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徐照還舊山
城闉多汩沒,宜爾向村居。蔬茹餐僧飯,香茶讀古書。
秋潮侵岸滿,曉月帶星疏。相送未相憶,相期同荷鋤。
役役勞形器,乾坤一轉蓬。暗因凡慮汩,明為此心空。
小舍依沙渚,扁舟系荻叢。且能漁釣樂,亦似古人風。
城闉多汩沒,宜爾向村居。蔬茹餐僧飯,香茶讀古書。
秋潮侵岸滿,曉月帶星疏。相送未相憶,相期同荷鋤。
役役勞形器,乾坤一轉蓬。暗因凡慮汩,明為此心空。
小舍依沙渚,扁舟系荻叢。且能漁釣樂,亦似古人風。
城郭里多是沉淪于世俗的人,你適合回到鄉村居住。吃著僧人那樣的素餐,品著香茶讀著古書。秋潮漲滿淹沒了岸邊,曉月伴著稀疏的星星。送你離去還未開始想念,期望日后能一同扛著鋤頭勞作。世人忙忙碌碌勞累身體,在天地間如轉蓬般漂泊。內心因世俗思慮而昏暗,因為這顆心的澄明而空明。小屋子依傍著沙洲,小船系在荻草叢中。你能享受漁釣的樂趣,也有古人的風范。
城闉(yīn):城郭。汩沒:沉淪,埋沒。
蔬茹:蔬菜。
侵:淹沒。
役役:忙碌不停的樣子。形器:指人的身體。
轉蓬:被風吹得不斷轉動的蓬草,比喻漂泊不定。
凡慮:世俗的思慮。
沙渚:沙洲。
荻:一種類似蘆葦的植物。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當時社會可能充滿世俗紛擾,詩人對這種生活感到厭倦。友人徐照選擇回歸鄉村,詩人有感而發創作此詩,既表達對友人選擇的理解,也寄托自己的向往。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鄉村生活,突出鄉村寧靜與閑適,批判世俗忙碌。其特點是意象清新,意境悠遠。在文學史上體現了詩人對自然生活的追求和對世俗的反思。
宣陽門前三月初,家家楊柳綠藏烏。歡似白花飄蕩去,忍能棄擲博山爐。
萬卷仙經話總同,金丹只此是根宗。依他坤位生成體,種向乾家交感宮。莫怪天機俱漏盡,都緣學者盡迷蒙。若人了得詩中意,立見三清太上翁。
人閒可語轉寥寥,默坐空山盡此宵。月黑忽驚林突兀,泉枯惟對石嶕峣。宣南氣類今難問,樓上詩魂我欲招。莫便相逢恨岑寂,明朝分手馬江潮。
瑤臺昨夜傳銀電,芳事依稀知近遠。擘開紫菂苦深含,抽盡紅蕉心未展。嬉春繡轂輕雷轉,盡載笙歌歸別院。馀音閑裊落花風,迤逗新愁人不見。
醉歌寒食夜,花照武陵溪。吟缽聊先擊,詩筒更遠提。影隨春色動,芳與國香齊。玉節重來賞,僧窗覓舊題。
函谷關中富列侯,黃童亦僭上卿謀。此時園綺猶年少,甘隱商山到白頭。
野韭青青黃鼠肥,地椒細細白翎飛。郎君怯薛今朝出,請得官錢買酒歸。
駐旌元帥遺風在,擊缶高人逸興酣。水轉巴文清溜急,山連蒙岫翠光涵。
山林瘴霧老難堪,歸去中原茶亦甘。有命誰憐終反北,無心卻笑亦巢南。蠻音慣習疑傖語,脾病縈纏帶嶺嵐。賴有祖師清凈水,塵埃一洗落毿毿。
西風吹動錦斕斑,曉起窺園露未乾。三日宿酲醒不得,正思風味到辛盤。
白發親齡暮,青山客路長。經年千里信,一讀九回腸。最喜猶強飯,深期早促裝。不知何歲月,花底進霞觴。
華發歸來臥洛京,三山晴望紫霞平。遙傳大陸思神禹,不見孤峰下廣成。日冷金縢猶泰畤,春回玉樹已承明。夷門咫尺酬知晚,慘淡吳鉤匣底鳴。
不受炎光玉萬竿,仙林便作晉林看。此君長帶冰霜氣,醉臥綠陰詩夢寒。
白雪雖然比絮花,艷陽不得共繁華。為君故入烏衣巷,飛舞風流謝傅家。
老子興不淺,歸矣復言歸。不知歸又何處,知我者何希。幸有青山一片,付與白云千載,便可樂漁磯。且盡一杯酒,春甕曉生肥。倩梅花,邀澗叟,醉林扉。五年今已如此,莫倚健于飛。日月籠中雙鳥,今古人間一馬,五十五年非。歸去不歸去,未了北山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