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汝諧移居虎丘
斟酌橋邊市,花園巷里居。
石墻低見屋,山溜暗通渠。
有客攜詩卷,從親奉板輿。
此中多勝境,應不羨華裾。
斟酌橋邊市,花園巷里居。
石墻低見屋,山溜暗通渠。
有客攜詩卷,從親奉板輿。
此中多勝境,應不羨華裾。
在斟酌橋邊的集市旁,于花園巷里安了家。透過低矮的石墻能看見房屋,山間的水流暗暗地通入溝渠。有朋友帶著詩卷來訪,侍奉著長輩乘坐板輿出行。這地方有很多美景,應該不會羨慕那些達官顯貴了。
斟酌橋:橋的名稱。
山溜:山間的水流。
板輿:古代一種用人抬的代步工具,多為老人乘坐。
華裾:華麗的衣服,借指達官貴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是友人程汝諧搬到虎丘居住,詩人前往拜訪后有感而發。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穩定時期,人們追求寧靜、自然的生活,詩人借此詩表達對這種生活的認同。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友人的新居所和閑適生活。其特點是描寫細膩,意境清幽。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顯著地位,但展現了當時文人對平凡生活的審美追求。
靜宜樵隱度,遠與車馬隔。有時行藥來,喜遇歸山客。
秋窗昨夜秋風起,百感心成一寸灰。千里雁來書未至,五更蟲語夢初回。地連洛汭浮云斷,山接滎陽夕照開。何日黃河航一葦,中條山頂望青臺。
匹馬天風聽暮笳,南歸尚醉故園花。尺書在袖逢江雁,萬里揚帆似漢槎。帳下談經余首蓿,湖中對客半兼葭。錢塘歲歲春堪臥,莫憶漁竿返玉華。
森深長壑古藤蟠,瀑跌高崖瀉怒湍。身涉重云毛發濕,足攀層壁骨筋寒。但求境似匡廬秀,不慮山如蜀道難。好景恍同佳麗對,妍姿妙態盡情看。
幽窗花氣夜來清,新試冰弦指尚生。抱向蕉前彈一曲,就中大半是哀箏。
晨興畢公事,坐憩六老堂。堂前松桂疏,堂后桃李芳。親手為培植,留以此甘棠。
百里行廚至,追歡有報書。春城開臘蟻,別墅罩河魚。白社能留客,青山可卜居。未須煩地主,十笏是吾廬。
天池霹靂斧斤馀,天風萬劫吹不枯。白云石面化青雨,落日海眼翻金烏。銀河靈鵲渡夜影,月窟老兔時濡須。太平海上錦袍客,跨鶴來看浴鳳雛。
應辟江南肅政堂,君才十倍憲諸郎。先公向已乘驄馬,多士今還睹鳳凰。祖帳曉開山木霽,官船夜泊水花涼。三吳民力誅求盡,當為明時振紀綱。
鈍智宜除夢勿耽,何須再學老僧談。陶人先奉一壇飲,再碎吾身作酒壇。
寒風吹開白玉瓣,暖風吹出黃金彈。入羹味美萬口知,伊誰得味初花時。錫山居士腴能槁,前身莫是西湖老。已愛撐檐獨樹奇,還欣照水斜枝好。歲歲花開雪滿天,美人綽約當瓊筵。仙姿共出塵埃表,素質相忘太古前。此中真味人稀會,花間不惜朝朝醉。劉毅空稱一代豪,等閒鵝炙為心累。
白日可形指,青春蔑跡尋。不應有開花,還復有鳴禽。何物衰颯翁,樂意亦充襟。浩然不能遏,登臨動謠吟。謠吟侑杯酌,花鳥同山林。一暢太和氣,載鼓康衢音。捫心自有會,求知非在今。
黃花冷笑竹籬邊,笑我床頭乏酒錢。帶雨折來無用處,碎挼金屑和茶煎。
月明立傍御溝橋,半啟宮門未放朝。騶吏忽傳丞相至,火城如晝曉寒銷。
今夕何夕興不孤,錦堂燭煖紅珊瑚。尊中若下誰可擬,眼底高陽何處無。主人自為孺子榻,下客叨入郇公廚。當門烏語樹將白,猶自狂吟傾玉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