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分寧張少仙二首
貌與心俱古,歲寒松檜蒼。學高眸炯月,吟苦鬢先霜。能賦秋賓早,收功晚節香。滿門弓冶趣,有鶚待云翔。
當路知公諗,搜揚入剡科。才難行志易,官小及民多。北部勞人耳,東皈奈命何。郵音嗟忽斷,空有淚滂沱。
貌與心俱古,歲寒松檜蒼。學高眸炯月,吟苦鬢先霜。能賦秋賓早,收功晚節香。滿門弓冶趣,有鶚待云翔。
當路知公諗,搜揚入剡科。才難行志易,官小及民多。北部勞人耳,東皈奈命何。郵音嗟忽斷,空有淚滂沱。
容貌和內心都古樸,如寒冬中蒼勁的松柏。學問高深,目光如明月般炯炯;吟詩辛苦,兩鬢早早染上白霜。早年就能寫出好賦,晚年功績卓著美名揚。全家都有技藝傳承的志趣,有如鶚鳥等待翱翔云霄。當權者了解您的賢能,選拔您進入科舉。有才卻難施展抱負,但官職雖小卻造福百姓眾多。在北部任職讓百姓勞心,東歸卻奈何命運弄人。可惜郵傳消息忽然中斷,只能徒然淚如雨下。
歲寒松檜蒼:歲寒,指寒冬;松檜,松樹和檜樹,常用來比喻人的品格高潔。
眸炯月:目光如明月般明亮。
吟苦:吟詩辛苦。
能賦秋賓早:能早于他人寫出優秀的賦作。
收功晚節香:晚年取得功績,美名遠揚。
弓冶趣:指家族世代相傳的技藝或志趣。
鶚:一種猛禽,常用來比喻有才能的人。
當路:當權者。
諗:知道,了解。
搜揚:選拔。
剡科:科舉考試。
北部:可能指任職的地方。
東皈:東歸。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是分寧的張少仙去世后,詩人為表達對他的悼念之情而作。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穩定或動蕩的時期,逝者雖有才能卻仕途不順,詩人借此詩表達對他的惋惜和敬意。
這首挽詩主旨是悼念分寧張少仙,突出了逝者的高尚品格、卓越才能和坎坷命運。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體現了挽詩悼念逝者、表達情感的特點,具有一定的情感價值。
相國傳來幾世孫,山堂隨處見云門。侯家畫戟固無有,舊物青氈俱尚存。清譽在人瑚璉器,高情終日鳳凰群。芝蘭玉樹階庭秀,已是新承雨露恩。
皇華馳使節,僰道本間關。萬里浮云騎,千金明月環。夷王爭款首,天子破愁顏。莫謂碧雞遠,逢迎到處扳。
翛翛檜栝風緊,藹藹桑榆日斜。莫怪牛羊不下,中峰自有人家。
青藜照天祿,寶炬分金蓮。榮遇不可期,膏火徒自煎。檠短無馀輝,囊空無留錢。一燈假鄰壁,三冬廢塵編。殘膏許沾丐,繼晷欣窮年。
落日陡垂如墜鳥,重城歷歷溶金。澄空鑄夜一何深。鯨鯢噓薄月,獬豸隱長林。步蹈長街終古色,霓虹爍爍相侵。一尊濁酒近天心。危樓燈海上,下瞰濕千尋。
結屋城東隅,縈紆遞幽境。亭榭郁以深,竹石秀而整。好鳥鳴春煙,芳池湛秋影。爐熏對書榻,端坐思欲瞑。虛室晝生白,真機時悟領。渾涵謝圭角,文字何雋永。匡時豈無術,素尚事幽屏。際世幸黃唐,獨茲慕箕潁。
夢不瞞憂,酒難湔淚,愁來無計相回避。蕙爐香裊斷腸紋,倩魂搖曳風燈里。冷暖心情,醉醒滋味。怨蟾孤照人無寐。起來閑繞曲闌行,萬花悄悄和煙睡。
李唐王孫重毫素,愛寫寒江千萬樹。上有蓬萊五色云,下有仙家幾庭戶。清霜點作秋滿林,咫尺瑤窗起煙霧。西風吹動晚山蒼,歸舟掩映猶堪數。迢迢錦水汎雙鳧,漠漠青天飛雪鷺。人間畫手非不多,誰似李侯得真趣。李侯宿世列仙儔,更有何人同出處。徽廟題來字字真,把玩殷勤乃奇遇。斯圖斯景世莫傳,古汴荒涼風景暮。眼中人事已非前,畫里山川尚如故。老我披圖一愴然,落日長歌漫為賦。
黃龍不負覆舟飛,天意人情盡可知。一擲乾坤將自賭,兩周甲子是誰推。若須要處長生鹿,可是曾收越影騅。睿德神功無籍在,土花封合御園碑。
夫子傳經日,何人不及門。云從絳帳隔,空此青山尊。源正河汾廣,春深桃李繁。誰尋各言志,感遇共酬恩。
常言龍德本天仙,誰謂仙人每學仙。更道玄元指李日,多于王母種桃年。
握手與君別,此情難具陳。空庭花落后,高樹鳥啼頻。白簡持三尺,清風扇八閩。新題如有便,為我洗京塵。
西風能幾日,此夜忽中秋。宇宙清如洗,山河影欲流。病身愁對酒,羈思懶登樓。遙想南歸者,凄涼共一舟。
吳松江水碧于藍,怪石喬柯在渚南。鼓柁長吟采蘋去,新晴風日更清酣。
重陽過了,這天氣,能晴否。落葉滿庭階,勞爾青苕帚。卻怪風無賴,掃去吹還又。鵓鴣啼,山前后。柴門負手,日暮看云岫。山妻解語,秋總是,年年有。人瘦菊花肥,多病非關酒。歲齒難顛倒。吟苦眉雙皺。君不見,鄰舍叟。花枝插帽,白發銷魂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