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臺
竟夕飛花一尺圍,今朝晴色荷神禧。共尋蕭寺因乘興,直上高臺是愛奇。鳷鵲馀寒通北極,鳳凰斜照落西垂。詩成似得江山助,莫遣金陵勝侶知。
促膝紅爐擁肉圍,淺斟竹葉介繁禧。明年雪里人應健,醉客詩成語益奇。戲掬巧爭肌玉瑩,快餐不省鬢絲垂。歸來鼻息春雷動,晴日三竿總未知。
因時興滅易成空,更向層臺覓舊蹤。江渚馀寒棲白鷺,山崗晴色轉青龍。風煙暖入千林景,絲管春生萬井容。堪笑冷官詩思苦,絕塵高韻以難從。
竟夕飛花一尺圍,今朝晴色荷神禧。共尋蕭寺因乘興,直上高臺是愛奇。鳷鵲馀寒通北極,鳳凰斜照落西垂。詩成似得江山助,莫遣金陵勝侶知。
促膝紅爐擁肉圍,淺斟竹葉介繁禧。明年雪里人應健,醉客詩成語益奇。戲掬巧爭肌玉瑩,快餐不省鬢絲垂。歸來鼻息春雷動,晴日三竿總未知。
因時興滅易成空,更向層臺覓舊蹤。江渚馀寒棲白鷺,山崗晴色轉青龍。風煙暖入千林景,絲管春生萬井容。堪笑冷官詩思苦,絕塵高韻以難從。
整夜飄飛的雪花堆積一尺多厚,今日放晴的天色承蒙神靈賜福。眾人乘興同尋佛寺,徑直登上高臺因愛奇景。殘留的寒氣如鳷鵲宮連通北極,斜照的夕陽似鳳凰臺垂落西方。詩作寫成似得江山助力,莫要讓金陵好友知曉此樂。圍坐紅爐促膝而談,淺酌竹葉青酒祈求多福。明年雪中人應仍康健,醉客吟詩語句愈發奇絕。戲捧雪團爭比肌玉晶瑩,快食美味未覺鬢發垂落。歸來時鼻息如春雷震動,晴日三竿仍未察覺。世事隨時間興滅易成空,再上高臺尋覓舊日蹤跡。江洲寒霧棲息白鷺,山崗晴色映轉青龍。暖風入林染就千重景,樂聲回蕩萬戶春容。可笑這清苦小官詩思苦,超塵高韻已難追尋。
竟夕:整夜。
蕭寺:佛寺,因南朝梁武帝蕭衍崇佛而得名。
鳷鵲:漢代宮觀名,此處借指北方。
鳳凰:指南京鳳凰臺,古跡名。
竹葉:竹葉青酒,代指美酒。
層臺:指雨花臺的高峻臺地。
冷官:清苦無實權的官職,詩人自指。
雨花臺為南京歷史名勝,多為文人登臨題詠之地。詩中提及“雪里”“晴日”,推測創作于冬季雪后初晴時,詩人與友人同游雨花臺,觸景生情,即興賦詩記錄游興與人生感慨。
詩作以游雨花臺為線索,描繪雪后初晴的自然景色與友人聚游之樂,兼及對時光流逝、官場清苦的感懷。意象豐富,手法多樣,語言流暢,展現了詩人細膩的觀察力與深厚的文學素養。
欲問薌林秋露。來自廣寒深處。
海上說薔薇,何似桂華風度。
高古。高古。不著世間塵污。
一葉忽驚秋。分付東流。殷勤為過白蘋洲。洲上小樓簾半卷,應認歸舟。
回首戀朋游。跡去心留。歌塵蕭散夢云收。惟有尊前曾見月,相伴人愁。
塞雁初來秋影寒。霜林風過葉聲干。
龍山落帽千年事,我對西風猶整冠。
蘭委佩,菊堪餐。人情時事半悲歡。
但將酩酊酬佳節,更把茱萸仔細看。
綠陰夾岸人家住。橋上人來去。
行舟遠遠喚相應。全似孤煙斜日、出閶門。
浪花拂拂侵沙觜。直到垂楊底。
吳江雖有晚潮回。未比合江亭下、水如飛。
路盡湘江水,人行瘴霧間。昏昏西日度嚴關。天外一簪初見、嶺南山。
北雁連書斷,新霜點鬢斑。此時休問幾時還。準擬桂林佳處、過春殘。
蕙怨蘭愁,玉臺羞對啼妝面。懶勻香臉。不放眉峰展。
幽恨誰知,錦字空傳遠。何時見。為郎腸斷。不似郎情淺。
朝來風日,陡覺春衫便。翠柳艷明眉,戲秋千、誰家倩盼。煙勻露洗,草色媚橫塘,平沙軟。雕輪轉。行樂聞弦管。
追思年少,走馬尋芳伴。一醉幾纏頭,過揚州、珠簾盡卷。而今老矣,花似霧中看,歡喜淺。天涯遠。信馬歸來晚。
成都好,蠶市趁遨游。夜放笙歌喧紫陌,春遨燈火上高樓。車馬溢瀛洲。
人散后,繭館喜綢繆。柳葉已饒煙黛細,桑條何似玉纖柔。立馬看風流。
風軟香遲,花深漏短。可憐宵、畫堂春半。碧紗窗影,卷帳蠟燈紅,鴛枕畔。密寫烏絲一段。
采蘋溪晚。拾翠沙空,盡愁倚、夢云飛觀。木蘭艇子,幾日渡江來,心目斷。桃葉青山隔岸。
幾許傷春春復暮。楊柳清陰,偏礙游絲度。天際小山桃葉步。白蘋花滿湔裙處。
竟日微吟長短句。簾影燈昏,心寄胡琴語。數點雨聲風約住。朦朧淡月云來去。
日繹五千言,未說年齡可續。且得襟期蕭散,遠氛囂寵辱。
鬢須白盡秀眉生,來伴老眸綠。人道雪霜林里,有翠松鮮竹。
將進酒。吹起黃鐘清調。手按玉笙寒尚峭。隴梅春已透。
藍染溪光綠皺。花簇馬蹄紅斗。盡使宛陵人說道。狀元今歲又。
佩環聲認腰肢軟。風里麝熏知近遠。此身常羨玉妝臺,得見曉來梳畫面。
回廊幾步通深院。一桁繡衣簾不卷。酒闌歌罷欲黃昏,腸斷歸巢雙燕燕。
歌筵當日小蓬瀛。晚妝明。識芳卿。挽袖新詞,曾博遏云聲。
又侍仙翁燈夕飲,紅霧底,沸簫笙。
催人刻燭待詩成。捧雕觥。媚盈盈。不道醉魂,入夜已瞢騰。
墨涴香羅回盼處,和笑道,太狂生。
三年枕上吳中路。遣黃耳、隨君去。欲過松江呼小渡。莫驚鷗鷺,四橋都是,老子經行處。
輞川圖上看春暮。長憶高人右丞句。作個歸期天未許。春衫猶是,小蠻針線,曾濕西湖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