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庭芳 蜀山謁東坡書院
水拍晴橋,山銜春店,飛花落絮悠飏。打魚放鴨,四月好年光。此地林巒絕勝,家家足、碧澗幽篁。斜坡上,碎瓻敗甓,零亂補圍墻。
鳴榔。思往事,峨嵋仙客,曾駐吾鄉。惹溪山千載,姓氏猶香。今日紫姑圣女,喧村賽、畫鼓明妝。殘碑在,獨憐野草,漸沒古祠堂。
水拍晴橋,山銜春店,飛花落絮悠飏。打魚放鴨,四月好年光。此地林巒絕勝,家家足、碧澗幽篁。斜坡上,碎瓻敗甓,零亂補圍墻。
鳴榔。思往事,峨嵋仙客,曾駐吾鄉。惹溪山千載,姓氏猶香。今日紫姑圣女,喧村賽、畫鼓明妝。殘碑在,獨憐野草,漸沒古祠堂。
春水拍打著晴日下的橋欄,青山環抱著春日的店肆,飛花落絮輕盈飄揚。打魚人、放鴨翁,四月里一片好年景。這方山林峰巒絕美,家家都有清澗幽竹相伴。斜坡之上,破碎的酒壇與斷磚,零亂地補著圍墻。 船槳輕敲,思緒飄向過往——那峨眉的謫仙蘇軾,曾駐足我們這方鄉壤。引得溪山千年間,仍傳他的清名余芳。今日紫姑圣女的祭祀正忙,村中喧騰,畫鼓齊響,妝飾鮮亮。只剩殘碑猶在,可憐野草叢生,漸漸淹沒了古老祠堂。
悠飏:輕盈飄動貌。
瓻(chī):古代陶制酒器。
甓(pì):磚。
鳴榔(láng):用木棒敲擊船舷,驚魚入網,此處指船行聲。
紫姑圣女:民間信仰中的廁神,傳說能占卜。
賽:指民間祭祀賽會。
畫鼓:彩繪的鼓。
明妝:鮮艷明麗的妝飾。
沒:覆蓋、淹沒。
此詞應為作者游覽蜀山蘇軾書院時所作。蘇軾(號東坡)為蜀地名賢,雖未長期駐留蜀山,但其文化影響深遠。作者于春日訪古,見鄉野生機與古祠殘跡交織,觸景生情,寫下對先賢的追思與對古跡變遷的感慨。
全詞以‘謁書院’為線索,上片繪春日鄉景,下片追懷蘇軾,末以‘殘碑野草’收束,既展現蜀地風土之美,又通過古今對照,突出文化傳承的珍貴與歷史滄桑的悵惘,是一首融寫景、懷古、抒情于一體的詞作。
歲歲開園成故事,年年行樂不辜春。今年太守尤難繼,慈愛聰明惠利人。
涼飆透窗紗,蕭蕭弄秋色。妾在江南尚不堪,況君遠在陰山北。風吹妾衣寒,妾念君衣單。起來搗衣明月下,不辭膂力摧心肝。一聲孤悶添,兩聲雙淚墮。三聲四聲情轉多,無數離愁搥不破。須臾搗到千萬聲,中有萬恨千愁并。不知游子在萬里,今夜魂神寧不寧。
山房宿雀靜檐牙,月盡空林忽凍花。三十六峰今夜雪,并將寒色照禪家。
擔頭挑得幾枝斜,過我西湖處士家。莫向侯門高索價,貴人多愛牡丹花。
千堞蜂腰凸,群山馬首朝。沙場調俊鶻,草窟射豐貂。鬧舞花頻簇,狂歌酒恣澆。今年春事減,土舍雪齊腰。
近郊小徑絕人行,水滿菰蒲取次生。沙岸雨來長集燕,桑田深處忽聞鶯。
水月道場嚴凈久,空華人世落殘馀。骨埋龍阜誰名寶,卻在鷹巢不姓朱。
合殿春應早,開箱綵預知。花迎宸翰發,葉待御筵披。梅訝香全少,桃驚色頓移。輕生承剪拂,長伴萬年枝。
庭前落盡梧桐,水邊開徹芙蓉,解與詩人意同。辭柯霜葉,飛來就我題紅。
那人從不解相思。比紅兒。勝紅兒。抱月飄煙,一尺小腰肢。堂下簸錢輕似燕,禁不住,坐人懷。暈雪肌。雪肌雪肌費猜疑。簾叉垂。燭又移。問也問也,低問與玉漏何其。今夜長卿渴疾要卿醫。銷盡柔魂多未得,還只倩,筆尖兒,供養伊。
動心趨蹶間,治氣憐不早。緩步勿貪高,登山良有道。
天凈山月出,水寒沙鳥鳴。孤燈秋后思,短笛夜深情。江海空衰鬢,乾坤未弭兵。清都隔河漢,訶禁有開明。
三絕吳興價最高,品題何待見吾曹。南山未必無清節,東郭爭知有俊髦。吏部文章徒炫美,中書官賞不酬勞。玉堂賴爾能揮灑,尚寫新詩換錦袍。
涵秋寒渚。染霜丹樹。尚依稀,是來時、夢中行路。時節正思家,遠道仍懷古。更對著、滿城風雨。黃花無數。碧云欲暮。美人兮,美人兮、未知何處。獨自卷簾櫳,誰為開尊俎。恨不得、御風歸去。
放下著,莫妄想。無孔鐵錘,半斤八兩。面門拋擲,土曠人稀。無業趙州元不會,鳳林徒自說吒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