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懷
曾將敝帚棄墻陰,
十載塵埃懶重尋。
今日攜來掃花徑,
老夫安得不關心。
曾將敝帚棄墻陰,
十載塵埃懶重尋。
今日攜來掃花徑,
老夫安得不關心。
曾經把破舊的掃帚扔到墻根,十年間布滿塵埃懶得再去尋找。如今把它拿來清掃落花的小徑,我怎么能不關心呢。
敝帚:破舊的掃帚。
墻陰:墻根。
花徑:落花的小徑。
老夫:詩人自稱。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可能在經歷了一段時間后,心境發生變化,對過去一些被自己忽略的事物有了新的認識和感悟,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通過對敝帚態度的轉變,表達對生活的反思。其特點是以小見大,用生活小事反映情感和思想變化。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體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捕捉能力。
擬結閑中一草堂,此心安處即吾鄉。
須知見在身為患,見說長生藥有方。
老去看書徒引睡,愁來得句不成章。
從前習氣都除盡,待與高人論坐忘。
蟻斗知將雨,
蟲鳴覺近秋。
衰翁非愛酒,
無計奈孤愁。
海宇清平在度中,眼光如月手如風。千秋感激能知我,一代功名已屬公。
身系安危關氣數,才兼將相必英雄。憶初羽扇麾軍出,已覺休休量不同。
十年滿志見清澄,次第收功到秣陵。伊呂之間斯論定,漢唐以下幾人能。
暴腮我是登龍鯉,銜尾誰非附驥蠅。王謝風流重江左,及門五尺亦羞稱。
果然天意葉人謀,第一功歸第一流。仁壽定過文潞國,勛封無愧武鄉侯。
同時列校分茅土,到處生祠起萼樓。自是德星門祚盛,三旌六戟未為優。
行將下澤游鄉里,何待長沙策冶安。忠愛無非臣子分,公孤原是圣賢官。
從知管晏程功小,誰識共和協力難。四海蒼生望霖雨,豈惟推解活單寒。
蝕月妖蟆俄掃穴,
鳴陽丹鳳力回天。
圍腰不愛重金帶,
洗腳寧登一葉船。
桃花林外酒旗飄,曾醉東風聽綠幺。
昔日疏狂齊阮籍,幾人勛業似班超。
草非指佞心終直,桐即知音尾已焦。
萬事不能能飲酒,月明戲舉玉杯邀。
門掩蒼苔一徑中,秋千閑在曲闌東。
梨花落地半窗雨,柳絮入簾三日風。
斗草懶舒紅袖冷,啼鶯無奈畫屏空。
江南二月韶光賤,孤負枝頭蛺蝶叢。
鴻雁翩翩向海邊,來從北薊自燕然。
有無天上催飛將,曾否山前縛左賢。
我家匡山云霞廬,計程明日過山居。
倉皇顧影遙懷侶,不次聞聲未勒書。
綵旄八佾成行,
時龍五色因方。
屈膝銜杯赴節,
傾心獻壽無疆。
縹緲飛樓凌紫煙,
水光山色自年年。
月明笙鶴群仙過,
云鎖朱明一洞天。
禁苑同游日,情親即匪他。風期常自許,雪夜每相過。并榻蕓侵幌,聯鑣柳拂珂。無涯千古意,別后竟如何。
君臥碧山廬,予歸帝里初。三年憐久客,十畝賦同車。室邇人仍隔,書來歲逼除。喜聞雙玉樹,云干已扶疏。
探奇聞有約,已報羅浮君。日吐晨曦彩,峰留夕靄云。竹皮長似繡,梅蕊正揚芬。善待騰霄侶,來飛擲地文。
蘿山原是海中山,霞館煙扉望里閒。秋水自憐天與碧,老顏嬴得醉如丹。巖魈木魅供詩使,澗芷汀荃泛月瀾。便作閬丘三島客,豈宜緋紫戀人間。
堪輿饒水更饒山,只恐游人且未閒。旋鶴飛泉非俗韻,綠蘿蒼磴有神丹。攀崖此日應窮頂,觀海何時得悟瀾。怪我同心不同賞,短槎遙滯水云間。
白云如絮擁蒼山,
膚寸能彌六合間。
卻怪紛紛頻出岫,
不曾行雨竟空還。
東去遼城鶴不歸,南來汾水雁猶飛。
玄黃殘血三靈哭,蒼白浮云萬念違。
入世功名貂尾賤,過江風物蟹螯肥。
干戈滿地吟梁父,未合隆中老布衣。
春風狂入屋,四壁飛簽軸。
案頭一編書,翻披似解讀。
鳴條萬竅中,勢欲摧大木。
去臘北風寒,凍如鴉瑟縮。
吹噓旬日間,天晴氣方燠。
猛勢任橫來,陰氛盡驅逐。
威重聲名遠,仁師無殺戮。
古有大將才,令人思方叔。
淡泊生涯共一堂,
杖藜踏遍水云鄉。
不妨廬結在人境,
應念客來從遠方。
三笑可無陶靖節,
八仙宜得賀知章。
袖中時出煙霞語,
習氣師兄亦未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