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迪化作
尋河直到大荒流,禹畫何曾盡九州。
瀚海幾程常載水,龍沙四月尚披裘。
山圍戍卒羈臣夢,城擁風戈露雉秋。
圣世籌邊逾漢代,漫教定遠覓封侯。
尋河直到大荒流,禹畫何曾盡九州。
瀚海幾程常載水,龍沙四月尚披裘。
山圍戍卒羈臣夢,城擁風戈露雉秋。
圣世籌邊逾漢代,漫教定遠覓封侯。
沿著河流探尋直至那荒遠的地方,大禹所劃定的區域哪能涵蓋整個九州。在沙漠中行走多程常要帶著水,四月的塞外沙地還得披著皮裘。群山環繞著戍邊士卒和被貶之臣的夢境,城墻上秋風中戰戈閃耀,雉堞在秋露中顯得凄涼。當今圣明之世籌劃邊疆事務遠超漢代,不必像班超那樣去尋求封侯。
尋河:探尋河流源頭。
大荒:荒遠之地。
禹畫:傳說大禹治水時,把天下分為九州。
瀚海:沙漠。
龍沙:塞外沙漠地帶。
戍卒:守邊的士兵。
羈臣:被貶謫在外地的官員。
風戈:秋風中的戰戈。
露雉:秋露中的雉堞(城墻上的矮墻)。
籌邊:籌劃邊疆事務。
定遠:指定遠侯班超,他曾投筆從戎,立功西域。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可能是作者在前往迪化(今烏魯木齊)途中,看到邊疆的荒涼景象,結合當時的社會背景,有感而發。當時國家重視邊疆事務,作者或許在思考邊疆的治理與發展。
這首詩主旨在于描繪邊疆景象,反映邊疆生活的艱苦,同時肯定了當時朝廷對邊疆的治理。其特點是意境雄渾,情感復雜。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算經典名作,但也為研究當時邊疆情況和文人心態提供了資料。
茅檐晴日暖于春,
一枕鈞天樂事新。
滿眼繁花皆得意,
午眠安穩卻無人。
霽日晴云掛暮篷,飛來高插隱琳宮。誰將物外煙霞趣,點綴天然造化工。
仿見彩虹淩碧漢,隨聞清籟起芳叢。重游此日欣攜侶,豁盡煩襟勝概雄。
才到飛來興便騰,二禺峻立若為朋。靈泉滴瀝鳴清澗,古剎參差隱翠藤。
何必更尋飛殿跡,相將且踏野云層。詞人幾度留題去,水色山光也倍增。
性理參天地,經書輔國朝。
勿勞民力盡,莫使俗氛囂。
不誤農桑事,須輕內外徭。
風高林鳥靜,雨足路塵消。
視察焉能隱,行藏豈可搖。
桑榆雖景暮,松柏后霜凋。
長養春容盛,寬嚴君德調。
倦勤應不免,對越愧明昭。
光陰容易去如馳,望遠蘼蕪有所思。
香草美人芳訊杳,河梁游子夕陽遲。
瀛洲春曉三生夢,茅店霜飛一夕知。
轉瞬陽和暖吹律,青青河畔又吟詩。
月滿空山青不流,仙人來贈紫云裘。一尊高臥藤蘿上,醉殺華陽萬里秋。
百尺銀河叱作橋,看予直度赤城標。云中雙鳳翩?下,秦女何方弄玉簫。
無數星辰檻外看,月中環佩近珊珊。天風忽送霓裳曲,搖落千峰翡翠寒。
青天倒插石門高,夜半仙人獻碧桃。萬頃煙云蕩松檜,為君山上起江濤。
玉露清秋啼夜烏,高空明月萬山孤。嬋娟忽墜珊瑚影,處處幽人尋白榆。
月華萬片散天門,拾得清光滿客尊。醉起白云如可駕,吾將乘此去昆侖。
甕子灘頭百丈牽,
此其小小大猶前。
命輕人鲊曾聞說,
楚蜀懸知險并然。
橫笛能為水龍響,
清歌不放綵云飛。
知君未盡杯中興,
故折紅芳贈醉歸。
羨君才調早飛騰,跌宕中年興益增。
別院看花春載酒,孤村送客夜呼燈。
江山勝處心常戀,聲氣通時夢有憑。
長愛匡廬看不厭,何時攜屐試同登。
買得扁舟便是家,
一竿一網寄生涯。
晚來獨醉西風里,
臥看芙蓉兩岸花。
軒軒眾藝張天貺,
翰墨悲涼二絕馀。
今日無人知姓字,
史官他日若為書。
鬢影感華年。香冷蟬鈿。舊游如夢夢如煙。可惜詠花人不見,淚灑情天。
怨海恨難填。絮果誰憐。春蠶抵死尚纏綿。安得吳剛修月斧,月再團圓。
蜀地春爭一月天,
雜花新歲已爭妍。
卻愁取次都開盡,
辜負清明谷雨天。
當代論騷雅,公存大國風。源流千古見,才俊一時空。歲月鴛行外,江湖鶴發中。倚天長劍在,猶覺氣成虹。
先朝老法從,白首臥巖阿。避世交游簡,藏山論著多。醒酬漁父問,醉倚雪兒歌。大有餐霞秘,紅顏盛若何。
雅道何寥廓,時名易陸沉。不因今日論,寧見異時心。剪拂千金價,宮商萬籟音。故交蕪沒久,亦許附詞林。
龍門何日御,流想碧山隅。文雅從先進,聲名避大巫。白云康樂墅,春酒步兵廚。早晚抽簪去,能容絳帳趨。
才過禁煙節后。
又值餞春時候。
無語對東風,淚濕斑斑羅袖。
休驟。休驟。
忍見綠肥紅瘦。
禪罷慵開選佛場,
披襟露坐起微涼。
不須咒海成菡萏,
自有蓮花似六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