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夏赴邳州桃源決事感作
入耳哀鴻遍野鳴,誰教胥吏復苛征。
河流怒吼驚剽急,疑訴群黎疾怨聲。
捧檄長征正麥秋,利民愧少鄭陂謀。
舟車往復三千里,明月清風伴我游。
入耳哀鴻遍野鳴,誰教胥吏復苛征。
河流怒吼驚剽急,疑訴群黎疾怨聲。
捧檄長征正麥秋,利民愧少鄭陂謀。
舟車往復三千里,明月清風伴我游。
耳邊滿是災民哀號,像大雁悲鳴遍布原野,是誰讓小吏還在苛刻征稅?黃河水怒吼奔騰,水流湍急令人心驚,仿佛在訴說百姓的激憤與哀怨。我奉命遠行時正值麥收時節,慚愧自己缺少像鄭渾修陂塘那樣利民的良策。我乘船坐車往返三千里,只有明月清風陪伴著我。
哀鴻:比喻哀傷苦痛、流離失所的人。
胥吏:官府中辦理文書的小吏。
苛征:苛刻地征收賦稅。
剽急:水流湍急。
群黎:百姓。
捧檄:指奉命遠行。
麥秋:指農歷四月麥子成熟的時候。
鄭陂謀:鄭渾任沛郡太守時,興修水利,灌溉稻田,百姓受益,這里指利民的好辦法。
此詩創作于辛亥年夏天,當時社會可能面臨災荒,百姓生活困苦,官府卻仍苛征賦稅。詩人奉命到邳州桃源處理事務,目睹百姓慘狀,有感而發。
這首詩主旨是反映百姓疾苦和苛政之弊,表達詩人憂民情懷。其特點是情感真摯,語言平實。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體現了詩人的社會責任感和人文關懷。
平生志寥廓,所思三神山。屃屃奠巨鰲,六龍鎮潛淵。蓬萊倏浮海,高峙摩蒼天。玄都與閟闕,乃在縣宇間。五色多異鳥,文綵相翩翩。琪花間瑤草,四時呈鮮妍。采之服餌食,可以駐頹顏。幽宮產赤土,九轉煉金丹。乘鸞駕云螭,白日生羽翰。寄言謝漢武,何處求神仙。
崚嶒四百峰,周回五百里。中多閬風人,幽巖借棲止。左揖靈芝翁,右招子華子。葛令進丹砂,軒轅赴詔旨。仙馭時往來,煙霞生洞里。月明宴瑤京,音樂夜盈耳。沆瀣進瑤漿,不在甘與旨。笑彼攀龍人,腥膻徒為爾。
天清月明夜,佳人入夢來。顏色都且麗,輕衣絕塵埃。隨風送奇香,飄飄透我懷。晤言用握手,揚辭詼且諧。邀我玉女峰,坐我鐵橋隈。飲我神湖水,進我白玉杯。仙凡不久處,倏忽隔蓬萊。安得長生藥,千年當復來。
遠望登高峰,餐霞思幽室。夜半聞天雞,坐觀滄海日。奇幻不可常,寸靈難殫述。上界覆青蓮,峰巒多兀突。怪石敞為樓,池水清且密。復道多逶迤,層城隔吳越。壁峭不可攀,循崖如股栗。凄然多悲風,安得鄒生律。晦明有代謝,盈缺相始終。睹物嗟往事,悲來感無窮。巢居不可寒,海處難為風。餌顏無異術,安得長如童。
白日倏西邁,茲意成悾惚。神馳閬風苑,興在神山中。玄鶴一以馭,青禽來相從。云霄下縫節,命我駕六龍。一朝辭世氛,直到蓬萊宮。
時平無事清吟好,
衛霍貪功未足奇。
爭似一篇人膾炙,
四方傳誦臥龍詩。
不寐常攲枕,
無言獨倚樓。
江淹猶匪恨,
庾信始為愁。
御墨傳名下九霄,校文何意及宮僚。緘誠禮幣云霞爛,賜別恩壺雨露饒。千里長江看徑渡,一秋殘暑會全消。網羅愿得岐山鳳,噦噦和聲恊舜韶。
玉署青坊二十春,聯鑣同巷最情親。登名夙已推先進,論秀那堪逐后塵。鎬邑士風天下盛,秣陵秋色望中新。相期不負公家托,共誓丹心拱北辰。
日高臥穩不開門
時向花前笑弄孫
懶出自緣人事簡
何曾里面草玄言
壺天風暖幾黃昏,
情重翻嫌夢有痕。
十二珠簾春似海,
人間何處覓昆侖。
朝陽拂煦發新思,
屈艷班香許合時。
儒業吾今施彩色,
爭憐片雅一絲絲。
后園春早。
殘雪尚濛煙草。
數樹寒梅,欲綻香英。
小妹無端、折盡釵頭朵,滿把金尊細細傾。
憶得往年同伴,沈吟無限情。
惱亂東風、莫便吹零落,惜取芳菲眼下明。
秋色日漸深,老心日益懶。
倦即下階行,閑來弄書卷。
廣陌多風塵,見說難開眼。
侯門已是深,帝閽又復遠。
卷地北風吼竟夕,
天上玉龍斗正劇。
殘鱗敗甲墮長空,
曾不崇朝到處白。
再接再厲戰猶酣,
十蕩十決怒難釋。
雨師風伯各猖狂,
月姊星娥皆辟易。
陣云片片凍不飛,
殺氣團團冷相積。
群山起伏矗營屯,
枯樹縱橫森矛戟。
老農仰首笑顏酡,
稚子科頭嫩肌赤。
欣然告語兆豐年,
來歲倉箱多米麥。
陰陽搏激戰奚傷,
陋絕腐儒弭兵策。
離迷禾黍向南村,慚愧擔簦五柳門。十載低顏隨燕雀,半生孤眼橫乾坤。先生有道青云上,今日從游皂帽尊。虞夏高歌人未老,無邊風雨正黃昏。
藜羹麥飯話情親,今古興亡賴有人。破屋寒飛宵練影,荒籬遠隔夕陽塵。直將文武傳洙泗,未許安危系洛閩。山勢東蟠滄海盡,應知燕趙自生申。
為國生賢子,
三遷備母慈。
版輿崇色養,
從櫜勉論思。
戲舞老萊子,
平反雋不疑。
孝心天罔極,
腸斷蓼莪詩。
不見種花人,
花落紛如雪。
紅雨滴青苔,
點點胭脂血。
望湖樓上與云齊
下視銀河一道低
好是水邊歌舞后
綺羅人在畫欄時
宵長漏盡蘭燈灺。殘雪明鴛瓦。月波涼浸小庭心。睡鴨香銷,慵展九華衾。
郵簽細數程過半。腸逐車輪轉。一番離別一番愁。待不思量,偏又上眉頭。