謁嵩岳
太室開天表,崇丘奠土中。主名高四域,受秩比三公。
日月環區宅,陰陽割渾濛。歌崧揚峻極,望祀禮昭融。
華蓋標方頂,金壺啟上宮。翕河承漢禪,卜洛載周工。
別觀翔修鶴,層城倚大熊。藏書憑玉女,過澗遇青童。
洞閉能圍雪,梯長恍御風。群山咸拱岳,萬歲自呼嵩。
槐弟封堯爵,菖羊采少翁。浮丘閑駕羽,子晉妙吹筒。
石酒龍精白,巖花鳳首紅。煙霏春渺渺,水滴午漴漴。
虛壑涵深礦,空梁拔斷虹。天關應再辟,帝座儼相通。
險塞分河內,靈祇屈岱東。神京懷舊服,終古賴攸同。
太室開天表,崇丘奠土中。主名高四域,受秩比三公。
日月環區宅,陰陽割渾濛。歌崧揚峻極,望祀禮昭融。
華蓋標方頂,金壺啟上宮。翕河承漢禪,卜洛載周工。
別觀翔修鶴,層城倚大熊。藏書憑玉女,過澗遇青童。
洞閉能圍雪,梯長恍御風。群山咸拱岳,萬歲自呼嵩。
槐弟封堯爵,菖羊采少翁。浮丘閑駕羽,子晉妙吹筒。
石酒龍精白,巖花鳳首紅。煙霏春渺渺,水滴午漴漴。
虛壑涵深礦,空梁拔斷虹。天關應再辟,帝座儼相通。
險塞分河內,靈祇屈岱東。神京懷舊服,終古賴攸同。
太室山聳立于天地之間,成為天然的標志,高大的山丘奠定在大地中央。它的聲名高于四方地域,接受的祭祀等級可與三公相比。日月環繞著它,陰陽在這里分割混沌。人們歌頌嵩山的高峻至極,祭祀之禮光明盛大。華蓋上標著方頂,金壺開啟了上宮之門。嵩山承接了漢朝的封禪大典,見證了周朝營造洛邑的工程。別觀處有仙鶴飛翔,層城倚靠在大熊星座旁。可以憑借玉女藏書,過澗時還能遇到青童。山洞關閉仿佛能圍住白雪,長長的天梯讓人恍惚能御風而行。群山都拱衛著嵩山,人們高呼萬歲來尊崇它。槐弟被封堯的爵位,少翁采摘菖蒲。浮丘伯悠閑地駕著仙羽,王子晉善于吹笙。石酒如龍之精華般潔白,巖花像鳳首一樣紅艷。春天煙霧彌漫,中午水滴聲不斷。空谷中蘊含著深厚的礦石,斷虹仿佛從空梁間拔起。天門應該再次開辟,與帝座莊嚴相通。它的險塞分隔了河內地區,神靈之威讓泰山也遜色。京城懷念舊日的臣服,從古至今都依賴它的庇佑。
太室:指嵩山太室山。
崇丘:高大的山丘,指嵩山。
主名:聲名。
受秩:接受祭祀的等級。
區宅:區域、范圍。
渾濛:混沌。
歌崧:歌頌嵩山。
昭融:光明盛大。
華蓋:指山峰如華蓋之狀。
金壺:傳說中的仙物。
翕河:指嵩山承接封禪之事。
卜洛:指周朝占卜選擇在洛邑建都。
玉女、青童:神話中的仙人。
槐弟封堯爵:具體典故待考。
菖羊:菖蒲。
浮丘:浮丘伯,傳說中的仙人。
子晉:王子晉,傳說中善于吹笙的仙人。
漴漴:水滴聲。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較難確切考證。嵩山在古代是重要的祭祀和文化圣地,承載著諸多歷史傳說和宗教意義。詩人可能在游覽嵩山時,被其雄偉壯觀的景象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所震撼,從而創作此詩來表達對嵩山的贊美和敬畏。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嵩山的高大、神圣以及其在歷史文化中的重要地位。突出特點是語言華美、用典豐富,展現出嵩山的神秘與莊嚴。在文學史上,它豐富了對嵩山描寫的詩詞寶庫,體現了古人對名山的尊崇和文學創作的藝術水平。
東樓歡宴。記遺簪綺席,題詩紈扇。月枕雙欹,云窗同夢,相伴小花深院。舊歡頓成陳跡,翻作一番新怨。素秋晚,聽陽關三疊,一尊相餞。留戀。情繾綣。紅淚洗妝,雨濕梨花面。雁底關河,馬頭星月,西去一程程遠。但愿此心如舊,天也不違人愿。再相見,把生涯分付,藥爐經卷。
古今三絕。唯鄭國三良,漢家三杰。三俊才名,三儒文學,更有三君清節。爭似一門三秀,三子三孫奇崛。人總道,賽蜀郡三蘇,河東三薛。歡愜。況正是,三月風光,好傾杯三百。子并三賢,孫齊三少,但篤三馀事業。文既三冬足用,名即三元高揭。親朋慶,看寵加三錫,禮膺三接。
山之麓。河之曲。一灣秀色盤虛谷。水溶溶。雨ㄨㄨ。有人行李,蕭蕭落葉中。人家籬落炊煙濕。天外云峰迷淡碧。野云昏。失前村。溪橋路滑,平沙沒舊痕。丹楓下。瀟湘夜。橫披省見王維畫。書無聲。慘經營。何如幻我,清寒此道行。馬頭風急催行色。疑是山靈嫌俗客。釣魚磯。綠蓑衣。有人坐弄,滄浪猶未歸。
漢家旌幟滿陰山,不遣胡兒匹馬還。 愿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
老人星照螺川,麗譙瑞靄籠晴晝。使君初度,滿城和氣,歡聲盈口。籬菊浮金,茱萸泛紫,重陽時候。算年年長是,節前八日,先滿□空格據律補、為公壽。 一代文章山斗。擁朱幡、暫勞分守。崇墉萬堞,浮梁千丈,此恩難朽。褥袴方謠,絲綸已下,即登班首。看明年今日,開筵鳳池,賜黃封酒。
酒星落京口,化為崔子玉。 孤舟載壺觴,水花紅映肉。 小兒唱銅斗,大兒倒醽醁。 一笑不知年,浩蕩天地屋。 慎勿臨竇呼,人生隨轉燭。 嗣宗禮法仇,鐘會被殺戮。
幽奇妙筆。傳神處,橫斜一片難折。水邊竹外,無言獨自,盈盈清絕。墨香染頰,任羌笛飛聲自咽。但凄然、冰魂一縷,掩映夜深月。 索笑人何處,弄芯吹香,歡情銷歇。羅浮夢斷,思懨懨、怨懷誰說。洗盡殘妝,入橫幅、馀姿更潔。有凌波、縹緲冷淡,不可接。
雨濕西風水面煙。一巾華發上溪船。帆迎山色來還去,櫓破灘痕散復圓。 尋濁酒,試吟篇。避人鷗鷺更翩翩。五更猶作錢塘夢,睡覺方知過眼前。
雋氣傾天下,高情到古今。 銜杯曼卿放,下筆老坡神。 時論誰優劣,人材自屈伸。 窮愁須理遣,不必淚沾巾。
一更端坐,下手調元氣。混沌無言,絕念存真意。呼吸綿綿,配合居中位。 撥轉些兒,黍米藏天地。 二更清凈,心要常虛守。默默回光,照見無中有。趕退群魔,振地金獅吼。 頃刻功成,便與天齊壽。 三更雞叫,冬至陽初動。取坎填離,直向泥丸送。火運周天,爐內鉛投汞。 九轉丹成,白雪飛仙洞。 四更安樂,萬事都無想。水滿華池,澆灌靈根長。靜里乾坤,仙樂頻頻響。 道大沖虛,名掛黃金榜。 五更月落,漸覺東方曉。谷里真人,已見分明了。玉戶鸞驂,金頂龍蟠繞。 打破虛空,萬道金光皎。
一更無事坐靈臺,塞兌垂簾八面開。開,清風入戶來。調真息,沖和氣自回。 二更天靜玩真空,八極無塵月正中。中,西來一意通。金爐內,霞光透鼎紅。 三更雞叫一陽生,月落寒潭斗柄橫。橫,泥斗海底驚。三車轉,黃河水倒行。 四更北斗西南看,火運周天透玉關。關,龍吟虎嘯間。神丹結,通身徹骨寒。 五更五氣總朝元,種出黃金七朵蓮。蓮,花開帶露鮮。天門破,神光照大千。
中巴舊說古刀州,環壁依城水自流。 魚米豈殊京洛在,人民輕向死生不。 我來二載無青眼,心嘆三農空白頭。 修禊何妨書即事,放懷杯酒問田疇。
我本無為野客,飄飄浪跡人間。一時被命住名山。未免隨機應變。識破塵勞擾擾,何如樂取清閑。流霞細酌詠詩篇。且與白云為伴。
碧山本岑寂,素琴何清幽。彈為風入松,崖谷颯已秋。 庭鶴舞白雪,泉魚躍洪流。予欲娛世人,明月難暗投。 感嘆未終曲,淚下不可收。嗚呼鐘子期,零落歸荒丘。 死而若有知,魂兮從我游。
近重陽偏多風雨,絕憐此日暄明。問秋香濃未,待攜客、出西城。正自羈懷多感,怕荒臺高處,更不勝情。向尊前,又憶漉酒插花人。只座上、已無老兵。 凄清。淺醉還醒。愁不肯,與詩平。記長楸走馬,雕弓笮柳,前事休評。紫萸一枝傳賜,夢誰到、漢家陵。盡烏紗便隨風去,要天知道,華發如此星星。歌罷涕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