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杜安行見寄六首 其四
華顛何見逼,強半百年身。
眼瞀文書過,心閑藥物親。
衛生元有術,卻老未逢人。
此道須君至,寒燈子細陳。
華顛何見逼,強半百年身。
眼瞀文書過,心閑藥物親。
衛生元有術,卻老未逢人。
此道須君至,寒燈子細陳。
白發為何如此相逼,人生已過近半百。眼睛昏花看文書匆匆而過,心境閑適與藥物親近。養生本有方法,卻沒遇到能讓人返老還童的人。這養生之道得等你到來,在寒燈下細細與你訴說。
華顛:指白發。
強半:大半,過半。
瞀(mào):眼睛昏花。
衛生:養生。
卻老:防止衰老,返老還童。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詩人處于中年或老年階段,生活相對閑適,可能因自身年齡增長,開始關注養生等問題,在收到杜安行的寄詩后,次韻回贈,表達自己的感慨和想法。
這首詩主旨圍繞年老感慨與養生探尋。特點是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顯著地位,但反映了當時文人日常交流和對生活的思考。
巨刃光中皙白姿,被裘系縲出城遲。東風陌上揚鞭慣,垂死仍呼款段騎。
開巖藏古佛,劈石試新硎。神跡傳千載,天池瀉一泓。亂山深處宿,一鳥喚時醒。不見當年雪,黑發向天青。
吳越相望三十年,相逢意氣共翩翩。長歌白石徒為爾,遠訪丹砂亦偶然。海氣昏昏云拂地,江風颯颯雨連天。他時別后相思處,欲問山陰雪后船。
紫煙漠漠晚枝寒,映月含霜逼夜闌。卻怪誰家三婦艷,并將黃額倚闌干。
東郭名藍帶曲隈,三年行樂兩回來。依然舊境墻遮樹,久斷塵蹤砌有苔。落日懷人流水遠,秋風撫掌菊花開。良辰在眼休教負,相對山僧把一杯。
翠樾兩檐交復,紫苔一徑微通。雨籜猶含夏綠,風苞已褪春紅。
山倚鷓鴣嶺,城臨白馬場。東風無限事,芳草自斜陽。
阿翁手種黃金粟,聞說靈根出廣寒。此樹想從天上得,何年移傍屋前看。故山丘壟多喬木,若個兒孫見牡丹。好在百年無剪伐,露花涼葉自團團。
天馬來,來何方。易有占,乃爾荒。先烏孫,后大宛。馬是非,天近遠。使端廣,民怨多。天不聞,如馬何。
陽精結為日,真火空中燃。運行有常道,晝夜一周天。無欠亦無馀,不與天相聯。圍三徑千里,其形如彈圓。出谷入咸池,紅光耀八埏。從知月與星,借此光明鮮。云何亦見食,陰盛月同躔。于以象君德,但愿常昭然。
繡幄雕闌護曉寒,萬千紅紫半瓓珊。呼童點檢春多少,花事相將到牡丹。
尚記梅花否,相看只有君。肯辜清夜夢,去管華山云。帆到知何日,詩今瘦幾分。惟應問安處,曉角月中聞。難得宜春便,經時不報書。雨多花較損,雪盡草頻鋤。燈火貧如故,山林拙未除。有詩無話處,一向閉門居。
城市紅塵徒擾擾,百年曾見幾人閑。共尋散發乘涼處,愛爾幽溪茂樹間。擘荔似擎寒水玉,觀棋疑入爛柯山。從今日日經過熟,月浸柴門且莫關。
結發為夫妻,恩愛兩相好。生男與育女,所期在偕老。我生叨國恩,顯宦亦何早。班資忝亞卿,巡撫歷邊徼。自愧才力薄,無功答穹昊。勉力效驅馳,庶以贖天討。汝居輦轂下,閨門日幽悄。大兒在故鄉,地遠音信杳。二女正嬌癡,但索梨與棗。況復家清貧,生計日草草。汝惟內助勤,何曾事溫飽。而我非不知,報主事非小。忠孝世所珍,賢良國之寶。尺書致慇勤,此意諒能表。歲寒松柏心,彼此永相保。
瀑溜晴疑雨,叢篁晝似昏。山中真可玩,暫請報王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