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一百零四首 其一
殿成不必拆,
佛生何用打。
燒炷兜樓香,
共說家私話。
以力假人者霸。
殿成不必拆,
佛生何用打。
燒炷兜樓香,
共說家私話。
以力假人者霸。
佛殿建成了不必拆除,佛像塑成了何須捶打。燒上一炷兜樓香,大家一起說說家里的事兒。憑借武力和權術去假借仁義之名的人可以稱霸。
兜樓香:一種香名,在佛教中常作為供佛的香品。
以力假人者霸:出自《孟子·公孫丑上》,意思是憑借武力和權術去假借仁義之名的人可以稱霸。
偈頌通常是佛教僧眾用來表達禪理、感悟的一種文體。此詩創作時間和具體背景較難確切知曉,但大致應是在佛教寺院的環境中,作者可能是有感于寺院的日常活動以及對世俗和佛法的思考而創作。
這首偈頌主旨在于表達一種自然、平和的生活態度以及對世俗權力的看法。其突出特點是語言直白,以日常場景和古語結合來傳達禪理。在文學史上,偈頌作為佛教文學的一種形式,豐富了中國古代文學的體裁。
不容燈火盡情明,禁絕千家爆竹聲。幾見世能隨歷換,都來歲尚賺人迎。老饑驅去無南北,永夜思存遍死生。好辦杯盤歌拊缶,更知何日是升平。
二十年前事,渾如夢覺時。漫行荒路徑,難認舊亭基。尚記因逃暑,曾來學賦詩。如今無可好,植杖欲耘耔。
云中石塔摩星斗,定明禪師大張口。是你之言若解參,不必腰包天下走。鳥對初陽自在啼,犬逢生漢連聲吼。
梔子含苞,蕉心卷節,天然飯后胸寬。但挑容澤,云葉勝油檀。最是新來呂宋,中人產、一頓西餐。鄉風古、于闐玉嘴,湘竹碎紅斑。微煙。香裊裊,能消國力,酒稅同頒。怪塾師云霧,酸味流涎。吸得灰痕似雪,吹簫樣、還拗漁竿。君休笑、枝枝破瘴,功退小龍團。
異縣他鄉惠好音,詩盟卅載許遙尋。看將嘆逝士衡意,并入傷春子美吟。似雪千莖搔短發,如灰一寸覓初心。來游期汝能乘興,燈火青熒話夜深。
夢覺西窗曉,聽風過曲廊。好詩非易辨,閒坐盡無妨。人靜鳥烏喜,雨來花草香。寸心經患難,況復近秋涼。
海山瑤草碧,為仙種,喚龍耕。取葉葉相當,雪衣一片,圓裹單層。妝成。玉簪樣子,學辛家,整整玉盤盛。點得小紅心熱,花前頓歇書聲。親擎。香氣襲卿卿。一寸逗圓櫻。比春蔥還瘦,情根節節,香火三生。惺惺。半噓半吸,論仙才,端合號云英。錯認非煙小像,畫簾鵝管吹笙。
祇知今日明朝,不覺今朝明日。事事一似安排,箭箭自然中的。甜者甜于黃連,苦者苦過白蜜。吃得者般滋味,不妨邏邏哩哩。
藕孔逋逃到幾時,斤將傷鼻火然眉。回心急作明朝計,折節甘交昨暮兒。分與杯羹無乃忍,相容斗粟亦堪疑。生涯自斷興龍柏,便有春風總不知。
舊游如夢里,夢影重重,先后邯鄲。省識前清味,怪飛鴻印雪,大氐東川。秀才半出巴縣,薪火一燈傳。自夜色神州,鄉音戰鼓,兩鬢潘安。公園。眾星聚,又鏡底滄桑,重換朱顏。老了儒酸命,便文翁身價,怎抵材官。道將近纂新志,春柳玉門關。算水驛山程,梅花送客千萬山。
天得一,斗牛女虛危室畢。地得一,草木山河并土石。君得一,上下四維無等匹。萬象森羅影現中,一顆圓明光的歷。有歡榮,有愁戚。或冤親,或順逆。富且貴,貧且乞。萬樣千般誰運為,空谷之聲隨應出。鴛鴦繡了任君看,不露金針太綿密。褒禪奉勸各回頭,莫待臨行卻啾唧。識取摩訶般若光,萬古悠悠是今日。
緇衣抖擻兩京埃,又著庵鐘喚夢回。聊以為家歸亦寄,仍容作主客重來。當門夏木陰陰合,繞屋秋花緩緩開。借取小園充小隱,蘭成詞賦謝無才。
幽寺知何處,風鐘送遠撞。孤花明幾席,陰樹惜軒窗。喚渡輕舟競,窺人白鳥雙。寸心方自適,肯易利榮降。
騾市花西,魚書天外,書生婉婉離憂。倚天長劍,伸足踏全球。一笑胸無博望,杯中瀉,海綠眉頭。祛廬字,倫敦夜展,星火九層樓。扁舟。尋舊約,青山雁尾,歸夢榮州。念伊人同宿,何日烏尤。聽得咸通戰否,酋龍去,銅鼓聲愁。思君處,涼蛩一穗,黃葉漢宮秋。
出郭青山解送迎,劫余彌怯近鄉情。故人不見多新冢,長物原無只短檠。重覓釣游嗟世換,慣經離亂覺家輕。十年著處迷方了,又臥荒齋聽柝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