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松寺
山居白足兩三僧,
不解參禪不演乘。
粥飯之余無一事,
紫衣讓爾得相應。
山居白足兩三僧,
不解參禪不演乘。
粥飯之余無一事,
紫衣讓爾得相應。
在山中居住著兩三個白發僧人,他們既不懂得參禪也不宣講佛法。除了吃飯之外沒有其他的事情可做,那紫色僧衣給你們穿倒也合適。
白足:指白發僧人。
參禪:佛教禪宗的修行方法,即習禪者為求開悟,向各處禪師參學。
演乘:宣講佛法。乘,指佛教的教義。
紫衣:唐代以后,朝廷常賜高僧紫色袈裟,后紫衣成為高僧的代稱。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當時可能佛教發展存在一些現象,部分僧人不注重修行,只貪圖安逸,詩人看到這種情況后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諷刺不務正業的僧人。其突出特點是語言直白、諷刺有力。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社會對部分宗教現象的看法。
獨自授金書,蕭條詠紫虛。
龍行還當馬,云起自成車。
九轉風煙合,千年井灶余。
參差從太一,壽等混元初。
道學已通神,香花會女真。
霞床珠斗帳,金薦玉輿輪。
一室心偏靜,三天夜正春。
靈官竟誰降,仙相有夫人。
至矣坤德,皇哉地祗。
開元統紐,合大承規。
九宮肅列,六典相儀。
永言配命,長保無虧。
閑堂新埽灑,稱是早秋天。
書客多呈帖,琴僧與合弦。
莎臺乘晚上,竹院就涼眠。
終日無忙事,還應似得仙。
飲君江海心,詎能辨淺深。
挹君山岳德,誰能齊嵚岑。
東海精為月,西岳氣凝金。
進則萬景晝,退則群物陰。
我欲薦此言,天門峻沈沈。
風飆亦感激,為我颼飗吟。
長安大道沙為堤,早風無塵雨無泥。
宮中玉漏下三刻,朱衣導騎丞相來。
路傍高樓息歌吹,千車不行行者避。
街官閭吏相傳呼,當前十里惟空衢。
白麻詔下移相印,新堤未成舊堤盡。
南山何其悲,鬼雨灑空草。
長安夜半秋,風前幾人老。
低迷黃昏徑,褭褭青櫟道。
月午樹無影,一山唯白曉。
漆炬迎新人,幽壙螢擾擾。
應是一線淚,入此春木心。
枝枝不成花,片片落翦金。
春壽何可長,霜哀亦已深。
常時洗芳泉,此日洗淚襟。
石報孤竹君,此客甚高調。共我相共癡,不怕主人天下笑。
我非蛺蝶兒,我非桃李枝。不要兒女撲,不要春風吹。
苔蘚印我面,雨露皴我皮。此故不嫌我,突兀蒙相知。
此客即西歸,我心徒依依。我欲隨客去,累重不解飛。
知弟虛心亦待客,此客何以共報之。
卑靜身后老,高動物先摧。
方圓水任器,剛勁木成灰。
大道母群物,達人腹眾才。
時吟堯舜篇,心向無為開。
彼隱山萬曲,我隱酒一杯。
公庭何所有,日日清風來。
兒生月不明,兒死月始光。
兒月兩相奪,兒命果不長。
如何此英英,亦為吊蒼蒼。
甘為墮地塵,不為末世芳。
醉倚斑藤杖,閑眠癭木床。
案頭行氣訣,爐里降真香。
尚儉經營少,居閑意思長。
秋茶莫夜飲,新自作松漿。
星盡四方高,萬物知天曙。
己生須己養,荷擔出門去。
君平久不反,康伯循國路。
曉思何????,阛阓千人語。
上樓迎春新春歸,暗黃著柳宮漏遲。
薄薄淡靄弄野姿,寒綠幽風生短絲。
錦床曉臥玉肌冷,露臉未開對朝暝。
官街柳帶不堪折,早晚菖蒲勝綰結。
何以定交契,贈君高山石。
何以保貞堅,贈君青松色。
貧居過此外,無可相彩飾。
聞君碩鼠詩,吟之淚空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