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獻貝子功德詩八章寄呈德濟齊制府并序 其一
宗臣廟算定巖疆,奕世盟勛帶礪長。
黃石書精馀枕秘,青油幕遠即戎行。
天家枝干標英早,閫外韜鈐決策良。
受命專征誰得似,東山零雨古锜斨。
宗臣廟算定巖疆,奕世盟勛帶礪長。
黃石書精馀枕秘,青油幕遠即戎行。
天家枝干標英早,閫外韜鈐決策良。
受命專征誰得似,東山零雨古锜斨。
宗室大臣謀劃安定邊疆,世代功勛如山河永固。精通黃石公兵書,謀略深藏于枕間。在遠方的軍帳中投身軍旅。皇家宗室早早展現英才,在外統兵決策英明。受命專門出征誰能相比,就像周公東征在細雨中使用锜和斨。
宗臣:宗室大臣。
廟算:朝廷或帝王對戰事進行的謀劃。
巖疆:邊疆。
奕世:累世,世世代代。
盟勛:功勛。
帶礪:比喻久長。
黃石書:指黃石公授給張良的兵書。
青油幕:指軍帳。
即戎行:投身軍旅。
天家枝干:指皇家宗室。
閫外:指統兵在外。
韜鈐:指用兵的謀略。
東山零雨:出自《詩經·豳風·東山》,這里指周公東征。
锜斨:古代的兩種農具,這里借指武器。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明確。推測可能是在邊疆有戰事,宗室大臣出征并取得一定功績的情況下創作。當時國家可能面臨邊疆不穩定的情況,該宗室大臣受命出征,詩人為了贊頌其功績而作此詩寄給德濟齊制府。
這首詩主旨是贊頌宗室大臣安定邊疆的功績。其特點是用典豐富,語言莊重典雅。在文學上展現了當時對功臣的歌頌文化,從側面反映了當時的政治和軍事情況。
萬戶千門達曙開,管弦啁哳沸樓臺。祇今明慶鐘聲動,已報巡燈響鐸來。
落紅萬點委蒼苔。春事半塵埃。滿懷愁緒知多少,思量遍、無計安排。好似風中飛絮,時時拂去還來。當年魚水正和諧。兩意絕嫌猜。誰知命薄多乖阻,簫聲遠、零落天涯。破鏡終期再合,夢魂長繞陽臺。
不開雞犬鬧桑麻,仁宅安居是我家。耕種情田勤禮義,眼前風物任繁華。
晁子天麒麟,結交未及仕。高才固難及,雅志或類己。各懷伯業能,共有丘明恥。歌呼時就君,指我醉鄉里。吳公門下客,賈誼獨見紀。請作《鵩鳥賦》,我亦得坎止。行樂當及時,綠發不可恃。
秋風從西來,百草隨委棄。如何中庭花,粲粲濯朝霽。雖懷遲暮感,獨秀亦云異。炎涼各一時,豈必桃李貴。遲功有暮祉,銳進或先退。由來一氣耳,瑣屑何足計。
尋芳屨。出門便是西湖路。西湖路。傍花行到,舊題詩處。瑞芝峰下楊梅塢。看松未了催歸去。催歸去。吳山云暗,又商量雨。
貧來芻牧竟何疑,只是要秦一事非。爵祿無心殊已久,誰能白首戀輕肥。
層軒無礙石,支徑曲穿林。竹密催山暮,松搖亂客吟。琴書虛室冷,鐘鼓凈坊深。誰謂溪坡遠,能來社與岑。
杖藜乘興不辭遙,行盡蘇堤過斷橋。白發老翁依古柳,相逢揮淚說前朝。
豈意青云客,飄然過草堂。龍門留問字,鳳閣待含香。萬樹長楊外,千花太液傍。何人年弱冠,議禮動明堂。
依違出門去,欲行復遲遲。鄰嫗盡出別,強語含辛悲。陋質容有繆,放逐理則宜。姑老籍相慰,缺乏多所資。妾行長已矣,會面當無時。
古稱難畫莫如馬,近朝惟數李伯時。不至天閑觀帝服,如此骨相何由知。頭類渴烏尖插耳。竟度流沙輕萬里。圉人牽浴恒凜然,復恐化龍奔入水。貧居里巷無馬騎,徒步出入多傷悲。大脛薄蹄何足愿,退立道旁塵滿面。
憶昔熙寧全盛日,百年曾未識干戈。江南丞相變法度,不恤人言新進多。蔡家京卞出門下,首亂中原傾大廈。睦州盜起□連北,誰挽長江洗兵馬。京東宋江三十六,白日橫行大河北。官軍追捕不敢前,懸賞招之使擒賊。后來報國收戰功,捷書夜奏甘泉宮。楚龔如古在畫贊,不敢區區逢圣公。我嘗舟過梁山濼,春水方生何渺漠。或云此是碣石村,至今聞之猶褫魄。
天潢佳氣。鐘作人間瑞。坐對滿堂珠玉貴。此日還當周晬。手持金印金戈。知他壯志如何。將相終須大用,姓名早掇巍科。
牛女未成歡。別意相關。幾回偷把淚珠彈。散作一天涼雨過,秋滿人間。瓜果謾堆盤。夜漏將闌。佳人惆悵蹙春山。孤負穿針良會也,空倚闌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