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月夜觀星應令
早秋炎景暮,初弦月彩新。
清風滌暑氣,零露凈囂塵。
薄霧銷輕縠,鮮云卷夕鱗。
休光灼前曜,瑞彩接重輪。
緣情摛圣藻,并作命徐陳。
宿草誠渝濫,吹噓偶搢紳。
天文豈易述,徒知仰北辰。
早秋炎景暮,初弦月彩新。
清風滌暑氣,零露凈囂塵。
薄霧銷輕縠,鮮云卷夕鱗。
休光灼前曜,瑞彩接重輪。
緣情摛圣藻,并作命徐陳。
宿草誠渝濫,吹噓偶搢紳。
天文豈易述,徒知仰北辰。
早秋傍晚炎熱漸消,初弦月散發著清新的光彩。清風吹走暑氣,露珠洗凈喧囂與塵埃。薄霧像輕紗消散,彩云如夕鱗般翻卷。美好光彩比先前的光芒更耀眼,吉祥的色彩與月暈相連。陛下依情創作華美詩文,還讓我等如徐干、陳琳般應和。我這如荒草般的作品實在粗陋,有幸得到您的賞識。天文景象哪能輕易描述,我只知仰望北極星。
炎景:炎熱的日光。
初弦:指農歷每月初七、初八的月亮,呈半圓形,形似弓弦。
零露:零落的露水。
囂塵:喧囂的塵埃。
輕縠:輕薄的縐紗,這里形容薄霧。
鮮云:彩云。
休光:美好的光彩。
重輪:指月暈。
摛圣藻:鋪陳帝王的詩文。
徐陳:指建安七子中的徐干和陳琳。
渝濫:粗劣。
吹噓:指得到賞識。
搢紳:指士大夫。
天文:指天空的景象。
北辰:北極星。
此詩為應帝王之命而作。在早秋的夜晚,帝王觀星并創作詩文,作者奉命和詩。當時宮廷中常有此類應制活動,詩人借此表達對帝王的尊崇和贊美。
這首詩主旨是應制奉和,描繪早秋月夜之景,贊美帝王詩文。其特點是語言優美,寫景生動。在文學史上,這類應制詩反映了當時宮廷文學的創作風貌。
布谷飛飛勸早耕,舂鋤撲撲趁春晴。 千層石樹遙行路,一帶山田放水聲。
棄浮榮,忘羈絆,勝秋蓬。樂天命、所遇皆通。隨緣一飽,算來奚用祿千鐘。甘閑守拙,挨清貧、豈顧頑銅。 陪霞友,邀風月,臨溪石,對巖松。論坦然、出世家風。烹金鍊玉,斡旋牝虎與玄龍。而今重悟,萬緣空、意倦心慵。
性貞潔。柔枝嫩葉堪圖寫。堪圖寫。四時常伴,草堂風月。孤高勁節天然別。虛心永永無凋謝。無凋謝。綠陰搖曳,瑞音清絕。
桃源憶故人來少。獨占洞天清曉。追想從前失笑。謾惹閑縈惱。琴書活計端然好。一曲山堂了了。保護胎仙常少。永永依黃老。
春禽得意千般語,澗草無名百種香。
大真元,超法界。鍛煉精華,歷劫常不壞。七朵金蓮神通大。普度群迷,同赴蟠桃會。紫金丹,白玉塊。處處圓明,朗朗常現在。一派清流通方外。遍體陽神,出入誰能賽。
寶劍重磨光色顯,圓明正照無邊。月華皓皓鎖蟾天。一輪含弘處,松檜幾居仙。滿目玉塵風舞動,銀峰鋪翠云軒。鶴來先報玉皇宣。跨鸞歸去也,拂袖朝天。
玉爐中,燒丹藥。鍛煉三成,最上真個妙。海底龜蛇勤收捉。納在壺中,煉就圓明覺。照無邊,光灼灼。順手拈來,直下長生勺。功行十分憑戒約。一對芒鞋,穿上踏云腳。
七返*砂返本,丹須日用烹煎。坤宮藥物采歸乾。黑虎赤龍相見。泰否調和得一,中庸三五還元。靈光射透九重天。靜處當峰月現。
大參同,人難會。點開圓明,照覺迷天睡。舉動施為明與昧。乾里丹元,休把真空背。坤中藥,方以類。采得將來,付與丁公配。合就一丸先天味。食了登仙,鶴駕游方外。
綸扉重入幾星霜,此地相傳有病坊。 中使頻來催擬旨,門官隨到報升堂。 虛言政事歸三府,但見文書列兩房。 晝漏已沉初下直,看移日影下宮墻。
魂來湘水感須眉,故國云山峴首祠。半世巴夔猶是客,一生稷契但存詩。
干戈收骨知何處?歲月亡胡未有期。悲憤紛紛稱嫡嗣,七歌痛癢幾人知。
寶髻偏宜宮樣,蓮臉嫩,體紅香。眉黛不須張敞畫,天教入鬢長。 莫倚傾國貌,嫁取個,有情郎。彼此當年少,莫負好時光。
未必新吾異故吾,一年贏得幾莖須。長恩已卻年來祭,如愿難應世上呼。
宿債久逋門不閉,余囊可數酒還沽。瘦妻莫問新春甑,且待明朝判有無。
但乞微陰趁旅程,出門更喜晚來晴。不多斜日依山下,無數寒松送客行。
碌碡草枯平野靜,陂塘潦盡小舠輕。昨宵風雨蘭江夢,心跡虛堂感濯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