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幸江都應詔
南國行周化,稽山秘夏圖。
百王豈殊軌,千載協前謨。
肆覲遵時豫,順動悅來蘇。
安流進玉軸,戒道翼金吾。
龍旗煥辰象,鳳吹溢川涂。
封唐昔敷錫,分陜被荊吳。
沐道咸知讓,慕義久成都。
冬律初飛管,陽鳥正銜蘆。
嚴飆肅林薄,曖景澹江湖。
鴻私浹幽遠,厚澤潤凋枯。
虞琴起歌詠,漢筑動巴歈。
多幸沾行葦,無庸類散樗。
南國行周化,稽山秘夏圖。
百王豈殊軌,千載協前謨。
肆覲遵時豫,順動悅來蘇。
安流進玉軸,戒道翼金吾。
龍旗煥辰象,鳳吹溢川涂。
封唐昔敷錫,分陜被荊吳。
沐道咸知讓,慕義久成都。
冬律初飛管,陽鳥正銜蘆。
嚴飆肅林薄,曖景澹江湖。
鴻私浹幽遠,厚澤潤凋枯。
虞琴起歌詠,漢筑動巴歈。
多幸沾行葦,無庸類散樗。
南方推行周朝的教化,會稽山藏著夏朝的圖籍。歷代帝王并非走不同道路,千年間都遵循前人謀略。帝王依時序接見諸侯,順應時勢讓百姓歡悅。平穩的水流中行進著華美的船只,警戒道路有金吾衛護。龍旗閃耀如星辰,鳳簫聲溢滿山川道路。昔日封唐賜福,如今恩澤遍布荊吳。受教化者都懂得謙讓,仰慕仁義早已形成風氣。冬季樂律初動,候鳥正銜著蘆葦飛行。凜冽的狂風使樹林寂靜,昏暗的日光使江湖顯得淡泊。皇帝的恩澤遍及幽遠之地,深厚的福澤滋潤著枯萎的萬物。像虞舜撫琴引發歌詠,劉邦擊筑唱起巴地歌謠。我有幸沾受皇恩,不像無用的散樗。
周化:周朝的教化。
稽山:會稽山。秘夏圖:傳說夏禹曾在會稽山會諸侯,計功封爵,藏圖籍于此。
百王:歷代帝王。殊軌:不同的軌道,指不同的治國方法。
協前謨:遵循前人的謀略。
肆覲:指帝王接見諸侯。時豫:依時巡行。
來蘇:指百姓因得解放而歡樂。
玉軸:指華美的船只。
戒道:警戒道路。金吾:執金吾,負責皇帝出行的警衛。
龍旗:繪有龍的旗幟。辰象:星辰。
鳳吹:指簫管之類的樂器。
封唐:指唐堯。敷錫:賜福。
分陜:周公、召公分陜而治。荊吳:指荊州、吳地。
沐道:受教化。
冬律初飛管:古代用律管測節氣,冬季相應的律管開始飛灰。
陽鳥:候鳥。
嚴飆:凜冽的狂風。林薄:樹林。
曖景:昏暗的日光。
鴻私:皇帝的恩澤。浹:遍及。
虞琴:傳說虞舜彈五弦琴,作《南風歌》。
漢筑:劉邦擊筑唱《大風歌》。巴歈:巴地的歌謠。
行葦:《詩經·大雅·行葦》有恩澤及于草木之意。
散樗:無用之木。
此詩是隋煬帝幸江都時,作者奉和應詔而作。隋煬帝在位時喜好巡游,江都(今揚州)是其重要的巡游目的地之一。當時國家表面上處于統一繁榮狀態,宮廷文人多作應制詩來歌頌帝王的功績和出行的盛況。
這首詩是典型的宮廷應制詩,主旨在于歌頌帝王的功績和恩澤。其突出特點是語言華麗、用典豐富、鋪陳有序。在文學史上,這類應制詩反映了當時宮廷文學的創作風格和審美傾向。
小憑回闌春晝永。為洗冰甌,濃綠烹香茗。慧業三生今又證。依稀翠水曾相認。
已過花朝春未醒。潦草春風,紅減花多病。獨夜怯尋梨夢冷。思君吟瘦缸花影。
別館秋光晚,澄溪繞寺門。
屋連漁火岸,人在水云村。
宿鳥棲鐘紐,寒蟲咽草根。
誰憐鄉國異,俯仰幾黃昏。
百念成今夜,江心逐望齊。
云危將月隱,地迥覺天低。
國已余三戶,吾何愛一畦。
而今披發去,風葉任顛迷。
粵徼烽煙起,炎飆薄廣州。霾云迷海岸,腥浪激河流。賈豎窺戎旆,儒生俯敵樓。更憐西北將,持檄漫登舟。世步逢多難,真遺玉食憂。連環當日計,借箸幾人籌。共睹車前轍,誰從野外謀。鯨波猶惡甚,病客未銷愁。虎門煙浩渺,山色望中昏。殺氣兼天黑,兇濤拍海渾。鯨鯢終褫魄,魑魅總游魂。痛絕三城外,蕭條幾處村。閭閻聞撫寇,儀帛出官庭。卻遣幕中吏,翻從海上行。元戎空仗鉞,岳伯漫專城。撫事堪流涕,臨風欲請纓。
客過漫郎宅,依然不似官。
榿林通崦曲,茅屋傍陀干。
白雪芙蕖酒,秋風苜宿盤。
兩生期未至,猶作孟公看。
長息上池水,偏疑壽世書。
七診理不再,九候勢全虛。
肱折知良術,身輕辨病除。
名醫非取利,滌臟足心舒。
千丈陰崖百丈溪。孤桐枝上鳳偏宜。玉音落落雖難合,橫理庚庚定自奇。
人散后,月明時。試彈幽憤淚空垂。不如卻付騷人手,留和南風解慍詩。
清江巡簡大夫孫,
此日承恩出帝閽。
愧我中年厭離別,
為君沽酒洗愁魂。
城頭畫角天方曙,
沙上邏兵月正昏。
盡道為官莫尸素,
班資高下不須論。
下幃恣午睡,
怪殺鳥相呼。
起來慵刺繡,
窗下理菖蒲。
煙消日出見秋真
政恐卻成憔悴人
賴是倦游歸去日
扁舟載著自由身
野水平林眇不窮
雪翻鷗鷺點晴空
洞房豈識江湖趣
意象冥將造化同
留侯方少年,
狀貌何魁梧。
慷慨思見用,
一擊中副車。
騏驥不受柙,
威鳳豈在笯。
功成訪赤松,
行將與子俱。
東風吹百草,冉冉過柔條。
依舊江潭路,其如隴水遙。
高樓刀尺緩,古道馬蹄驕。
莫問封侯婿,閨中淚未消。
煙凝翠梢。
霜封玉條。
空中天籟調刁。
任經冬不凋。
盤根蟄蛟。
虬枝掛猱。
風姿似阿龍超。
看高淩斗杓。
松崖懸瀑布,
泉眼近云壇。
思得攜琴往,
同君一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