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李半亭舅氏自滇南來漢上 其一
萬嶺危南詔,千江隘益州。
帆檣天上過,沙水劫前流。
蜀鳥多啼雪,蠻花不感秋。
弓衣人競織,新詠遍荒陬。
萬嶺危南詔,千江隘益州。
帆檣天上過,沙水劫前流。
蜀鳥多啼雪,蠻花不感秋。
弓衣人競織,新詠遍荒陬。
南詔之地萬座山嶺高危,益州有千條江河險阻。船帆桅桿仿佛在天上駛過,沙洲與江水在劫后依舊流淌。蜀地的鳥兒常常在雪中啼叫,蠻地的花朵感受不到秋意。人們競相編織弓衣,新的詩作在荒遠之地處處流傳。
南詔:古代西南少數(shù)民族政權名,在今云南一帶。
益州:古代州名,范圍大致包括今四川、重慶及云南、貴州部分地區(qū)。
帆檣:船的桅桿,代指船只。
劫:災難。
蜀鳥:指杜鵑等蜀地特有的鳥。
蠻花:指南方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花。
弓衣:裝弓的套子。
荒陬:荒遠的角落。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地點不詳。舅氏李半亭從滇南來到漢上,詩人可能有感于西南地區(qū)的獨特風貌以及舅氏的到來而創(chuàng)作此詩。當時西南地區(qū)相對中原較為荒遠,有著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和民族文化。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西南地區(qū)的景象并表達對舅氏到來的喜悅。其特點是通過豐富的意象展現(xiàn)地域特色,語言精煉。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為研究當時西南地區(qū)的風貌和文人的創(chuàng)作提供了素材。
人笑戎葵定自癡,不愁曦景蚤兼遲。
便令隔霧光難到,也則傾心苦為誰。
衛(wèi)足平生非我志,向陽一點只天知。
話頭試問伯休父,休父丹衷便是葵。
火云散作鬰金云,簷際移床偃病身。
古井石崖新汲水,花洲苔砌蕩晴塵。
風才小動即停吹,竹自不涼那及人。
獨感今宵上弦月,桂梢分露滴紗巾。
人道書巖好,誰知石洞奇。
外才一徑盡,中忽萬峰欹。
竅石天成屋,泓泉鬼??池。
弘中遠孫子,宴喜又添詩。
詩酒如今誰主盟,須還酣賦老先生。
三杯兩盞鶑花底,一斗百篇談笑成。
太白自翻新樂府,小蠻度入妙歌聲。
生前身后名兼飲,二事何曾有重輕。
金陵城中無纖鱗,一魚往往重六鈞。脊梁專車尾梢云,肉如大武千秋筋。
小港阻風泊烏舫,舫前漁艇晨收網(wǎng)。一雙白錦跳銀刀,玉質(zhì)黑章大如掌。
洞庭棖子青欲黃,香膚作線醯作漿。供儂朝吃復晚吃,禿尾槎頭俱避席。
可憐秋浦好秋山,儂眼未飽即北還。江神挈月作團扇,一夜揮風卷波面。
留儂看山仍看江,更薦鮮魚庖玉霜。江神好意那可忘,江神惡劇那可當。
兩歲芙蓉無一枝,今年萬朶壓枝低。
半紅半白花都閙,非短非長樹斬齊。
臨水釅粧新雨后,出墻背面曉風西。
春英笑殺秋英淡,祗恐秾于桃李蹊。
野水浮天碧,鵝兒弄日黃。
傍人殊秀色,似酒更風光。
破殼雙翎嫩,眠沙百草香。
卻將金鬰鬯,試比菊衣裳。
未博山陰墨,先娛錦里觴。
滄波兼鳳沼,莫遣后鹙鸧。
三顧先生得麟筆,付囑遺經(jīng)誰第一。
獨將麟髓飯澹翁,項家阿英亦其乙。
澹翁孤忠貫兩儀,阿英卓行徹九扉。
旌門一日插天半,卻把此筆傳阿宜。
阿宜阿囝續(xù)弓冶,盧溪書院聲無價。
不論當家與外人,不日天池看渾化。
我昔游璧水,公時宿石渠。
重來十鉆火,兩省共周廬。
小語趨丹陛,嘉招煮雪蔬。
破心搜誄些,淚落不能書。
看山須是高處看,低處看來元不見。
君看矮子仰高人,只識長身那識面。
今晨雨止升火輪,一光銷盡千山云。
千山數(shù)日眼中失,今晨頭角都爭出。
初登峻嶺也心驚,上到絕頂忽眼明。
天外數(shù)枝青玉筆,飛入錦囊寒突兀。
問來還是芙蓉尖,闊開兩窗高卷簾。
東坡太白兩詩翁,詩到廬山筆更鋒。
倒掛銀河分一派,擘開玉峽出雙龍。
天孫織錦機全別,仙子裁云手自縫。
界破青山安用洗,涴它瀑布卻愁儂。
月忿云遮卻,云遭月輥翻。
斬新燈世界,特地玉乾坤。
兔舞催詩句,蟾醒笑醉魂。
姮家且莫睡,照管失金盆。
誰言天上張公子,飛下崆峒看曉晴。
為愛東坡題八境,卻同嚴助厭承明。
詩來風雨荒涼后,語帶江山紫翠橫。
更遣曲生相暖熱,十年同社再尋盟。
封胡連璧雨中來,目送歸鞍悵獨回。
隠幾讀書寒入骨,開門落雪皓平階。
急尋火閣溫雙手,自喚兒郎共一杯。
念汝野梅官柳路,地爐松葉買茅柴。
我壯君初冠,相逢便定交。
即今俱白首,赴告忽黃茅。
人物王兼謝,詩聲島與郊。
病來無氣力,不得奠蘭肴。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