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姑山
小姑凝盼翠娥愁,獨自臨妝上畫樓。
初日乍懸金鏡曉,暮云長傍寶釵浮。
衷情欲訴湘江遠,幽恨還隨漢水流。
一自含顰朝玉輦,至今凝望六龍游。
小姑凝盼翠娥愁,獨自臨妝上畫樓。
初日乍懸金鏡曉,暮云長傍寶釵浮。
衷情欲訴湘江遠,幽恨還隨漢水流。
一自含顰朝玉輦,至今凝望六龍游。
小姑山宛如女子凝望著遠方,眉黛含愁,獨自梳妝后登上畫樓。初升的太陽像金鏡般懸掛,天色已曉;暮云常常圍繞著如寶釵般的山巔浮動。內心的情思想要訴說,卻如湘江般遙遠;幽深的怨恨也隨著漢水流去。自從含著愁容朝見帝王的車駕,至今仍凝望著帝王的車駕遠游。
小姑:指小姑山,位于江西彭澤縣長江邊,與彭郎磯相對,為長江沿岸名山。
翠娥:青黑色的眉黛,此處代指女子的愁容。
金鏡:比喻初升的太陽,形容其明亮如鏡。
寶釵:喻指小姑山的形態,似女子頭上的寶釵。
玉輦:帝王的車駕。
六龍:古代天子車駕用六匹馬,馬八尺稱龍,故以六龍代指帝王車駕。
小姑山為長江沿岸著名景觀,歷代文人多有題詠。此詩或為詩人途經小姑山時觸景生情所作,通過擬人化手法賦予山以女子情態,具體創作時間及背景無明確文獻記載。
全詩以擬人化手法塑造了小姑山如含愁凝望的女子形象,通過‘凝盼’‘幽恨’等詞刻畫其內心活動,借自然景物烘托情感,語言含蓄典雅,意境悠遠,展現了詩人對小姑山人文意象的獨特詮釋。
庚寅冬,予自小港欲入蛟川城,命小奚以木簡束書從。時西日沉山,晚煙縈樹,望城二里許。因問渡者:“尚可得南門開否?”渡者孰視小奚,應曰:“徐行之,尚開也; 速進,則闔。”予慍為戲。趨行及半,小奚撲,束斷書崩,啼,未即起。理書就束,而前門已牡下矣。予爽然思渡者言近道。天下之以躁急自敗,窮暮而無所歸宿者,其猶是也夫,其猶是也夫!
獨立空庭日沒西,歸鴉風急翼難齊。 故園小閣疏籬外,烏桕梢頭各早棲。
萬點寒鴉過盡西,一輪斜月向人低。 欲追殘夢驚回處,黃菊樽前剝蟹臍。
冠冕神箕裔,河山外服臣。孤危明正朔,大義恥和親。
烏白潛幽楚,狐疑暗納秦。會聞采藥使,東海見揚塵。
萬里歐洲估,飆輪夜踏潮。電燈欺素月,寶氣亙丹霄。
風雨黑洋惡,魚龍白日驕。夷歌中夜起,聽作太平謠。
笑英雄、無計撥閑愁,安得謂雄哉。盡猢猻戲弄,山魈伎倆,觸目傷懷。只為聰明些子,瞞不過靈臺。故把眉峰上,疊起愁堆。 不恨人情崄巇,恨天公生我,不作癡呆。謹陳蔬獻酒,稽首向天街。愿從今、不聞不見,與海鷗、相狎莫相猜。人生事,清風一枕,濁酒千杯。
貢舉昔同歲,艱難今論交。客愁孤館冷,樵語萬山高。
地險心仍健,崖懸夢轉勞。相攜一片石,送子發東皋。
瑤瑟泛清怨,金貂老侍臣。晨星看歷落,歧路況荊榛。
已是鑠金毀,終然片石珍。誰言好京洛,莽莽盡緇塵。
寂寂會同館,綿綿公使廬。乘潮秋泛海,借地日論租。
夏五職方缺,朝三法令殊。分明寬大意,非是偪神都。
驅馬金臺下,驚風蕩古愁。燕昭今已矣,易水日悠悠。
霸業關山影,邊心草木秋。危冠竦長劍,歲暮此淹留。
牢落悲生事,登臨愧賦才。孤煙明斷葦,寒日過空槐。
木落人歸早,風多雁叫哀。獨憐遲暮感,幽草與裴徊。
勞生何擾擾,衰鬢已蕭蕭。 偶得《楞嚴》讀,都將世慮消。 水流虛谷靜,云度碧天遙。 獨坐忘言久,西山對寂寥。
城闕舊神州,崔嵬迥隔愁。高甍麗朱瓦,大道俯青樓。
白馬五陵俠,黃金四姓侯。由來歌舞地,慷慨足煩憂。
懷抱怕生愁,病來難自由。 雨聲孤館夜,人影一燈秋。 書劍乖前志,江湖憶舊游。 無端身外事,一一上心頭。
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鰲戴雪山龍起蟄,快風吹海立。 數點煙鬟青滴,一杼霞綃紅濕,白鳥明邊帆影直,隔江聞夜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