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入山來所棲伏林谷三百里中小有丘壑輒暢然欣感各述以小詩得二十九首 其三 黑沙潭
苔冷千年綠,
春寒一片云。
回襟避疏雨,
人語不相聞。
苔冷千年綠,
春寒一片云。
回襟避疏雨,
人語不相聞。
苔蘚歷經千年透著清冷的綠意,春寒時節潭上飄著一片云。我整理衣襟躲避稀疏的雨點,人們的話語也難以聽清。
苔:苔蘚。
回襟:整理衣襟。
疏雨:稀疏的雨
詩人入山棲伏于林谷三百里中,被周邊的丘壑景色所觸動,有感而發創作此組詩。這首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但應是在詩人沉浸于山林生活時,于黑沙潭有感而作,當時或許正值春季,環境清幽且略帶寒意。
此詩主旨在于描繪黑沙潭的清幽之景,突出其靜謐氛圍。特點是寫景生動,意境深遠。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對自然之美的敏銳捕捉和細膩表達。
蘆葉圍篷,莼絲礙艇,飄然一個漁翁。蓑笠風流,擁來寒絮重重。探梅不踏溪頭雪,愛浮家、海碧天空。正持竿、高唱晴痕,淡抹霞紅。
閑鷗有約尋幽夢,恰清溪淺渚,好放魚筒。兩岸青山,回環十里屏風。烹魚買酒船頭醉,笑人間、蹄轍西東。甚嚴灘、六月披裘,煙水空蒙。
釅淡春晴初酒里。不是無憀,那有埋憂地。無數笛聲天外起。夕陽淺水成蒼翠。
西北浮云終有意。似絮飛花,底甚干卿事。獨倚闌干書卐字。庾郎漫賦枯桐死。
一斗寒酤數尾鮮,
只應多費草書錢。
羊羔飲唱真成俗,
卻笑袁安忍餓眠。
野興朝來劇,
層陰凍不開。
煙霞迎使節,
詞賦憶仙才。
豈負青山約,
何妨細雨來。
臨溪重回首,
沙鳥似深猜。
妾本洛陽人,顏色桃花紅。一嘆傾城歡,朝入天苑中。
龍顏惠殊渥,乘云駕輕鴻。錦衾抱秋月,羅衣輕春風。
一辭玉階下,山海幾千重。寶鏡匣蒼蘚,舞衣罷雕籠。
春去復秋來,綠鬢成霜蓬。秋風散楊柳,雪花照芙蓉。
望望不見君,吾心安所從。古來妾薄命,蕭蕭長門宮。
睹物知妾意,龍劍有雌雄。雄劍藏玉匣,神物會當逢。
秋風社散日平西,馀胙殘壺手自提。賜食敢思烹細項,家庖仍禁擘團臍。
天心那得與人同,牲社家家禱歲豐。料理蝗馀猶十五,殘年亦未委溝中。
斷云歸岫雨初收,茅舍蕭條古渡頭。短褐老人垂九十,松枯石瘦不禁秋。
客來深愧里閭情,近為衰殘罷送迎。旋置風爐煎顧渚,劇談猶得慰平生。
舉家食粥顏平原,坐客無氈鄭廣文。不是有心輕富貴,偶然看破是浮云。
書生習氣盡驅除,酒興詩情亦已無。底怪今朝親筆硯,村鄉來請辟蝗符。
靈府不搖神泰定,病根已去脈和平。金丹妙處無多子,只要先生兩眼明。
省身要似晨通發,止殺先從暮拍蚊。老負明時無補報,惟將忠敬事心君。
杖得輕堅馀可略,酒能醇勁更何求。二君最是平生舊,白首相從萬事休。
心明始信元無佛,氣住何曾別有仙。領取三山安樂法,蒲團紙帳過年年。
哲王重胥宇,山原慎陟降。
遠觀陰陽宜,俯察泉流漾。
地維缺可補,天工亦人相。
吾廣稱名藩,帶海森云障。
世遠桑田遷,撫時偶增愴。
浚水交城流,回沙亦盤向。
適茲甲子新,人物肇新創。
況爾開賢科,繼繼魁名狀。
淑氣回海濱,幽谷春融盎。
海內賓朋隔,天邊涕淚遙。
一書無計達,萬里更能招。
碧樹東南地,寒江日夜潮。
石梁如可度,仙路坐相邀。
天驥失龍偶,三年常夜嘶。
哀緣噴風斷,鹖旦含霜啼。
長恐絕遺類,不復躡云霓。
非無駉駉者,鶴意不在雞。
春來筋骨瘦,吊影心亦迷。
自此渥洼種,應生濁水泥。
昔聞東陵瓜,近在青門外。
連畛距阡陌,子母相鉤帶。
五色曜朝日,嘉賓四面會。
膏火自煎熬,多財為患害。
布衣可終身,寵祿豈足賴。
目送長淮去不回,
登臨萬感集層臺。
波間定有隋渠水,
曾向大梁城下來。
海神知貴不知價,
留與人間光照夜。
碧眼胡僧笑點頭,
誰知用處無縫罅。
抱潔竟何往,
煙霞與臥游。
懶非充隱逸,
高不事王侯。
心跡雙清絕,
江湖萬古流。
故林還似畫,
澹澹片云收。
玉驄不系垂楊柳。柳綠搖漾春如線。小鳥羨高枝。雙飛不忍離。
攀條風似剪。觸處思人面。醞釀荷長天。春光若個憐。
且自辭天仗,
群趨向禁壕。
乍泅波欲黑,
對立岸難高。
鹓鷺陪曾慣,
熊羆氣并豪。
年年當此際,
湔刷圉人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