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前蔚州崔使君
戰回脫劍綰銅魚,
塞雁迎風避隼旟。
欲識前時為郡政,
校成上下考新書。
戰回脫劍綰銅魚,
塞雁迎風避隼旟。
欲識前時為郡政,
校成上下考新書。
戰斗歸來解下佩劍,佩戴上銅魚符,塞外的大雁迎著風躲避著繪有隼鳥的軍旗。若想知道他以前治理郡縣的政績,去查看考核官員成績的新書就知道了。
綰銅魚:佩戴銅魚符,銅魚符是唐代官員的一種憑證。
隼旟(sǔn yú):繪有隼鳥的軍旗。
上下考:唐代對官員的考核分為九等,上下考是較高的等級。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可能是在當時邊疆有戰事,崔使君參與戰斗并在地方任職,詩人為贊美其功績而作。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崔使君,突出其能戰善治的特點。語言質樸卻能有力地展現人物形象,在同類贈人詩中以簡潔見勝。
鳳詔班師大駕還,金門冠佩肅千官。祥云常護蓬萊殿,旭日光臨玉筍班。扇影參差開雉尾,天威咫尺覲龍顏。詞臣爭進平胡頌,萬歲千秋喜治安。
神龍含夜光,千祀自無饑。即且甘其帶,栩栩來見嗤。劉累氣塊結,上訴咸巫師。大化偶萬形,此妍彼寧媸。兩好各自固,焉在相是非。
外列千區民庶巷,中藏萬載帝王家。
抱得琵琶下玉除,湖山背立溜犀梳。傍人欲見春風面,但道蕭郎有寄書。
峰作華不四注來,芙蕖何處翠華臺。一天石筍穿霞出,百道云門夾水開。去路蒼茫邊雁引,歸心斷絕野猿催。嗷嗷烏烏霜林外,菽水干人愧不才。
胎簪峰色轉嵯峨,桐柏雙流逼絳河。學士班中鴻序近,舍人池上鳳毛多。追鋒次第穿花萼,下直聯翩響玉珂。聞道相麻饒潤筆,弟裁兄草定如何。
臨淄重蹴鞠,曲城好擊刺。不要身后名,專騁眼前智。君看班定遠,立功不負義。掣拽二丈旗,躑躅雙鳧騎。但問相知否,死生無險易。
缺月低空飛黯云,龍劍不鳴走黑氛。嘔心得句夢天閽,樓筑白玉揖蛇神。雙鳳吹作孤鸞曲,湘娥斑點鏤青玉。高會山堂呼阿連,康樂詩中草空綠。塞天歷歷排歸鴻,崇蘭無主乳黃蜂。今夜不眠慘目悲,思君酌酒歌角弓。
天臺雁蕩下,厭飫石與泉。夫君獨何心,驚佩思韋弦。大書揭忍字,山庵榜高懸。我試繹忍說,其義非幽元。殘忍心已死,不忍心即天。容忍近有量,習久成安便。為政不能忍,庶事多危顛。處家不能忍,骨肉恩難全。忍欲欲須窒,蟻漏恐成川。忍貧不移守,溝壑尚可填。拂心違意事,日夕交吾前。浮生塵盎中,能不為物遷。而況橫逆來,我直彼曲偏。易發而難制,惟怒為最先。卒然一相觸,忿火狂燒延。平時似有量,倉卒胡能然。失聲或失唾,慢罵生鏖煎。室怒色于市,忿氣相牽纏。懲之如催山,持制當益堅。忿欲忍不忍,可辨愚與賢。疾言無遽色,飄忽忘魚鳶。誰能當未發,回照靜且專。賢哉程子伯,示我定性篇。
兵退田事始,夜來春雨勻。向時耦耕者,十無三四人。努力勿轉徙,赦語如陽春。大漠與吳越,天南天北頭。虜尤涉吾地,飲馬長淮流。飲馬尚猶可,莫使學操舟。
黃鵲恣輕舉,乃在楚云間。孤蹤杳弗及,此去何時還。霏霏漢陽樹,矗矗江夏山。相望不相即,我心郁以煩。
庭菊芬芳五色并,每因來看得怡情。共憐羈旅增多病,太息交游減舊盟。萬事不如閒處樂,一樽聊就故人傾。愛花欲種嗟無地,憑有清詩為借賡。
新制齊紈扇,畫作楚皋蘭。葉葉幽閨性,花花彼美看。動搖晨露濕,懷袖香風寒。芳意宜連理,嘉名應合歡。
名花如綺傍雕闌,小徑煙花竹數竿。讀罷玄經無別事,倚闌一曲月中彈。
飛虹塔下略雍容,寺主殷勤具墨濃。手撚霜毫還自笑,今生豈有碧紗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