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梅五十首呈史尚書 其七
曳履來登千仞峰,
路分溪石夾煙叢。
晚香消歇無尋處,
盡在疏枝冷蕊中。
曳履來登千仞峰,
路分溪石夾煙叢。
晚香消歇無尋處,
盡在疏枝冷蕊中。
穿著鞋子登上千仞高的山峰,道路被溪邊石頭分隔,兩旁是煙霧籠罩的草叢。傍晚梅花的香氣消散難以尋覓,原來都蘊含在稀疏的枝條和清冷的花蕊之中。
曳履:拖著鞋子,形容從容行走。
千仞峰:形容山峰極高。仞,古代長度單位,七尺或八尺為一仞。
晚香:傍晚時梅花的香氣。
疏枝冷蕊:稀疏的枝條和清冷的花蕊,指梅花。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史尚書可能是詩人的友人,詩人創作這組詠梅詩呈給史尚書。當時可能處于較為閑適的狀態,登山賞梅有感而發。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梅花,突出其高潔品質。特點是借景抒情,意境清幽。在詠梅詩詞中,以其獨特的視角和簡潔的語言展現出梅花的魅力。
江海嘗聞小一卮,乾坤須信有窮時。古人不必論成敗,世路何能較疾遲。卻笑俚生多識字,亦知夫子□工詩。何如并付滄州去,明月清風兩不知。
地僻先搖落,空亭長綠莎。山川連蜀道,市井雜夷歌。旅篋衣裳少,秋程風雨多。無人相問訊,盡日撫寒柯。
相逢徹夜話江湖,事業中年尚故吾。明日天涯應不忘,四山風雨一燈孤。
元祐豐家幾世孫,依然風概至今存。著鞭自許河南逖,舉酒相期洛北溫。聯句有詩留月觀,禦戎何策告天閽。切毋飲卻西湖水,齒頰冰霜置勿論。奇章昔送牧之行,舊事今親見廣陵。一叟棲棲嗟孑立,諸賢袞袞慶偕升。事來推與參前著,公去吾其失右肱。我俟兵休歸決矣,斷無清夢到觚棱。
匡廬深谷駐寒煙,誰共開池種白蓮。借飯有人從楚澤,寄囊無路到秋天。獨行市井見新月,徙倚茅堂聽夜泉。所嘆道孤年運邁,夢魂猶系穆陵邊。
枕上春寒酒未醒,小舟還此泊蘆汀。雨聲欲趁夜船到,一夜東風吹塔鈴。
久作持竿客,滄洲話獨真。潮聲雄度浙,海勢側分閩。星漢涵無地,風云變有神。蜃樓開弱水,鰲極斷河津。失意歌漁父,離群憶古人。惟應白鷗鳥,浩淼得相親。
朝來啟蘭若,啁唽鳥聲驕。見爾定中出,知無覺路遙。白云初捲衲,寒月尚依瓢。莫作深山住,禪心處處調。
金臺為客動經年,北望鄉山萬里天。書札久無朋舊問,官居惟有老親憐。白云渺渺西江外,歸雁翩翩落日邊。早晚淦頭逢驛使,殷勤為我寄長篇。
芙蓉削玉聳嶙峋,云壑中藏萬古春。覽勝捫蘿還笑我,凌空飛錫又何人。猿聲啼冷千巖月,山色幽無半點塵。趺坐蒼崖觀不盡,丹青天外畫圖新。
隆興最盛初元榜,當日曾推第一人。出世經綸知幾佛,看君意度不無神。居然勇退非驚俗,行矣追隨亦為親。只恐苦無明月句,經行難作隱侯賓。
搴蜀寧蠻走阿瞞,功名繼此坐天慳。平生囊括華夷策,畏虎才教見一斑。
涉冬背秋兮,草木黃落。道行江峽兮,山川寥廓。忽聞訃哀兮,震欲摧魂。有考而弗迨養兮,胡庸厥身。托輕籃以宵奔兮,繼之以馳騎。復敝策而弗前兮,步嵚岑而愿至。余馬蹇余足罷兮,幾顛隕而莫憩。涕滂沱以交灑兮,目淫淫而靡乾。聲哽咽以悽楚兮,氣郁結其若吞。面垢墨以駭矚兮,骨槎牙而凋殘。夜吁枕而弗寐兮,晝飲泣而不能餐。愿從余考于杳冥兮,懼前憤之未釋。眷北堂之悴萱兮,茍存生乎朝夕。仇力壯而難克兮,覺煩惋之填胸。據三窟以自庇兮,顧執獲之無從。守余志以終效兮,冀兇毒之有窮。天道若昧兮,網疏無失。疇宿美而弗宣兮,疇襲昏而弗削。愚公之移山兮,靡貳厥誠。精衛之銜木石兮,東海揚塵。貞茍操而未變兮,何病力之綿也。捐余軀以就之兮,求無負于涕之先也。余騖險以申志兮,眾口狺而吠余。曰胡修怨于既往兮,不隱嘿以寧居。余知冒刃之銜傷兮,悲思而不可遏也。畢余誠而下隕兮,其猶愈夫枉之活也。余倖生亦既久兮,何纏牽而弗割也。知瀕死而奮觸兮,祈以致帝之罰也。亂曰:猿猿之慄,履霜枝兮。手荓怒蠆,螫弗疑兮。天不可測,吾虔以俟之兮。
司馬窮時犢鼻裈,樂天老愛敝裘溫。青袍底事如春草,常帶泥痕與燒痕。
點檢枝頭春已來,不應辜負掌中杯。與君索笑須宜早,莫待城頭吹落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