杖子,拄杖子,一屈一伸皆至理。直時如矢曲如弓,剛可斷金柔繞指。翁乎翁乎胡不然,順行逆行胥任天。珊瑚枝枝撐著月,笑殺山中枯木禪。
微燈沈碧幔,清影落茶甌。何世真無月,斯人漫感秋。悠悠應不悔,夜夜自孤囚。下視層云滿,安能涴玉樓。
繞池紅紫斗芳菲,滿座春風散曉暉。水氣渾和花氣好,單衣常似浴沂歸。
萬古水中山,一峰山下石。古貌獨蒼然,不受風濤蝕。
伯氏頗好道,終歲事修服。道上逢異人,髭須灑林竹。修禮重致問,德音美如玉。扣之轉微茫,焦螟游廣漠。冀得長奉侍,雙飛向王屋。人命安可期,天猶互寒燠。念別正徂暑,墓草巳更綠。瀼瀼日中霜,亭亭風際木。逢師苦不早,煉攝總成哭。
大國侯王后,高門將相家。欲知天作合,故遣壽無涯。夢澤萍如斗,仙山棗似瓜。鶴林花老去,歸路躡青霞。鼎立三珠樹,亭亭聳縉紳。真成萬金產,何止十朱輪。彤筆方紬史,芝涂尚演綸。徽音千載后,不數衛夫人。
海上相逢說潁州,古來名郡著名流。歐蘇遺跡猶堪訪,管鮑交情或可求。晚照牛羊新隴畝,秋風鴻雁舊沙洲。一尊鄉酒誰同會,應有平生馬少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