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回二絕句
南風欲轉北風顛,一夜濤聲趣枕邊。更著三更篷上雨,十風無賴擾清眠。
纜作野叉浮水面,碇如貍爪下船頭。長年笑語歸船去,臥聽顛風更不愁。
南風欲轉北風顛,一夜濤聲趣枕邊。更著三更篷上雨,十風無賴擾清眠。
纜作野叉浮水面,碇如貍爪下船頭。長年笑語歸船去,臥聽顛風更不愁。
南風正要轉向,北風卻猛烈吹起,一夜濤聲在枕邊喧鬧。三更時篷上又下起雨,這惱人的風雨攪擾我清夢。纜繩像野叉浮在水面,船碇如貍爪沉入船頭。船夫笑著回到船上,我躺著聽狂風也不再發愁。
顛:猛烈。
趣:通“促”,靠近。
更著:又加上。
無賴:頑皮、惱人。
野叉:形狀像野叉,形容纜繩的樣子。
碇:船碇,固定船只的石墩。
長年:船工。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從詩中可推測是詩人在乘船出行時,遭遇惡劣天氣有感而發。當時風雨交加,給詩人的旅途帶來不便。
這兩首絕句描繪了行船時遇到的惡劣天氣,先寫詩人被風雨攪擾的煩悶,后寫船工的樂觀讓詩人心境轉變。詩風質樸,生動展現了旅途生活。
枝上幾多春,數點不融香雪。縱有筆頭千字,也難夸清絕。艷桃秾李敢爭妍,清怨笛中咽。試策短筇溪上,看影浮波月。
受命生南國,孤根不可移。寒光含雨雪,元氣在茅茨。空寂無人見,芳馨祗自貽。上林松柏盡,珍重歲寒期。
農工亦云勞,此日始告成。往獲安可后,相催及秋晴。父子俱在田,札札鐮有聲。黃云漸收盡,曠望空郊平。日入負擔歸,謳歌道中行。鳥雀亦群喜,下啄飛且鳴。今年幸稍豐,私廩各已盈。如何有貧婦,拾穗猶煢煢。
龍吟空旦暮,激楚變微音。別有難言處,終憐不寤心。遙山窺古黛,瑣戶閟清琴。忍泫猩紅涕,蠻花又滿林。
雨逐西風遍野蹊,翠林深密石橋迷。杜鵑不識春歸盡,尚送馀寒著處啼。
玉露凋傷楓樹林,飛蓬搔盡不勝簪。三秋木落半狂客,一夜月明千里心。翠帳綠窗寒寂寂,竹欄松徑故陰陰。鱸魚正美不歸去,空作西州擁鼻吟。
幾度雨初歇,虛窗晴轉幽。鳥啼當竹戶,花上隔溪樓。地僻成深隱,春殘憶舊游。今宵還有月,清影滿床頭。
滇海歸來老使君,東行還共泰山云。州兼青兗雙旌去,天近滄瀛一道分。何處秦碑猶可識,它年漢詔漫曾聞。須公高攬澄清轡,馬首西風日未曛。
薇省鸞臺何舍人,揚芬振藻鳳池新。秪緣把釣依黃鵠,不及彈冠狎紫麟。
禮樂三千字,聲名五十秋。士元才展驥,李廣不封侯。香火猶彊健,笙歌足燕休。如何早仙去,寒日慘山丘。近托龍門御,欽聞月旦評。感公非輩行,見我若平生。杖屨已陳跡,山川空復情。階庭森玉樹,端不負留耕。
春波綠,照驚鴻。貯愁濃。楊柳不知人瘦損,系東風。開遍小白長紅。情如水、泄泄溶溶。孤負芳時人去也,夢魂中。長干道,囀春鶯。景清明。一霎啼鵑風雨里,短長亭。麗賦遙憶蘭成。韶光好、艷錦新綾。鵑喚春歸鶯勸住,總關情。如眉月,罨輕寒。怯更殘。數點流螢秋影瘦,落屏山。依舊昨夜闌干。楊絲弱、不系金鞍。小疊蠻箋書恨字,付誰看。
高低影水竹遮樓,樓外垂楊系客舟。兩岸長青千樹橘,家家應作富民侯。
海柏南方得,名花上苑移。露添垂徑實,風亞出墻枝。采摘情都盡,飛騰意轉遲。芳菲應可惜,停騎待成詩。
北伐南征萬國臣,中興周室賴賢人。崧高千古英靈在,何獨當時降甫申。
鴝鵒洗清泉,細眼開春曉。金魚吹墨花,黑卻浮萍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