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金山塔
半空月忽住,陡覺下方浮。
白浪連山走,青天入海流。
塵埃吹野馬,城郭動蜉蝣。
極目窮巴蜀,風帆萬里愁。
半空月忽住,陡覺下方浮。
白浪連山走,青天入海流。
塵埃吹野馬,城郭動蜉蝣。
極目窮巴蜀,風帆萬里愁。
月亮忽然停在半空,陡然覺得下方的世界在浮動。白色的浪濤連著山巒奔涌,青天仿佛流入大海。塵埃像野馬般飄動,城郭如蜉蝣般晃動。極目遠眺直到巴蜀之地,遠行的風帆帶來萬里的哀愁。
半空月忽住:月亮忽然停在半空。
下方浮:感覺下方的世界在浮動。
野馬:指浮游的云氣,語出《莊子·逍遙游》“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蜉蝣:一種昆蟲,壽命極短,這里形容城郭渺小、飄忽。
極目:用盡目力遠望。
窮巴蜀:一直望到巴蜀地區。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可能是在登上金山塔后,被眼前的壯麗景色所震撼,同時又因眺望遠方引發了內心的感慨和愁緒。可能當時詩人處于漂泊或思鄉的心境,借景抒發情感。
這首詩主旨在于借登塔所見之景抒發內心愁緒。其突出特點是景色描寫雄渾壯闊,想象奇特,富有浪漫主義色彩。在文學史上雖不一定有廣泛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藝術表現力和情感表達。
別來忘歲月,相見又飄然。去住渾無著,行藏只任緣。故山唯落木,廢剎鎖荒煙。師去重開社,香燈祝萬年。
淼茫潮海斷雙魚,沉陸相逢又有初。明月林間孤客夢,彩云天外故人車。貢王同志冠猶待,僑札交酬帶自舒。墻短低枝牽薜荔,池平新水挹芙蕖。尊傾夜半分鄰釀,園列春深剪野蔬。不忘吾師詩禮學,枕中留得讀殘書。
微雪飄飖下。正彌天、深寒作作,滿平安夜。似有誰家無限祝,欲寄無堪寄者;把瓊筆、淩空獨寫。更倩長風吹滿處,盡誰人拾得歸誰罷。我亦得,兩三話。荒墳柏死茅枯謝。向空山、一年望我,歸來車馬。我縱能歸歸何益?兩對心尤如炙。倩此雪、替予歸罷。為我層層籠墓擁,報今年我亦平安也,報我亦、平安也。
一髻青螺一岫云,應須劈破與平分。當年楚水流何處,那得吳山尚屬君。
曲肱深閉倚山閣,照眼不堪臨路花。一身老去何須出,兩腳朝來只欲麻。
寒響蕭蕭已滿枝,冷香不放小船移。總宜酒散笙歌歇,睡徹玉樓人未知。
言尋韋杜曲,與客放船行。樹影含衣動,溪光逼酒清。狂來出真態,醉里見浮生。所以山公后,寥寥達者名。
扁舟下三泖,試拂舊綸竿。鱸魚三尺雪,飛上水精盤。
翠巘聳層云,珍祠古跡存。獲登千佛嶺,仰荷九天恩。塔影凌虛閣,鐘聲度遠村。僧言前太守,罕有到松門。虛窗殘燭明,攲枕旅懷清。永夜起松籟,蒲山疑雨聲。吟馀閑景象,道勝小榮名。鐘罷星河曙,悠悠回旆旌。
漠漠平疇宿雨晴,瀟瀟素羽晚風輕。滿川綠漲一雙下,隔岸青秧數點明。霄漢無班陪鵠立,煙波有社結鷗盟。輞川若值王維畫,添我青蓑黃犢耕。
滿耳雷聲動地來,窺窗銀浪打船開。練湖才放一寸水,跳作冰河萬雪堆。
一樽傾罷雨瀟瀟,客思離情總不消。廿載禁林同侍講,五更青瑣共趨朝。西風鴻雁南歸急,落日云煙北望遙。此際送君無限意,疏疏楊柳玉河橋。
把袂相看別恨長,片帆明發掛微霜。烏頭也向愁中白,馬色都教病里黃。峽暗楚云難入夢,江連巴字易回腸。故人獨有嚴公在,重與挑燈話異鄉。
莽莽乾坤一色中,憑它玉照徹吾衷。從知有我還無我,水幻為花一樣工。
餞別秦淮上,春潮沒淺沙。寸心應戀闕,千里暫還家。客路多芳草,都門正落花。徵書看又起,未必久煙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