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元獻公挽歌辭二首 其二
四海尚多事,君心屬太平。
天胡不遺慭,邦早奪耆英。
柱石傾宮構,鹽梅廢鼎烹。
斯人無復見,誰意在蒼生。
四海尚多事,君心屬太平。
天胡不遺慭,邦早奪耆英。
柱石傾宮構,鹽梅廢鼎烹。
斯人無復見,誰意在蒼生。
天下還有很多事待解決,您的心卻始終系著太平。上天為何不讓您長壽,國家早早失去了您這位賢才。您就像支撐宮殿的柱石傾倒,又似調味的鹽梅不再用于鼎烹。從此再也見不到您,還有誰真正關心百姓呢。
遺慭(yìn):語出《詩經·小雅·十月之交》“不慭遺一老”,意為不愿留下這位老者,指老者去世。
耆(qí)英:年高望重的人。
柱石:比喻擔當國家重任的人。
鹽梅:鹽和梅子,調味必需品,比喻國家的棟梁。
晏元獻公即晏殊,他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此詩應是晏殊去世后所作,當時北宋雖表面繁榮,但也存在諸多內憂外患。詩人面對晏殊的離世,為國家失去這樣一位賢才而痛心。
這首詩主旨是哀悼晏元獻公,突出其對國家的重要性。特點是情感真摯,借意象和典故抒情。在文學史上體現了當時文人對賢才的敬重和對國家命運的關注。
裊裊涼風夕,紛紛零露時。秋來看明月,風露已如斯。況對西園酌,兼懷康樂詩。山中有桂樹,今夜足相思。
探維摩病平生快,夢洛神波一卷癡。醉態百出充作手,無前史例夜燈知。
木末炎風晚更無,火云低傍古城隅。正嫌酒作雞冠赤,洗盞驚看白玉腴。
半山綠暗半黃明,細路斜風落葉深。閑坐秋居無問客,明朝飛雪到前庭。楓山終不似春晴,便學紅妝總未勻。細水千回流不去,可因猶帶舊花魂?
絕險方鉤棧,圖成落此年。傳通三舍近,功滿萬人緣。
風雨渡長淮,波浪何冥茫。兩儀混不分,恍若窺洪荒。舟人貪利涉,片席就空翔。翩翩入煙霧,隨風任低昂。北岸泊水驛,暮雨益淋浪。且喜對官燭,粲爛竟夕光。
江涵秋影雁初飛,家在千峰獨掩扉。棋局動隨幽澗竹,白云應長故山薇。越裳翡翠無消息,蜀道干戈有是非。多少朱門鎖空宅,五陵衣馬自輕肥。
督護北征去,前鋒無不平。朱門垂高蓋,永世揚功名。洛陽數千里,孟津流無極。辛苦戎馬間,別易會難得。叔護北征去,相送落星墟。帆檣如芒檉,督護今何渠。聞歡去北征,相送直瀆浦。只有淚可出,無復情可吐。督護初征時,儂亦惡聞許。愿作石尤風,四面斷行旅。黃河流無極,洛陽數千里。坎坷戎旅間,何由見歡子。
署里曾傳玉樹高,一麾湖海倦旌旄。朅來華族稱鳩氏,爭道名家有鳳毛。北斗春云聽舊履,白云秋色滿仙曹。亦知元凱多卿裔,為擬新詞比佩刀。
各經離亂各忘家,二月相逢正落花。欲語平生無限事,白頭何忍算年華。
憶昔平居日,春來足醉眠。黃鸝鳴綠樹,白鳥印青天。片片花經眼,垂垂柳拂肩。誰知遭喪亂,空負酒如泉。
絕島平岡捲欲空,兩崖相對屹穹崇。即今畫手兼詩筆,更與江山角長雄。
與子生疏有底仇,談間容易說封侯。病身更遣冰山倚,野鶴孤云也替愁。坐來小歇過眉拄,客里那能滿眼酤。肯脫蓑衣借儂著,鷗邊雨外且江湖。
西齋酒醒篆煙殘,手汲新泉破月團。芳草池塘春入夢,綠陰簾幕晝生寒。由來中散裁書懶,老去淵明束帶難。卻笑閑緣除未得,每從人覓異書看。
結侶款禪關,居然祇樹間。天容開白社,人不愧青山。流水心俱徹,孤云身與閒。何須求大藥,即此駐紅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