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一百一十七首 其八十五
要見心珠發耿光,
只消一念破慳囊。
昆蟲草木承恩力,
世世叢林建法幢。
要見心珠發耿光,
只消一念破慳囊。
昆蟲草木承恩力,
世世叢林建法幢。
要想讓心中的明珠散發光芒,只需一念打破吝嗇的口袋。昆蟲草木都能承沐恩澤之力,世世代代在叢林中樹立佛法的旗幟。
心珠:佛教用語,指人心中本具的佛性,如明珠般純凈光明。
耿光:明亮的光芒。
慳囊:吝嗇的口袋,比喻人內心的吝嗇、貪執。
承恩力:承受恩澤之力。
叢林:原指僧眾聚居的寺院,這里可理解為佛教修行的場所。
法幢:佛法的旗幟,象征佛法的弘揚和傳播。
此詩為偈頌,偈頌在佛教中常用于表達佛法義理、修行感悟等。作者創作這首詩可能是為了向信眾或修行者傳達佛教破除貪執、弘揚佛法的思想,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較難確切考證,應是在佛教修行和傳播的環境中創作而成。
這首偈頌主旨是倡導人們破除內心貪執,彰顯佛性,讓佛法得以弘揚,澤被萬物。其特點是語言簡潔,以通俗之語表達深刻佛理,在佛教文學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有助于傳播佛教教義和理念。
吾慕章紉香,英華獨擅場。硯田無歉薄,腹笥見縹緗。既探申韓秘,尤爭李杜長。得朋良足樂,相憶復相望。
一峽束江水,千峰不可攀。廬皆匡氏宅,壁似謝公山。有跡游方外,何心出世間。倘逢乘鯉客,明月棹歌還。
將過太帝宮,暫詣扶桑處。真童已相迓,為我清宿霧。海若寧洪濤,羲和止奔馭。五云結層閣,八景動飛輿。青霞正可挹,丹椹時一遇。留我宴玉堂,歸軒不令遽。
柳邊淮水一般綠,花底鐘山分外青。閑趁游絲不知遠,夕陽才過已疏星。
自昔嗜酒徒,往往皆能詩。詩亦何與酒,胡為必相資。我詩既不工,我酒還復漓。頹然亦復醉,信筆輒書之。
記得東齋折小梅,數枝寒色未全開。江上別來今幾日,暖風吹徑雪成堆。
路入石門見,蒼蒼深靄間。云生石砌潤,木老天風寒??蛠硪婪嫡?,徙倚聽山蟬。
山上巍城城上樓,俯吞珠海挹丹丘。曉分若木三更日,雨送桄榔六月秋。庫聳云端擎寶黛,印浮江面浣清流。漫從直北論鄒魯,且看天南別有洲。危樓百尺倚天開,粵國誰分重鎮來。萬里山光庾嶺合,千年海氣虎門回。北郊翠引呼鸞道,西浦平連朝漢臺。最喜登臨無限意,弦歌隱隱桑麻隈。
煙嵐一簇特崔鬼,到此令人心自灰。上有神仙不知姓,洞門閑倚白云開。
重簾捲,排悶集吟尊。山谷詩名傳繡闥,夢窗春恨賦江村。秀絕墨花痕。
芭蕉庭院獨徘徊,一片秋襟郁不開。不是霜紅隨逝水,深宮何處托良媒。曉來梳就綠云鬟,踏破香苔滿院斑。無限芳情共誰說,愿憑紅葉到人間。
簇簇芙蓉雨后青,峰危嶂疊斗瓏玲。人來絕頂消塵夢,晴送虛嵐作畫屏。雪浪萬層搖石壁,琳宮千佛鎮山靈。振衣直欲凌云去,野鶴盤空健拂翎。
十日居然比上農,清晨登隴辨橫縱。萑苻遍地難安枕,荊棘中原未息烽。呵壁已無天可問,種桑只有海能容。我家曾辟桃源洞,靈境如何不再逢。
靈和柳,弄晴春,輕飐江南綠水。東風陌上又河邊,得人憐。亂搭瓊樓絲一把,故與玉郎牽惹。而今香絮滾斜暉,幾時歸。
西風烈烈霜滿庭,天寒波深列宿明。孤堂四壁絡緯鳴,念君遠客憂思盈。日月相逐逝不停,百川東下如建瓴。誰能懷憂心不驚,撫時感事中怦怦。就枕假寐不能成,攬衣起步露沾纓。月出皎皎照前楹,群鳥棲樹寒無聲。孤鴻何為中夜征,躑躅四顧傷人情,爾胡不歸獨屏營。來日苦短去日長,四時代謝心茫茫。為客置酒臨中堂,吳歈齊謳出東廂。引宮刻徵為樂方,悲音冽冽激中腸。勞心惆忉不可忘,西風吹衣天雨霜。列宿燦爛羅成行,雙星明明在河梁。咫尺不語空相望,何為含憂令心傷。日出東南隅,照我邯鄲宮。邯鄲有好女,顏色靡春風。采蘩出城南,采桑出城東。黃金為長鉤,桂枝為大籠。上襦繡鴛鴦,下裙繡芙蓉。肌膚宛如玉,善態不可窮。飛鳥見女來,厲翮凌高空。游魚見女來,潛游深淵中。車人去其蓋,舟人去其篷。少年滿路傍,嘆息忘所從。出西門,歌且行。今我不極樂,當欲何營。江河水,東下如建瓴。安能邑邑迫蹙,坐使華歲零。策駿馬,駕高軒。召呼平生游,馳逐雙闕間。薰以香自燒,膏以明自煎。鼎鼎百年內,胡為長不歡。誰見仙人安期生,驂駕白鹿游三山。誰見仙人安期生,驂駕白鹿游三山。四時相遞代,日月如轉丸。乘時修令名,毋為世所嘆。何為侘傺長吁。但當飲旨酒,吹笙竽。二十為侍中郎,三十執金吾。四十雖不大貴,車馬骎骎往來,公卿長者居。但當在五陵,陌上快獨呼。雞走狗被服襜褕。男兒墮地,橫絕四海,皇皇日夜,心一何愚。疇昔相追隨,斗酒從游盤。一日不相及,中道與君成間關。束發奉明主,忠誠夙所殫。上有公家三尺,下為眾庶所觀。彼美人子,何為營營,日夜誠足嘆。門有車馬客,駕言出漢關。顧念平生游,枉跡問考槃。倒屣出門迎,攝袂不及餐。坐客置斗酒,握手論辛酸。借問朝市中,榮枯多變遷。金張自赫奕,丁傅相扳援。新貴日更進,舊老日以殘。淺水有迅波,浮云無定端。天時相代謝,世事誠艱難。送客閉我門,偃仰竊自歡。朝為山上云,暮為川上雨。變化在君心,然疑不得語。今日為牛女,明日為參商。參商不相待,安知秋夜長。素心一何愚,自謂與眾殊。所賤菅與蒯,所貴玉與珠。白石何累累,流水何潺潺。水流石不轉,人情中道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